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HP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及性能优化

基于PHP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及性能优化[20191207152218]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时髦的购物方式,它可以在你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买到自己心爱的宝贝。如此的便捷的购物方式,当然吸引着众多的客户群体,国内各大电子商城网站,每天都有着成千上万的客户访问流量,这对网站的性能有着很大的要求。
课题主要就是研究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和实现,并在实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性能上的优化。论文首先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开始介绍;然后介绍一些与系统相关的技术;再介绍系统的设计过程;最后对系统性能的优化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采用PHP语言结合MySQL数据库并使用MVC模式思想设计了一个比较小型的框架,然后再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详细的开发。系统实现了客户网购的基本流程,也对性能作了一些优化。

关键字:PHPMVC框架性能优化
目录
1 绪论 1
1.1 背景 1
1.2 目的和意义 2
1.3论文结构 3
1.4 小结 4
2 相关软件和技术 5
2.1 MVC思想 5
2.2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5
2.3 B/S结构 6
2.4 Apache 7
2.5 MySQL 7
2.6 PHP 7
2.7框架优化技术 7
2.7.1代码重构 7
2.7.2防SQL注入 7
2.8数据库的索引技术 8
2.9负载均衡技术 8
2.10 小结 9
3 网站系统分析 10
3.1可行性分析 10
3.1.1技术可行性 10
3.1.2经济可行性 10
3.1.3操作可行性 10
3.1.4速度可行性 10
3.2需求分析 10
3.2.1普通用户的需求 10
3.2.2管理员的需求 10
3.3功能模块分析 11
3.3.1前台功能模块 11
3.3.2后台功能模块 11
3.4系统用例分析 11
3.5系统数据分析 12
3.6性能需求分析 12
3.7小结 13
4 网站系统设计 14
4.1系统设计目标 14
4.1.1前台设计目标 14
4.1.2后台设计目标 14
4.2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15
4.2.1前台业务流程设计 15
4.2.2后台业务流程设计 15
4.3 系统局部流程设计 16
4.3.1 用户登录流程图 16
4.3.2 购物流程图 17
4.3.3 订单生成流程图 17
4.3.4 后台商品管理流程图 18
4.3.5 后台订单管理流程图 19
4.4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19
4.4.1系统前台功能设计 19
4.4.2系统后台功能设计 20
4.5系统框架设计 22
4.6数据库设计 22
4.6.1概念结构设计 22
4.6.2全局E-R模式 25
4.6.3物理结构设计 25
4.7系统界面设计 28
4.8小结 28
5 网站系统实现 29
5.1系统前台实现 29
5.2系统后台实现 30
5.3小结 34
6 系统性能优化 35
6.1 对系统框架的优化 35
6.1.1 系统框架的一些缺陷 35
6.1.2 解决措施 35
6.2安全性能优化 40
6.2.1安全性方面的缺陷 40
6.2.2 优化措施 40
6.3对系统效率的优化 41
6.3.1 索引设计 41
6.3.2 对网站进行负载均衡 41
6.4 小结 42
总结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1 绪论
1.1 背景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在过去的30年间,电子商务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电子商务意味着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将商业买卖活动简化,通常使用的技术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货币转账,这些技术均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应用。[1]
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指的是采用的技术和系统,而“商务”指的是传统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被定义为一整套通过网络支持商业活动的过程。在70年代和80年代,信息分析技术进入电子商务。80年代,随着信用卡、自动柜员机和电话银行的逐渐被接受和应用,这些也成为电子贸易的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也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部分。
在“.COM”时代,电子商务增加了新的组成部分——“网络贸易”,客户在数据加密传输技术支持下,利用网上商店的虚拟购物车和信用卡等电子货币支付形式,通过互联网完成商品和服务的采购。
如今,电子商务涵盖十分广泛的商业行为,从电子银行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的增长促进了支持系统的发展和进步,包括后台支持系统、应用系统和中间件,例如宽带和光纤网络,供应链管理模块、原料规划模块、客户关系管理模块、存货控制模块和会计核算/企业财务模块[2]。
电子商务自1995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快20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3]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8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25万亿,同比增长27%。而2011年全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占GDP比重上升到13%;2012年,电子商务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15%。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包括B2C和C2C)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大关,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而2011年全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80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98%,已占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
