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附件)【字数:16978】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中小企业发展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力量薄弱、现存金融体制的弊端,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给中小企业提供了透明度更高、融资成本更低、参与度更高、协调性更好的融资方式。本文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分析了P2P融资、众筹融资等新兴融资模式的运行机理及各自优势。并指出这些新型的融资方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制约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本文针对这些弊端分别从互联网金融平台、整个行业以及国家政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能摆脱融资难的困境,为企业融资探寻新的方案。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论 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4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4
2.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2.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5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7
3.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 7
3.2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 9
3.3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10
第四章 电商小贷互联网融资模式阿里小贷案例 13
4.1 电商小贷运行机理 13
4.2 融资案例分析 14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16
5.1 针对互联网融资平台对策 16
5.2 针对国家政策方面的建议 17
5.3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议 1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导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在21世纪新兴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在2010年我国GDP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万户,其中,中小型企业为1169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因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活跃了市场经济,并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就业难题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传统的融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
同时,伴随着我国对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呈升值走势,我国中小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与融资困难并存的局面。更糟糕的是,本就处于全球生产曲线低端的中小企业由于过于依赖产品成本优势,企业发展面临的全球竞争压力巨大。除了外界不利的发展因素,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也导致中小企业成为了传统金融业一贯轻视的边缘地带。总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隘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谋求更加个性化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013年,余额宝、p2p、比特币的诞生把人们的焦点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上,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的融资方式成为各个行业都积极试水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凭借先进电子科技及强大网络工具,催生了一批新型的融资模式。以对称化的信息、低廉的融资成本、便捷的申请流程,正在弥补传统金融业的不足。然而互联网金融化并没有没有挣脱传统金融体制的桎梏,金融资源分配不均、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还需加大创新力度。
1.1.2研究意义
新常态下,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政府也多次出台相关政策,2014年上半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央行也连续两次采取定向降准措施,表明了国家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决心。中小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管理理念,一度打破了大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的局面。研究统计截止2017年底,中小企业解决城镇就业超过 80%,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上缴税收超过 50%,所以中小企业成为了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本文研究互联网金融融资渠道,希望能给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着较高的现实应用价值。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探索互联网金融作为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方式的巨大潜力,寻找匹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佳互联网融资模式,对于帮助中小企业完成转型升级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其次,解决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现实问题。融资难的现状使中小企业面临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再也不能单纯依靠自身内源资金来谋求发展,必须借助资本市场的外源资金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能够扩展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满足其扩大规模的需求,从而对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许多学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表文章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梁冰(2005)从实例证明的角度表明了我国的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的问题,并且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分析指出了融资困境的根源可能与我国宏观政策有关,国家政策和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其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并没有成正比。(((
房红(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应该明确监管主体,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灰色地带,监管的缺位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肆意发展,违法违规事件频繁出现。作者深刻探讨监管缺位产生的危机,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势在必行。(((
针对信息风险管理方面,李文博(2013)指出我国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面临着技术、信贷环境不稳定的危机,他认为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第三方支付来完成交易,其过程就存在这一定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还隐藏着严峻的科技风险,对于交易双方的真实信息的验证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卢卓(2013)发表论文认为,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好自身的良好信誉,借助债券融资的途径获得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支持,并且深入分析了股权融资运营模式,认为该模式也将会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不错选择。(((
1.2.2.国外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起源于发达的西方国家,然而却在中国得到了成长和壮大,西方资本市场发达、银行体系健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因此,在国外有关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不多。
罗斯(Ross)(1981)在 “财务结构的确定:激励信号方法”一文中引入了融资偏好理论,即企业一般会优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是外源融资。基于此理论,迈尔斯(Myers)和梅吉拉夫(Majluf)(1984)提出资本结构排序的假说。这一假说指出企业不会采用最优资本结构来进行融资,是为了防止在融资过程中股东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一般会选择对企业干预最小的融资方式。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论 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4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4
2.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2.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5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7
3.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 7
3.2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 9
3.3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10
第四章 电商小贷互联网融资模式阿里小贷案例 13
4.1 电商小贷运行机理 13
4.2 融资案例分析 14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16
5.1 针对互联网融资平台对策 16
5.2 针对国家政策方面的建议 17
5.3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议 1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导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在21世纪新兴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在2010年我国GDP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万户,其中,中小型企业为1169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因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活跃了市场经济,并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就业难题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传统的融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
同时,伴随着我国对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呈升值走势,我国中小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与融资困难并存的局面。更糟糕的是,本就处于全球生产曲线低端的中小企业由于过于依赖产品成本优势,企业发展面临的全球竞争压力巨大。除了外界不利的发展因素,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也导致中小企业成为了传统金融业一贯轻视的边缘地带。总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隘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谋求更加个性化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013年,余额宝、p2p、比特币的诞生把人们的焦点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上,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的融资方式成为各个行业都积极试水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凭借先进电子科技及强大网络工具,催生了一批新型的融资模式。以对称化的信息、低廉的融资成本、便捷的申请流程,正在弥补传统金融业的不足。然而互联网金融化并没有没有挣脱传统金融体制的桎梏,金融资源分配不均、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还需加大创新力度。
1.1.2研究意义
新常态下,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政府也多次出台相关政策,2014年上半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央行也连续两次采取定向降准措施,表明了国家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决心。中小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管理理念,一度打破了大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的局面。研究统计截止2017年底,中小企业解决城镇就业超过 80%,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上缴税收超过 50%,所以中小企业成为了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本文研究互联网金融融资渠道,希望能给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着较高的现实应用价值。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探索互联网金融作为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方式的巨大潜力,寻找匹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佳互联网融资模式,对于帮助中小企业完成转型升级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其次,解决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现实问题。融资难的现状使中小企业面临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再也不能单纯依靠自身内源资金来谋求发展,必须借助资本市场的外源资金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能够扩展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满足其扩大规模的需求,从而对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许多学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表文章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梁冰(2005)从实例证明的角度表明了我国的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的问题,并且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分析指出了融资困境的根源可能与我国宏观政策有关,国家政策和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其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并没有成正比。(((
房红(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应该明确监管主体,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灰色地带,监管的缺位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肆意发展,违法违规事件频繁出现。作者深刻探讨监管缺位产生的危机,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势在必行。(((
针对信息风险管理方面,李文博(2013)指出我国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面临着技术、信贷环境不稳定的危机,他认为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第三方支付来完成交易,其过程就存在这一定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还隐藏着严峻的科技风险,对于交易双方的真实信息的验证也存在一定的隐患。(((
卢卓(2013)发表论文认为,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好自身的良好信誉,借助债券融资的途径获得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支持,并且深入分析了股权融资运营模式,认为该模式也将会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不错选择。(((
1.2.2.国外研究现状
互联网金融起源于发达的西方国家,然而却在中国得到了成长和壮大,西方资本市场发达、银行体系健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因此,在国外有关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不多。
罗斯(Ross)(1981)在 “财务结构的确定:激励信号方法”一文中引入了融资偏好理论,即企业一般会优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才是外源融资。基于此理论,迈尔斯(Myers)和梅吉拉夫(Majluf)(1984)提出资本结构排序的假说。这一假说指出企业不会采用最优资本结构来进行融资,是为了防止在融资过程中股东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一般会选择对企业干预最小的融资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