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50692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及装配
日期: 2016年3月15日 【摘要】模具是由一系列的零件组装而成,但由于零件多而且需要配合,所以要求加工零件前要有复杂的工序内容及要求。正是因为零件的要求多而复杂,所以机械加工是不能够满足的,需要特种加工来一起完成最后的零件。零件完成后则需要钳工根据装配图来进行钳配,配合面红丹到位后,就可以组装成一套模具。
目录
引言 1
一、后模的加工工艺 2
(一)材料的准备 2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2
(三)零件定位基准 3
(四)加工设备的选择 3
(五)加工工序的内容及要求 3
(六)夹具的选择与装夹的要求 4
(七)CNC中刀具的选择图 4
(八)数控加工的部分程序 4
二、滑块1的加工工艺 6
(一)材料的准备 6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6
(三)加工设备的选择 7
(四)加工工序的内容及要求 7
(五)CNC中加工工序分析 8
(六)CNC中夹具的选择 8
(七)CNC中刀具的选择 8
(八)加工该零件的部分程序 8
三、K150697模具的装配 9
(一)前模与前模框的装配 10
(二)后模与后模框的配合 10
(三)顶针的加工与顶针板的配合 10
(四)滑块与压条之间的配合 11
(五)滑块与后模的配合 11
(六)两个滑块间的配合 12
(七)前模仁与后模仁的配合 12
(八)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12
四、K150697模具产品的成形 12
(一)设备的选择 12
(二)夹具的选择 13
(三)材料的选择 13
(四)注塑机原理 13
(五)产品的打出 13
五、在装配中遇到的问题 13
(一)在顶针与后模一起去CNC中加工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
(二)在模仁与模框的装配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6
引言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者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换句简单点的话说,模具,就是用来成型的工具,这种工具有许多零件组成,它主要是通过对产品材料状态的改变,来完成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模具与机械行业密不可分,模具不是一个简单的零件而是一个组合件,内部含有许多零件,这些零件需要数控加工,普通机床加工,特种加工,抛光以及装配才能形成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模子;模具同时也与生活密不可分,小到人们喝的饮料瓶,大到电器的外壳等,都是通过模具来实现生产的。模具有许多零件构成,而这些零件的加工需要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完成。模具分为三大类: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特殊模具。本文介绍的K150697模具就是塑料模具中的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模)。这款模具打出来的产品是净水器的一部分外壳,由于是外壳(外观面)所以这款模具的前模(CA)和后模(CO)的要求比较高。
一、后模的加工工艺
零件如图11为UG图、图12为零件图
图11 UG图
图12 零件图
(一)材料的准备
用于做零件的毛坯尺寸为:200.5*260.5*73单位为mm,由于该模具为硬模需要进行淬火所以材料采用H13钢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对于这款模具的后模(CO)来说,需要加工的有:4个M12*1.25的螺丝孔,6个直径为8的运水孔,一个穿丝孔,字码槽,底部6个顶针孔,后模中间的凸台以及圆形凹槽以及内部的轮廓,最后还要加工两个M12的工艺螺丝孔,以方便装配。在粗加工中,应留0.8mm1mm余量,保证支撑面积够磨床装夹加工,由于在粗加工过后需要取下零件去淬火,在精加工时需要从新对刀,因此在精加工前要试刀,测刀,精度误差小于0.02mm
(三)零件定位基准
零件的定位基准应与设计基准重合,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会在零件的四周铣一个字码槽,而这个字码槽则与设计基准一致,以方便定位
(四)加工设备的选择
铣床,钻床,FANUC系统的CNC,磨床,EDW(快走丝),EDM
(五)加工工序的内容及要求
由于此零件有很多工序,在加工时应该尽可能的遵循工序集中原则即尽可能的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多道工序。流程如表11所示。
表11后模加工
序号
工序
工序内容及要求
淬火料模仁
1
钳工
备料;200.5*260.5*73,检查尺寸,图纸工件一一对应
2
铣床,钻床
1.做基准角标识;2.按图加工水路,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或点)等各类孔;3.底面四周以及除水路水井外其他孔倒角2*45度,铣字码槽8*80*1(深);4.自检基准角是否与图纸一致
3
钳工
攻牙,按图纸敲注模号零件以及材料牌号,整洁清晰
4
CNC
按2D图取数开粗留0.8MM1MM余量,保证正面支撑面积够磨床装夹加工
5
钳工
1.按图纸加工工艺螺丝孔,按图检查水路,牙孔等是否到位;2.填写淬火外发单交接
6
磨床
按图取数精磨至公差要求尺寸,六面见光,保证角直
7
EDW
1.按2D图加工到配合数;2.装夹前检查工件与图纸一致,确认基准角位置,检查是否漏穿丝孔等;3.第一刀自检是否偏位,过程监控光洁度
8
CNC
1.按3D和2D图纸精加工成型位和配合位,保证精光到位;2.装夹前检查程式单与工件一致,确认工件基准角位置;3.精加工前试刀,测刀,精度误差小于0.02MM
9
EDM
