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酒店管理作为全球十分火热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展也颇为迅速。众多旅游院校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酒店行业提供了酒店管理人才储备,但目前酒店行业并没有表现出对我国高校培养出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应有的青睐,同时这些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酒店实习过后,却呈现出流失到其他行业领域另寻出路的情况。这种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的持续发酵,给我国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加严重的威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访谈法,通过分析和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酒店工作现状、造成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酒店实习生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的方法,引起酒店行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达到从根本上改变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现状的目的。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3
二、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生存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三、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6
(一)主观原因 6
(二)客观原因 7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影响分析 9
四、预防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的对策 11
(一)对酒店行业的建议 11
(二)对酒店专业实习生的建议 12
(三)对酒店管理专业相关院校的建议 13
(四)对社会公众的建议 13
五、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7
致谢 1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国外知名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酒店品牌也开始觉醒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由此可见,酒店行业未来发展形式较为可观,将需要大量酒店管理相关人才。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前途,但是酒店行业至今仍呈现出“人才荒”的尴尬局面,外语好、学历高、能吃苦耐劳的员工真是少之又少,众多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没有对酒店业倾注应有的热情,转身投入到其他行业之中。
酒店管理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才的缺乏,严重威胁到我国未来酒店的发展形势。那么影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呢?经一些学者研究显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中实习体验感不佳是造成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由于在实习期间他们并没有体验到酒店业的魅力所在,甚至在实习期间的种种经历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因而丧失了在酒店工作的信心,从而放弃本专业流向了其他行业之中。这种潜流失现象已经日趋严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威胁到我国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因此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探究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的真实原因,并对所有可能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研究分析,最终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法,为帮助酒店行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完善酒店实习生管理机制提供建议,也为旅游院校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精英献计献策,更为众多相关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必要支持。
(二)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与酒店一般员工
在酒店业中,接受过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能够适应酒店工作岗位要求,且在酒店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有利于酒店保持长远稳定健康发展的酒店工作者都可以称之为酒店管理人才。而各大高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接受过三年以及四年的正规、系统的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拥有了从事酒店行业的优势条件,如果进入酒店行业进行工作,则极有可能在一定时期的实践工作后成为酒店单位不可多得的管理型人才,为酒店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这里所说的一定时期的实践工作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成为管理人才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而实习生是这一阶段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体现,也是我们本篇论文重要的研究对象。
与酒店一般的工作人员相比,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拥有绝对优势,他们综合素质强,对酒店工作有延伸的理解,且拥有独具慧眼的行业创新能力,在经过短期的职能培训后能够较快的进入工作状态。而这些能力恰恰是酒店普通员工所缺乏的,也是限制普通员工和酒店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完全有理由成为酒店行业的宠儿。
2.流失与潜流失
“潜流失”是欧臻女士于2005年提出的新概念,即“高等院校饭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不选择饭店就业,而是流失到其他行业的工作现象” [1]。本文则借用这个概念来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经过实习后甚至在实习过程中流失到其他行业的现象,并称之为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现象,这完全区别于酒店正式员工的离职。
经相关研究课题指出,酒店工作人员流失可分为有意流失(如主动离任)、自然流失(如离世)和被动流失(如开除),我国绝大多数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是极其重视酒店员工的流失率的,而这里重视的流失率更加关注的是酒店正式员工的流失,而非实习生这种未来酒店管理人才的潜流失,这种对人才的忽略必定给行业内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臻(2005)针对相当一部分饭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流失到其他行业的现象,提出了“潜流失”的新概念。作者以管理学为主要视角,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1]。
方向红(2005)通过比较中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中对实践的认识差异,对两国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对比,认为科学的实习计划对实习体验非常重要。酒店要为实习生建立一个有价值的实习项目计划[2]。
闪媛媛(2010)通过研究指出酒店内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酒店单位以减轻实习生工作压力用来提高他们对酒店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势在必行。另外,酒店和学校也要及时对实习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导他们要努力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3]。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3
二、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生存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三、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6
(一)主观原因 6
(二)客观原因 7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影响分析 9
四、预防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的对策 11
(一)对酒店行业的建议 11
(二)对酒店专业实习生的建议 12
(三)对酒店管理专业相关院校的建议 13
(四)对社会公众的建议 13
五、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7
致谢 1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国外知名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酒店品牌也开始觉醒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由此可见,酒店行业未来发展形式较为可观,将需要大量酒店管理相关人才。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前途,但是酒店行业至今仍呈现出“人才荒”的尴尬局面,外语好、学历高、能吃苦耐劳的员工真是少之又少,众多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没有对酒店业倾注应有的热情,转身投入到其他行业之中。
酒店管理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才的缺乏,严重威胁到我国未来酒店的发展形势。那么影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呢?经一些学者研究显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中实习体验感不佳是造成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由于在实习期间他们并没有体验到酒店业的魅力所在,甚至在实习期间的种种经历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因而丧失了在酒店工作的信心,从而放弃本专业流向了其他行业之中。这种潜流失现象已经日趋严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威胁到我国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因此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探究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问题的真实原因,并对所有可能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研究分析,最终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法,为帮助酒店行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完善酒店实习生管理机制提供建议,也为旅游院校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精英献计献策,更为众多相关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必要支持。
(二)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与酒店一般员工
在酒店业中,接受过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能够适应酒店工作岗位要求,且在酒店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有利于酒店保持长远稳定健康发展的酒店工作者都可以称之为酒店管理人才。而各大高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接受过三年以及四年的正规、系统的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拥有了从事酒店行业的优势条件,如果进入酒店行业进行工作,则极有可能在一定时期的实践工作后成为酒店单位不可多得的管理型人才,为酒店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这里所说的一定时期的实践工作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成为管理人才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而实习生是这一阶段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体现,也是我们本篇论文重要的研究对象。
与酒店一般的工作人员相比,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拥有绝对优势,他们综合素质强,对酒店工作有延伸的理解,且拥有独具慧眼的行业创新能力,在经过短期的职能培训后能够较快的进入工作状态。而这些能力恰恰是酒店普通员工所缺乏的,也是限制普通员工和酒店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完全有理由成为酒店行业的宠儿。
2.流失与潜流失
“潜流失”是欧臻女士于2005年提出的新概念,即“高等院校饭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不选择饭店就业,而是流失到其他行业的工作现象” [1]。本文则借用这个概念来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经过实习后甚至在实习过程中流失到其他行业的现象,并称之为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潜流失现象,这完全区别于酒店正式员工的离职。
经相关研究课题指出,酒店工作人员流失可分为有意流失(如主动离任)、自然流失(如离世)和被动流失(如开除),我国绝大多数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是极其重视酒店员工的流失率的,而这里重视的流失率更加关注的是酒店正式员工的流失,而非实习生这种未来酒店管理人才的潜流失,这种对人才的忽略必定给行业内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臻(2005)针对相当一部分饭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流失到其他行业的现象,提出了“潜流失”的新概念。作者以管理学为主要视角,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1]。
方向红(2005)通过比较中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中对实践的认识差异,对两国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对比,认为科学的实习计划对实习体验非常重要。酒店要为实习生建立一个有价值的实习项目计划[2]。
闪媛媛(2010)通过研究指出酒店内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酒店单位以减轻实习生工作压力用来提高他们对酒店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势在必行。另外,酒店和学校也要及时对实习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导他们要努力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