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h300013零件的加工工艺研究与实施
【摘要】本文以8H300013零件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零件图样的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选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夹具,确定合理的切削参数,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完成零件的加工。通过分析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以及检测结果,提出加工注意点和改进措施,提高零件的质量。
目录
引言 1
一、8H300013的零件分析 2
(一)零件图的分析 2
(二)零件结构分析 2
(三)主要加工尺寸要求 2
二、加工工艺的设计 3
(一)毛坯的选择 3
(二)工艺路线 3
(三)加工设备选择 5
(四)定位与装夹 5
(五)刀具的选择 6
(六)工序卡 7
三、零件虚拟加工 9
(一)UG建模 9
(二)仿真加工 10
(三)程序生成 12
四、零件的检测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谢辞 18
引言
2013年,我的专科学习开始。正是在这样的年代,科技发展迅猛,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飞速的变化着,汽车的普及、手机的发展、地铁的开发、各种高楼平地而起,这其中都离不开一样技术,这就是数控。21世纪是变化很快的,数控是世界变化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选择了学习数控技术。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决定研究8H300013检测块的加工工艺,目的是为了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做一个总结和检验。数控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和一线国家德国日本还有差距,提高自己才能开拓新的技术。
选择检测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它的图纸分析、数控加工工艺以及通过UG软件建模和程序自动化。对这个零件的研究主要可以通过图纸分析来锻炼看图能力,加工工艺的研究是对所有学习知识的总结和整合,UG的应用则是对现在基于PC的软件的学习,最后对成品工件检测改进。希望对8H300013的研究,能加强在学校学习的“皮毛”,进步提高自己。
一、8H300013的零件分析
(一)零件图的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如图11所示为8H300013检测块的零件图,该零件图用三视图从三个面详细表达出该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和技术要求如调制等。
图11 检测块零件图
(二)零件结构分析
如图11,这个零件叫检测块,材料要求是45号钢,零件号是8H300013。通过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零件整体为块状,下半部分有一带倒角的台阶,台阶面上有4个孔。上半部分整体是矩形,再结合俯视图,还有2个矩形腔体中间夹着一个部分圆面,腔体底部还有倒圆角,左部分还有一个含有通槽的凸台及其两侧壁上的2个孔,右部分的凸台上表面有2个螺纹孔。
(三)主要加工尺寸要求
1.8H300013零件轮廓:长78mm、宽35mm、高85mm。
2.台阶面:长78mm,宽15mm,高10mm
3.2个对称的矩形腔体:长52mm,深8mm,腔体左轮廓线与零件最左轮廓线距离13mm,,腔体底部与零件底面距离35mm。
4.通槽:宽12mm,通槽的后面与零件后面距离为4mm,槽下底面与零件下底面距离为75mm上下偏差±0.05mm。
5.圆面:半径29.5mm,圆心与零件下底面相距75mm上下偏差0.05mm,圆心与零件左轮廓线相距39±0.05mm。
6.倒圆角:2R5
7.孔/螺纹孔:(a)台阶面:2个φ6H7的孔上偏差为+0.01,下偏差为0,左侧孔与零件最左轮廓线距离16±0.05mm,右侧孔与左侧孔中心距32±0.02mm。2个φ7的孔,分别与左侧φ6孔中心距为17mm。(b):左侧凸台侧壁:2个φ4H7的孔,上偏差为+0.01,下偏差0,孔的圆心与零件左轮廓线相距3.73mm上下偏差0.05mm,与底面相距79±0.05mm。(c)右侧凸台面:2个2XM3X0.5的螺纹孔,2个孔上下中心距10mm,孔心与最左轮廓线相距74mm。
8.倒斜角:8个孔口倒角都为1 X 45°;台阶上的锐边倒角为2 X 45°;其他锐边倒角1 X45°。
9.粗糙度要求:左侧凸台上表面粗糙度Ra为1.6um;
10.技术要求:(a)、调质。(b)去毛刺,锐边倒角1 X 45°。(c)、表面发黑。(d)、孔口倒角1 X 45°。
二、加工工艺的设计
(一)毛坯的选择
根据图纸要求,我们选择毛坯材料为45号钢,形状是矩形,毛坯尺寸是45 X 84 X 91mm。这样选择在加工中X、Y、Z方向都有足够的余量来加工,同时能保证工件平稳装夹。
(二)工艺路线
综合8H300013的主要加工尺寸要求和实际加工条件等情况,基于8H300013是单件小批量的生产要求确定以下的加工路线。整个加工过程是分为三次装夹,均在同一机床完成,使用同一夹具。如下图21和22所示将零件设为A、B、C三个面。
图21 零件模型正面 图22 零件模型背面
1.第一次装夹:将毛坯平放于平口虎钳装夹,在第一次装夹中主要加工带有台阶的A面。加工内容和工序步骤如下表21所示。
