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自1994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服装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因中国人口量大,劳动力密集,所以中国的服装是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代表。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服装外贸的发展也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到2013年为止,中国已有服装企业超过20000家,每年生产的服装总量达100多亿件。中国服装外贸产业具有较低的劳动成本、较完善的加工制造产业链和较优化的产业资本结构的三大比较优势,这使得中国的服装外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壮大。但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的同时,中国的服装外贸产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世界市场变得越来越大,但也给中国的服装外贸市场带来了动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低迷和复苏的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变得缓慢,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使得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服装产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中国的服装外贸面临着种种困难,服装外贸产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变得缓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服装外贸产业的了解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服装外贸发展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深入了解影响我国服装外贸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波特钻石模型,对我国服装外贸产业的竞争力影响进行研究,进而研究了解钻石模型中各个因素与影响服装外贸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基础,深入分析劳动力成本与其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2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3
2.1服装外贸竞争力的定义 3
2.2服装外贸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3
2.3服装外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4
第三章 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6
3.1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现状 6
3.2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评价 8
第四章 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4.1基于“钻石模型”各要素 10
4.2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要素作用 12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 16
结束语 17
致谢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对外贸易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其后,因种种政治问题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发展缓慢,而西方国家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积极开始对外贸易,所以直到二战之前,发达国家一直主导着世界服装外贸。中国服装外贸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渐渐地成为世界服装业的主要供应中心之一。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服装远销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等。此外中国服装外贸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主销国家或地区也在不断的增加。80年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出口额占总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国服装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在全国商品外贸出口中位居第一,也是中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从1980到2001年,中国的服装外贸出口额呈大幅上升趋势,但是在出口额大幅增长的同时,利润却不如出口额壮观。1990年中国服装产业利润总和只占总产值的1.68%,到2001年,中国的服装产业利润之和占总产值的比例也不过是6.45%。
即使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服装外贸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世界市场上外国企业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垄断竞争,反倾销竞争等,中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中国服装外贸业出口难,内需少,企业盈利状况不佳,造成多个企业面临停机的风险,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服装外贸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很多企业因接受订单数量的减少,价格一再被压低,利润微薄,服装业原本已不大的利润空间被一再的挤压,直到现在中国服装外贸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多数小型企业接不到订单,造成倒闭或转型,大中型服装加工企业也只能处于维持状态。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对外贸易销售厂。中国有许多的服装企业,但是对外贸易做的好的没有几个。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资源丰富,是生产服装的好地方,国外有很多服装企业看中中国充足的劳动力,在中国建立公司,进而将服装销售到世界各地。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服装厂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建立起来,他们试图通过生产大量的服装销售到世界各地,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中国在世界服装市场上虽然拥有广大的销售市场,但是却也使得各国对中国产品的销入进行阻扰
在这种情况下,不禁让人反思是什么使得中国的服装外贸销售受到打击。那是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环境下,中国在各方面的竞争力都不如国外服装企业,或者是因为中国的服装外贸侵害了他们本国服装企业的利益,使得国外政府对中国的服装外贸设立了高高的屏障。国外的贸易垄断使得中国的服装外贸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打入国外服装市场,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国的服装外贸企业提供参考。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在中国数据网或者国家统计局网站等途径上,搜集与服装外贸产业相关的现实状况,如数据等
观察法。根据要研究的中国服装外贸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查找到相关新闻,评论等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找到相关有用的资料
3.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的期刊杂志,书籍等文献的查找,全面的了解掌握中国服装外贸方面的资料,以便于对中国的服装外贸产业进行研究分析。
1.3.2研究思路
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服装外贸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竞争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波特钻石模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说明,中国服装外贸产业的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基于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结论。论文共分五章。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讲的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为相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服装外贸竞争力的定义及相关理论和评价指标。
第三章为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主耍包括了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和评价。
第四章为影响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对影响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的要素条件,资本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机遇和政府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
第五章为结论及对策。通过对中国服装外贸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和解决的对策。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服装外贸竞争力的定义
服装外贸竞争力属于产业竞争力中的一种。产业竞争力即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产业对拥有的本国的自然资源、土地、生产技术、人力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生产出相关产品进入相关市场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得到相比较其他竞争对手更多的利润。从服装外贸的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理论角度来看,中国的服装外贸产业竞争力相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更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份优势最终会体现在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产业竞争力是否强大决定了其是否拥有庞大的经济竞争力。例如曾经的商业强国荷兰,凭借着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商业竞争力,很长时间内称霸着欧洲的海上贸易;而如今,美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高新技术,使得其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是以,中国的服装外贸产业可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2.2服装外贸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2.1比较优势理论
1776年,欧洲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其中指出各国之间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因各国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造成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即“如果一国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在自由贸易下,因各国的独特条件和后天形成的优势产业结构的不同,使得各国中的某些产业会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若各国能交换彼此间的优势产业,并且充分合理分工合作,充分利用自身国家的有利资源,将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将会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有利于各国发展的财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