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学院

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学院[20191219195308]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显著,“三农”问题矛盾突出,因此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刻不容缓。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发达,资源充裕丰富,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的突飞猛进,江苏的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前列。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从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当年总人口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农村投资占比、初中毕业升学率、以及城市登记失业率来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各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提取的主成分进行线性回归,进而模拟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最后,针对所分析出来的结果提出相对应的政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城乡收入差距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1
1.2 国内外的主要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的主要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2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2
1.3.2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2
2.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4
2.1 因素的选取以及模型的确定 4
2.1.1 影响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4
2.1.2 城乡收入差距模型的确定 5
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
2.2.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分析 6
2.2.2 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7
3.实证研究 9
3.1 各影响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9
3.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定量分析 11
3.2.1 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回归分析 11
3.2.2 变量间消除多重共线性路线的选取 12
3.2.3 基于主成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模型的参数估计 14
3.3 模型的结论分析 15
4.建模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17
4.1 建模的不足之处 17
4.2 建议 17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引言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一个陈腐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一直都是捆绑在一起的,经济增长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同时,收入分配也会对经济增长做出反应。从古至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希望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然而,收入差距却一直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以年均约9.8%的速度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1]。然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我们从基尼系数来看,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在在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85位,这几乎跟某些社会分化严重、经济增长停滞的非洲或拉丁美洲国家的水平差不多[2]。在这个趋势下,全国各省的经济水平都呈现着此类现象,江苏省也不例外。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居民生活日新月异,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样,从基尼系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呈现一个轻微的下降趋势,到1983年降到最小值0.284,此后虽然在1995年略微有下降趋势但整体上都在缓慢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3]。如果对此不加约束就会造成贫富差距过分拉大,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最终导致两极分化,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相悖的,与我们追求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背道而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于城乡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的主要研究现状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陈宗胜(2000)认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为二元经济结构。他结合了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严重的二元经济情况指出,只要传统的农业部门还没有摆脱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很难缩小,同时,随着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改变,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趋势[4]。陈丹立、周雷、余珊萍通过选取反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三个变量,运用高等计量时间序列分析技术来分析它们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机制,得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5]。史晓红、李志远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放在城市化的视角下进行分析,他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水平滞后,因此主张加快城市化进程,以此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6]。苏雪串也得到过类似结论,她认为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7]。
1.2.2 国外的主要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问题有深刻的研究。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1955)提出关于收入分配的重要理论:随着经济发展,西方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以人均GDP表示的收入差距与经济状态发展之间呈现倒U曲线状[8]。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最早从金融视角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的关系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分析三者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收入分配呈现倒“U”型[9]。Galor和Zeira(1993)通过两个阶段模型分析 ,认为长期金融市场的发展会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0]。Clark,Xu and Zou(2003)选取不同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对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支持Galor和Zeira的研究,但是认为GreenWood和Jovanovic的倒“U”假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11]。
1.3 本文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本文的研究将主要运用回归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消除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的研究思路如下:
1. 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研究思路和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2. 国内外的文献综述
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理论分析,模型的建立
4. 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5. 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6. 对模型的结果进行解释并且指出模型的不足之处
7. 对于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意见
1.3.2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本文在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并没有从通常使用的城乡差别基尼系数、结构相对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方面来分析,而是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共线性诊断,在发现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各因素之间的多重线性,然后再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只是仅仅讨论江苏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没有将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分析不够全面。并且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来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选取的例子太过单一,不具有完全的说明性和全面性。
2.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2.1 因素的选取以及模型的确定
2.1.1 影响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查阅相关资料并且结合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首先是经济增长。上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1955)通过对印度,锡兰,英国和美国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随着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将经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这就是著名的“倒U假说”。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中,收入不平等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经济效益将会使收入分配趋向动态平衡。人均GDP是普遍用于反映经济总体发展的指标,也是与居民收入紧密相连的宏观经济指标。因此,本文选用人均GDP来作为反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
第二个因素是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它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革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城市化水平常常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来衡量,一般来说,比值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会向城市转移,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减小,反之,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过低的城市化水平直接影响了政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