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水产品运输方案选择设计(附件)

洪泽水产发展迅速,在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其水产品更是供销国内外。同时,水产品作为鲜活易腐的货物,须在全程运输中保持冷链运输状态,这使得水产品运输的成本急速增加,目前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和寻求更优运输方案成为洪泽水产企业共同的目标。在本文中通过运输时间作为基础因素,将运输分为近距离运输、中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国际运输四类。再根据每类运输特点设计不同运输方案,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将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运输安全性、运输准时性、运输便捷性计算出各自权重,并选出最优方案。关键词 水产品,冷链运输,现代运输方式,方案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1.1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3
2 理论基础4
2.1冷链与冷链物流 4
2.2现代运输方式 4
3 洪泽水产品发展现状与运输需求分析 6
3.1 洪泽水产品发展现状 6
3.2水产品需求现状6
3.3鲜活水产品运输技术的现状 7
3.4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8
3.5洪泽水产品运输方式现状 8
4 洪泽水产品运输方案的设计分析10
4.1洪泽水产品运输方案设计的目标与原则10
4.2洪泽水产品运输方案设计的内容11
4.3 洪泽水产品运输方案设计 11
5洪泽水产品运输设计方案的选择(以短距离运输方案选择为例)23
5.1影响运输方案确定的因素23
5.2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以短距离运输方案选择为例)24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32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淮安市洪泽区位于淮安市西南角,被白马湖、洪泽湖、淮河入江古道、苏北灌溉总渠环绕,良好的地理区位带来丰富的水资源。其水产业与渔业养殖业相结合的方式,使其水产品形成良好的产业链。近年来在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洪泽水产业发展相当迅速。现如今洪泽的水产品产量高、质量好,供销国内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但是,水产品的易腐性也给水产品货物储存和运输带来极大的难度。目前而言,在水产品运输途中尤其是长途运输中,怎样来保证水产品的鲜活性是现代运输企业努力研究的方向。作为一个特殊运输领域(水产品保活运输),现有的运输方式为有水运输、无水运输和循环水活鱼运输三种方式,而其中的冷链运输方式使用最多,在对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即开始进行冷链处理,以保证在之后的仓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水产品鲜活性。
货物运输作为现代运输网络中的一环,在现代运输方案设计中占据重要位置。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构成运输网络,而除了管道运输外,其他四种运输方式均可进行水产品运输。系统性的运输方案必须根据距离、鲜活度等的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运输方案,来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
在运输工程中,如何兼顾成本时间与产品质量,在满足水产品运输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运输效率高、运输风险低、经济安全的运输方案,是值得研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
(1)理论上,将距离作为基础运输因素把运输分类为短距离运输、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并针对不同运输距离,设计不同运输方案。在最终选择方案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影响运输方案选择的因素进行了量化研究,为水产品运输方案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2)应用上,本研究,能很好的为规范洪泽地区的运输方案提供建议,为水产品批发企业节省运输成本;也为运输企业在水产品运输方面增长经验,提高自身优势,在同行业中提升企业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整体的水产品运输环节中,不论是保存水产品的方式,还是运输水产品的方式均需要有机统一的结合在一起,来保证水产品货物的鲜活程度、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等。
19世纪初,美国工程师帕金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冷冻机,冷链运输雏形开始出现。1908年,法语冷链(Chainedu Froid)这一术语首次由法国工程师Albert Barrier提出。随后电冰箱等冷藏设备的出现使得冷藏食品开始进入市场。20世纪3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初步建立起食品冷链体系。进入21世纪,欧洲和美国不断发展和完善冷链运输,逐渐形成较完善的冷链运输系统。
R.Montanari[1]表示冷链物流体系中影响食物鲜活度的重要因素是时间和温度,因此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体系来减少物流时间和降低温度,以此保证食品安全质量。而Rohit Joshi和D.K.Banwet[2]则将成本、质量和安全、服务水平、可跟踪性等影响因素运用DelphiAHPTOPSIS方法进行指标分析,建立冷链绩效评价体系,并且表示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很好的帮助管理者进行冷链运输的优劣势并根据当前市场优化。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冷链物流发展较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冰箱刚刚开始普及,配送的货物只能通过冷库和冷藏车进行运输,这样的运输方式只能使货物进行短途的城际配送。2001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冷链”一词进行了定义。随后冷链物流开始发展起来,逐渐适用于多种必须冷藏冷冻运输的货物运输。
曲思,王忠伟在《生态经济区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研究》中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鲜活水产品现有冷链物流模式进行分析,并指出现有模式下的问题,提出优化整改建议。[3]
殷露在《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中详细的分析了多种典型的冷链物流模式,包括国外的北美模式、东南亚模式和西欧模式,国内的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模式、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模式、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模式、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模式,并提出发展第四方物流水产品冷链模式。[4]
杨丽伟在《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表示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冷链物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未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5]
朱琴在《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指出水产品的易腐性对其质量安全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对于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及对策研究至关重要。其在文章中以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切入,对现有的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运输对象的温度监控及货物品质的建模,并提出自己对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发展的看法。[6]
李晶在《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中指出我国系统化、规范化的冷链物流发展体系亟待健全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降低对食品安全的影响。[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