1.按图纸加工成型位和配合面;2.加工前自检工件(电极)与图纸一致;3.胶位面火花纹达到33#
10
抛光
1.抛光前检查轮廓线。美工线等是否清晰;2.止口,分型面口都不抛光,其他面交叉顺序抛光;3.成型面抛光至1000#
目录
引言 1
一、后模的加工工艺 2
(一)材料的准备 2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2
(三)零件定位基准 3
(四)加工设备的选择 3
(五)加工工序的内容及要求 3
(六)夹具的选择与装夹的要求 4
(七)CNC中刀具的选择图 4
(八)数控加工的部分程序 4
二、滑块1的加工工艺 6
(一)材料的准备 6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6
(三)加工设备的选择 7
(四)加工工序的内容及要求 7
(五)CNC中加工工序分析 8
(六)CNC中夹具的选择 8
(七)CNC中刀具的选择 8
(八)加工该零件的部分程序 8
三、K150697模具的装配 9
(一)前模与前模框的装配 10
(二)后模与后模框的配合 10
(三)顶针的加工与顶针板的配合 10
(四)滑块与压条之间的配合 11
(五)滑块与后模的配合 11
(六)两个滑块间的配合 12
(七)前模仁与后模仁的配合 12
(八)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12
四、K150697模具产品的成形 12
(一)设备的选择 12
(二)夹具的选择 13
(三)材料的选择 13
(四)注塑机原理 13
(五)产品的打出 13
五、在装配中遇到的问题 13
(一)在顶针与后模一起去CNC中加工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
(二)在模仁与模框的装配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6
引言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者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换句简单点的话说,模具,就是用来成型的工具,这种工具有许多零件组成,它主要是通过对产品材料状态的改变,来完成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模具与机械行业密不可分,模具不是一个简单的零件而是一个组合件,内部含有许多零件,这些零件需要数控加工,普通机床加工,特种加工,抛光以及装配才能形成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模子;模具同时也与生活密不可分,小到人们喝的饮料瓶,大到电器的外壳等,都是通过模具来实现生产的。模具有许多零件构成,而这些零件的加工需要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完成。模具分为三大类: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特殊模具。本文介绍的K150697模具就是塑料模具中的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模)。这款模具打出来的产品是净水器的一部分外壳,由于是外壳(外观面)所以这款模具的前模(CA)和后模(CO)的要求比较高。
一、后模的加工工艺
零件如图11为UG图、图12为零件图
图11 UG图
图12 零件图
(一)材料的准备
用于做零件的毛坯尺寸为:200.5*260.5*73单位为mm,由于该模具为硬模需要进行淬火所以材料采用H13钢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对于这款模具的后模(CO)来说,需要加工的有:4个M12*1.25的螺丝孔,6个直径为8的运水孔,一个穿丝孔,字码槽,底部6个顶针孔,后模中间的凸台以及圆形凹槽以及内部的轮廓,最后还要加工两个M12的工艺螺丝孔,以方便装配。在粗加工中,应留0.8mm1mm余量,保证支撑面积够磨床装夹加工,由于在粗加工过后需要取下零件去淬火,在精加工时需要从新对刀,因此在精加工前要试刀,测刀,精度误差小于0.02mm
(三)零件定位基准
零件的定位基准应与设计基准重合,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会在零件的四周铣一个字码槽,而这个字码槽则与设计基准一致,以方便定位
(四)加工设备的选择
铣床,钻床,FANUC系统的CNC,磨床,EDW(快走丝),EDM
(五)加工工序的内容及要求
由于此零件有很多工序,在加工时应该尽可能的遵循工序集中原则即尽可能的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多道工序。流程如表11所示。
表11后模加工
序号
工序
工序内容及要求
淬火料模仁
1
钳工
备料;200.5*260.5*73,检查尺寸,图纸工件一一对应
2
铣床,钻床
1.做基准角标识;2.按图加工水路,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或点)等各类孔;3.底面四周以及除水路水井外其他孔倒角2*45度,铣字码槽8*80*1(深);4.自检基准角是否与图纸一致
3
钳工
攻牙,按图纸敲注模号零件以及材料牌号,整洁清晰
4
CNC
按2D图取数开粗留0.8MM1MM余量,保证正面支撑面积够磨床装夹加工
5
钳工
1.按图纸加工工艺螺丝孔,按图检查水路,牙孔等是否到位;2.填写淬火外发单交接
6
磨床
按图取数精磨至公差要求尺寸,六面见光,保证角直
7
EDW
1.按2D图加工到配合数;2.装夹前检查工件与图纸一致,确认基准角位置,检查是否漏穿丝孔等;3.第一刀自检是否偏位,过程监控光洁度
8
CNC
1.按3D和2D图纸精加工成型位和配合位,保证精光到位;2.装夹前检查程式单与工件一致,确认工件基准角位置;3.精加工前试刀,测刀,精度误差小于0.02MM
9
EDM
1.按图纸加工成型位和配合面;2.加工前自检工件(电极)与图纸一致;3.胶位面火花纹达到33#
10
抛光
1.抛光前检查轮廓线。美工线等是否清晰;2.止口,分型面口都不抛光,其他面交叉顺序抛光;3.成型面抛光至10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