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日渐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将进入快速发展期。13年1季度,移动网购交易额再创新高,达到266.6亿元,同比增长250.3%。占互联网购物比例从11年1季度的0.7%提升至13年1季度的7.6%,两年时间提升10倍。其爆发性的增长催生出的市场空间可能不亚于现有的基于PC端的网购市场。
2013年,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保持高速发展,仅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
在这辉煌的背后,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网站的大访问量、大存储、大数据量、大流量、大负载、访问速度滞缓等问题接踵而至。2013年3月1日,聚美优品在其三周年店庆促销活动开始后由于浏览人数过多造成服务器爆棚瘫痪,给其带来了巨大损失。
1.2 目的和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这些技术的互动发展中产生、完善,并不断渗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4]。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这次统计报告还表明,2013年以网络购物、团购为主的商务类应用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
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这个角度来讲,电子商务最具长远价值和意义[5]。
(一)人类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电子商务改造了传统生活方式,方便了人们购物、销售、结算和生意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使得获得各种产品及服务的速度大大加快,丰富性也大大增强,这样,对提高生活质量好处非常明显。
(二)电子商务主要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没有这个技术支撑,就实现不了完善的电子商务,反过来讲,要实现完美电子商务,达到至高的境界,就必须发展和完善相关工程技术,这样,就带动了科技进步,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科技集成度和完善度。科技、工程是社会前进的主要推动力,由电子商务带动的科技和工程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是极大的。在经济上,开发各种相关产品,引导社会大众应用这些产品,是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6]。
(三)电子商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很紧密、很顺畅,这样无形中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在电子商务这个大平台上,人们的思想、创造力、互相支持、关爱的情感都可以得到较充分的表达和发挥,人类的总体素质依托该平台有了较大提高。
(四)学习和利用电子商务的人数量巨大,要使用、掌握电子商务,就不得不学会各种技术系统、技术产品的运用甚或开发,这样,整个社会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的技能素质、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很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文明进步。
(五)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可以使传统管理、经营方式得到信息化、现代化改造,使企业跟上信息化潮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7]。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技术角度来看,电商网站若能不断改善其系统架构,优化其系统性能,能妥善处理网站的大访问量、大存储、大数据量、大流量、大负载、访问速度滞缓等问题,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必然可以使其在电商这块竞争激烈的土地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1.3论文结构
论文总用有6章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系统相关软件和技术,介绍了课题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技术,包括MVC思想、设计模式--单例模式、B/S结构、Apache、MySQL、PHP、框架优化技术,数据库的索引技术以及一些简单的负载均衡技术。
第三章网站系统分析,从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系统的用例分析,系统的数据分析和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对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
第四章网站系统设计,分别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系统的局部流程设计,系统的功能的详细设计,系统的框架设计,系统的数据库的详细设计以及系统的界面设计。
第五章网站系统实现,展示系统实现的主要界面。
第六章系统性能优化,针对系统完成初期时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作出了一些优化处理,使系统具备了更好的安全性,可维护性。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的效率。
1.4 小结
本章节主要讲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为下面整个课题的研究做了环境的铺垫。2 相关软件和技术
系统基于MVC思想,运用了单例模式设计技术并采用了B/S结构,通过Apache服务器技术、MySQL数据库技术和PHP编程技术设计而成。系统后期,还采用了代码重构技术来优化程序代码结构,提高程序的维护性;还通过防SQL注入技术提高了系统安全性能,通过数据库索引技术提高了数据库检索数据的效率,通过简单的负载均衡技术优化了系统的性能。
2.1 MVC思想
MVC是一种目前广泛流行的软件设计模式。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增长,MVC模式无疑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设计思想。MVC模式能为理解分析模型提供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为构造产品提供清晰的设计框架,为的软件工程提供规范的依据。MVC设计思想是把一个应用的输入、处理、输出流程按照Model、View、Controller进行分离,这样应用就会被分成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层这三个层次[8]。系统的MVC模式设计如图2-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qrs/1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