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泰尔指数的测度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区域的测度方法 4
2.1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4
2.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 4
3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实际测度 5
3.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分析 5
3.2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 6
4 我国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8
4.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8
4.2 我国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对策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6
1 引言
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区域差异的产生。西方学者在区域金融差异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象区域的利率、货币乘数的差异研究。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研究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区域金融发展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研究等方面。我国经济学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也从许多方面来进行探讨,赵伟、马瑞永运用固定的效应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区域金融发展间的关系来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泰尔指数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是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区域内的金融发展差异只占小部分。郑长德通过研究表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金融发展差异较为明显。他还认为形成这些差异的大部分原因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政府金融供给策略、市场文化差异以及法律环境的不同。
不难发现,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在的许多文献是关于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产生的差异大多通过经济增长,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来进行研究。后面才慢慢出现学者基于一个或者几个指标对一个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直接研究计算,但是对差异产生的原因经常局限在政府政策等方面,具体实例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结论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新数据,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来进行研究。同时对差异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类,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东西部经济差异问题更加严重,国家开始对西部的发展加以关注,资金资源开始进入西部进行大力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政府政策虽然使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但是大量资金资源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资金资源实际使用率不高。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迅速,那么该地区一定有速度快、体系完善的金融支持,因此金融发展速度慢的地区对应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会缓慢。由此可见,地区和地区之间的静态资金资源供需均衡被区域间金融资源的不均衡所打破,也因此扩大了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差距。十七大报告指出想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缩小金融水平区域发展差距,在未来的时间一定要促进生产要素合理分配,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各区域良性发展。可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问题是我国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本文所涉及的一些概念的界定,对所研究的区域进行划分,研究对象的定义和金融发展的解释。第二部分是对文中测度方法的介绍,西部地区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分析的方法,还有西部地区内部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进研究的测度方法。第三部分则是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实际测度,用最新数据和泰尔指数的分解进行分析,找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对影响因素的主要概括和提要,针对影响因素来提出对应的完善和解决方法以及政府政策。
1.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横纵相比较和实际案例分析以及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由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中没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本文是借鉴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理论结合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加以分析,使理论和实际案例更好的融合,本文使用许多数据进行图表和对比分析,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比较。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西部地区的界定
地理区域是一个有联系性、相容性、协调性、地区性、地理地势性、种族性的分区。为了各个体单位的更加和谐,所以就有必要来划分一定的区域。所研究的领域不同,对区域的理解也不同。
本文中所研究的“区域”,是指西部地区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重庆、四川、贵州等共12个省市区。金融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是我们的研究内容,而我们选择西部各个省市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行政区的区域化发展不均衡对整个西部金融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各自表现了不同的经济特征,这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是我国的经济的等各项数据都是以省份作为统计的基数,这样我们的数据更容易获得,所以从这两个方面看行政区是非常合理的研究对象。
1.3.2 农村金融的界定
研究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第一步是了解农村金融的概念及意义,对本文的农村金融进行界定让我们能够有目的的进行收集数据是分析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前提。农村金融是属于金融的一部分,但是它拥有自己的一些独有的特点。农村金融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本文中所指的农村金融是在我们指定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在各个省市的分配和地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本文认为现在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三大特点:首先,农户对于金融的需求有层次性。不同的地方,处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农户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不同;其次,农村金融资金短缺和信贷供给不足。西部地区很多地方的居民金融意识薄弱,对农村金融不了解,这使得资金的不断流失和居民与金融机构间的信任度大大减弱;最后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存在局限性。金融机构一直是国家管制严格的地方,农村金融市场由于政策的原因,无法对个人或企业的资本放开,这让农户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无法得到满足。
1.3.3 区域金融差异的界定
本文中所指的是区域金融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和金融差异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上的不同主要体现为“量”的不同,金融总量的差距充分表现出了不同区域间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因此本文选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来替代区域金融发展情况的差异,这样更直接也更加容易理解,它主要包含的内容可以有交易数量、区域金融深度、区域金融广度、以及区域金融资源和吸纳度等方面。
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区域的测度方法
2.1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研究农村金融水平的衡量我们一般从金融增长和发展两个角度来考虑。金融增长一般指的是量上的变化,即在一定时期内如月度或者季度某种或某些金融资源的流量。而金融发展不仅仅指量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质上的变化。金融发展包括金融总量的增加(除了金融资源以外,如金融工具,服务的种类,金融机构数目),金融运行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的优化(如资产流动性),金融制度的改进,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的进步(投资分散化)和与其他有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是指金融在特定农村在特地时期所达到某种程度,这是一个总括指标。所以我们要综合全面的考察农村金融发展,才能在比较各农村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时更有说服力。而对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我们常常会从区域金融的总量、效率和结构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即用总量、效率和结构三个指标来度量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区域的测度方法 4
