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途径及营销策略(附件)

摘 要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在寻求多元化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无疑对教育提出新的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各个类型的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必须要满足当下的人才需求,因此各类院校开始关注本校的特色建设,以期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优秀人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由此应运而生的民办高校备受关注。深入分析民办高校的困难和不足,清醒认识民办高校所处的生存状况,从理论上为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做出理性分析,是国家相关决策部门与民办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就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陕西商贸学院为例,运用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与常年招生的经验,提出相关的发展启示,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借鉴,更是为了民办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来校培训,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 录
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途径及营销策略 I
1.绪论 4
1.1选题目的 4
1.2选题意义 4
1.3研究方法 5
2.民办高校营销发展现状 6
2.1国外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6
2.2国内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6
2.3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7
3.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途径及营销策略分析 8
3.1品牌建设 8
3.2学科专业建设策略 8
3.2.1学校专业与市场需求对应 8
4..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及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11
4.1品牌建设问题 11
4.2学科专业建设问题 11
4.3招生宣传问题 11
5.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及营销策略现状的解决建议 14
5.1品牌建设建议 14
5.2学科专业建议 14
5.3招生宣传建议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选题目的
深入分析民办高校的困难和不足,清醒认识民办高校所处的生存状况,从营销角度上为民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高校的科学发展做出理性分析,并且做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我国民办教育提供参考。本文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陕西省作为我国民办高校的最早起源地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陕西省民办高校从创新办学模式、开拓办学思路、影响政策走向等方面均成为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领头羊”本文选择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民办高校进行研究,结合营销理论对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的途径选择及策略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为帮助陕西民办高校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2选题意义
首先,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处于快速发展和规范关键期,同时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作为一种新体制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未来如何发展急需从理论上给予支持。而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虽然这些年逐渐增多,但基本上都是站在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根据民办高校是市场化的产物这一事实,拟从运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角度对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与发展民办高校研究理论,对实现民办高校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本文通过对陕西民办高校的实地调查研究,对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在市场中形成的特色,为陕西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营销策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还为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增强民办高校竞争力提供借鉴,有助于政府部门了解民办高校客观状况,从而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能切实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方法和政策提供参考。
1.3研究方法
(1)文献法。近些年,针对民办高校的研究越来越多,官方统计的数据也越来越规范全面,文献资料较为丰富。本文通过对国内民办高校这年研究的成果,特别是陕西民办高校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对关于办学特色、大学特色、及高校特色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到了对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有价值的研究资料。这些文献资料对本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分析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研究依据。
(2)调查法。本文以调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探讨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研究具体的有特色的民办高校,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抽象的“特色”。同时,期望通过对部分民办高校的调查研究分析对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理论研究有所启示。
2.民办高校营销发展现状
2.1国外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马丁和布莱恩,在 1996 年撰写了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大学特色的研究报告《学院与大学的机构特性:意识、组织与革新的互动》。报告中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教育系统的多样化源于系统中组织的多样性,而非基本价值层面的多样性。面对复杂的社会变化背景和个人需求,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在现存组织机构和一系列基础价值二者之间进行结合,从而充实并建立一个全新的“多样化的标准”。报告认为。报告中关于教育多样化的理解对教育特色的认识具有重要启发。
伯顿克拉克教授通过多年对美国三所办学极富特色的文理学院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撰写了《The Distinctive College》(1994)一书,对几所高校特色的形成过程从组织文化学角度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特色形成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上述研究文献主要针对特色民办学校的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缺少了对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
2.2国内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张鹏的硕士学位论文(2013)“新建地方性综合学院办学特色形成研究”,在以山东的德州学院、浙江的嘉兴学院和重庆的渝西学院为个案的研究基础上,对新建地方综合性学院办学特色形成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并对此类学院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进行了重点调查研究,且提出了:新建地方综合性学院应通过培养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构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为地方发展服务为定位、设置有特色的学科与专业以及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策略来形成办学特色。
郁政宏的硕士学位论文(2013)“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特色若干问题研究”,则对我国的大学办学特色建设颇为认可,认为在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工作上已颇有成就。但同时他也指出,大学办学特色仍面临着陷入“办学特色迷失”、特色化“趋同”、以及“为特色而特色”等诸多问题的困境。在对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现状和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后,李名梁对关于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如何加强给出了市场、理念、内容、评价和制度等五条路径。
2.3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6年,陕西省现有民办普通高校9所、民办高职学院9所、其中在校生346 914人,专任教师16 757人,行政人员5 742人,外聘教师6 409人,固定资产值962 471.9万元,纸质图书1 967.97万册,电子图书3 677.2GB,校舍建筑面积912.2万平方,占地面积25 336.96亩。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实现了与公办高校的优势互补,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均有成效,办学条件、文化环境、氛围均得到了提升和改善。陕西民办高校的本科院校数、万人以上民办高校数、在校生数等项指标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1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