2.1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4
2.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 4
3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实际测度 5
3.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分析 5
3.2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 6
4 我国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8
4.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8
4.2 我国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对策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6
1 引言
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区域差异的产生。西方学者在区域金融差异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象区域的利率、货币乘数的差异研究。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研究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区域金融发展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研究等方面。我国经济学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也从许多方面来进行探讨,赵伟、马瑞永运用固定的效应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区域金融发展间的关系来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泰尔指数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是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区域内的金融发展差异只占小部分。郑长德通过研究表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金融发展差异较为明显。他还认为形成这些差异的大部分原因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政府金融供给策略、市场文化差异以及法律环境的不同。
不难发现,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在的许多文献是关于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产生的差异大多通过经济增长,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来进行研究。后面才慢慢出现学者基于一个或者几个指标对一个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直接研究计算,但是对差异产生的原因经常局限在政府政策等方面,具体实例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结论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新数据,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来进行研究。同时对差异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类,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东西部经济差异问题更加严重,国家开始对西部的发展加以关注,资金资源开始进入西部进行大力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政府政策虽然使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但是大量资金资源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资金资源实际使用率不高。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迅速,那么该地区一定有速度快、体系完善的金融支持,因此金融发展速度慢的地区对应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会缓慢。由此可见,地区和地区之间的静态资金资源供需均衡被区域间金融资源的不均衡所打破,也因此扩大了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差距。十七大报告指出想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缩小金融水平区域发展差距,在未来的时间一定要促进生产要素合理分配,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各区域良性发展。可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问题是我国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本文所涉及的一些概念的界定,对所研究的区域进行划分,研究对象的定义和金融发展的解释。第二部分是对文中测度方法的介绍,西部地区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分析的方法,还有西部地区内部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进研究的测度方法。第三部分则是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实际测度,用最新数据和泰尔指数的分解进行分析,找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对影响因素的主要概括和提要,针对影响因素来提出对应的完善和解决方法以及政府政策。
1.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横纵相比较和实际案例分析以及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由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中没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本文是借鉴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理论结合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加以分析,使理论和实际案例更好的融合,本文使用许多数据进行图表和对比分析,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比较。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西部地区的界定
地理区域是一个有联系性、相容性、协调性、地区性、地理地势性、种族性的分区。为了各个体单位的更加和谐,所以就有必要来划分一定的区域。所研究的领域不同,对区域的理解也不同。
本文中所研究的“区域”,是指西部地区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重庆、四川、贵州等共12个省市区。金融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是我们的研究内容,而我们选择西部各个省市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行政区的区域化发展不均衡对整个西部金融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各自表现了不同的经济特征,这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是我国的经济的等各项数据都是以省份作为统计的基数,这样我们的数据更容易获得,所以从这两个方面看行政区是非常合理的研究对象。
1.3.2 农村金融的界定
研究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第一步是了解农村金融的概念及意义,对本文的农村金融进行界定让我们能够有目的的进行收集数据是分析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前提。农村金融是属于金融的一部分,但是它拥有自己的一些独有的特点。农村金融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本文中所指的农村金融是在我们指定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在各个省市的分配和地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本文认为现在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三大特点:首先,农户对于金融的需求有层次性。不同的地方,处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农户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不同;其次,农村金融资金短缺和信贷供给不足。西部地区很多地方的居民金融意识薄弱,对农村金融不了解,这使得资金的不断流失和居民与金融机构间的信任度大大减弱;最后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存在局限性。金融机构一直是国家管制严格的地方,农村金融市场由于政策的原因,无法对个人或企业的资本放开,这让农户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无法得到满足。
1.3.3 区域金融差异的界定
本文中所指的是区域金融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和金融差异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上的不同主要体现为“量”的不同,金融总量的差距充分表现出了不同区域间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因此本文选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来替代区域金融发展情况的差异,这样更直接也更加容易理解,它主要包含的内容可以有交易数量、区域金融深度、区域金融广度、以及区域金融资源和吸纳度等方面。
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区域的测度方法
2.1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研究农村金融水平的衡量我们一般从金融增长和发展两个角度来考虑。金融增长一般指的是量上的变化,即在一定时期内如月度或者季度某种或某些金融资源的流量。而金融发展不仅仅指量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质上的变化。金融发展包括金融总量的增加(除了金融资源以外,如金融工具,服务的种类,金融机构数目),金融运行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的优化(如资产流动性),金融制度的改进,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的进步(投资分散化)和与其他有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是指金融在特定农村在特地时期所达到某种程度,这是一个总括指标。所以我们要综合全面的考察农村金融发展,才能在比较各农村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时更有说服力。而对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我们常常会从区域金融的总量、效率和结构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即用总量、效率和结构三个指标来度量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