表21 第一次装夹工序表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材料
检测块
45号钢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01
粗精铣
外轮廓尺寸
加工中心
02
粗精铣
台阶面尺寸
加工中心
03
粗精铣
矩形腔体
加工中心
04
钻
2个Φ4H7的通孔
加工中心
05
倒角
1个Φ4H7孔的倒角
加工中心
07
检验
检测台
编 制
于剑波
审 核
目录
引言 1
一、8H300013的零件分析 2
(一)零件图的分析 2
(二)零件结构分析 2
(三)主要加工尺寸要求 2
二、加工工艺的设计 3
(一)毛坯的选择 3
(二)工艺路线 3
(三)加工设备选择 5
(四)定位与装夹 5
(五)刀具的选择 6
(六)工序卡 7
三、零件虚拟加工 9
(一)UG建模 9
(二)仿真加工 10
(三)程序生成 12
四、零件的检测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谢辞 18
引言
2013年,我的专科学习开始。正是在这样的年代,科技发展迅猛,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飞速的变化着,汽车的普及、手机的发展、地铁的开发、各种高楼平地而起,这其中都离不开一样技术,这就是数控。21世纪是变化很快的,数控是世界变化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选择了学习数控技术。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决定研究8H300013检测块的加工工艺,目的是为了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做一个总结和检验。数控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和一线国家德国日本还有差距,提高自己才能开拓新的技术。
选择检测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它的图纸分析、数控加工工艺以及通过UG软件建模和程序自动化。对这个零件的研究主要可以通过图纸分析来锻炼看图能力,加工工艺的研究是对所有学习知识的总结和整合,UG的应用则是对现在基于PC的软件的学习,最后对成品工件检测改进。希望对8H300013的研究,能加强在学校学习的“皮毛”,进步提高自己。
一、8H300013的零件分析
(一)零件图的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如图11所示为8H300013检测块的零件图,该零件图用三视图从三个面详细表达出该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和技术要求如调制等。
图11 检测块零件图
(二)零件结构分析
如图11,这个零件叫检测块,材料要求是45号钢,零件号是8H300013。通过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零件整体为块状,下半部分有一带倒角的台阶,台阶面上有4个孔。上半部分整体是矩形,再结合俯视图,还有2个矩形腔体中间夹着一个部分圆面,腔体底部还有倒圆角,左部分还有一个含有通槽的凸台及其两侧壁上的2个孔,右部分的凸台上表面有2个螺纹孔。
(三)主要加工尺寸要求
1.8H300013零件轮廓:长78mm、宽35mm、高85mm。
2.台阶面:长78mm,宽15mm,高10mm
3.2个对称的矩形腔体:长52mm,深8mm,腔体左轮廓线与零件最左轮廓线距离13mm,,腔体底部与零件底面距离35mm。
4.通槽:宽12mm,通槽的后面与零件后面距离为4mm,槽下底面与零件下底面距离为75mm上下偏差±0.05mm。
5.圆面:半径29.5mm,圆心与零件下底面相距75mm上下偏差0.05mm,圆心与零件左轮廓线相距39±0.05mm。
6.倒圆角:2R5
7.孔/螺纹孔:(a)台阶面:2个φ6H7的孔上偏差为+0.01,下偏差为0,左侧孔与零件最左轮廓线距离16±0.05mm,右侧孔与左侧孔中心距32±0.02mm。2个φ7的孔,分别与左侧φ6孔中心距为17mm。(b):左侧凸台侧壁:2个φ4H7的孔,上偏差为+0.01,下偏差0,孔的圆心与零件左轮廓线相距3.73mm上下偏差0.05mm,与底面相距79±0.05mm。(c)右侧凸台面:2个2XM3X0.5的螺纹孔,2个孔上下中心距10mm,孔心与最左轮廓线相距74mm。
8.倒斜角:8个孔口倒角都为1 X 45°;台阶上的锐边倒角为2 X 45°;其他锐边倒角1 X45°。
9.粗糙度要求:左侧凸台上表面粗糙度Ra为1.6um;
10.技术要求:(a)、调质。(b)去毛刺,锐边倒角1 X 45°。(c)、表面发黑。(d)、孔口倒角1 X 45°。
二、加工工艺的设计
(一)毛坯的选择
根据图纸要求,我们选择毛坯材料为45号钢,形状是矩形,毛坯尺寸是45 X 84 X 91mm。这样选择在加工中X、Y、Z方向都有足够的余量来加工,同时能保证工件平稳装夹。
(二)工艺路线
综合8H300013的主要加工尺寸要求和实际加工条件等情况,基于8H300013是单件小批量的生产要求确定以下的加工路线。整个加工过程是分为三次装夹,均在同一机床完成,使用同一夹具。如下图21和22所示将零件设为A、B、C三个面。
图21 零件模型正面 图22 零件模型背面
1.第一次装夹:将毛坯平放于平口虎钳装夹,在第一次装夹中主要加工带有台阶的A面。加工内容和工序步骤如下表21所示。
表21 第一次装夹工序表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材料
检测块
45号钢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设备
01
粗精铣
外轮廓尺寸
加工中心
02
粗精铣
台阶面尺寸
加工中心
03
粗精铣
矩形腔体
加工中心
04
钻
2个Φ4H7的通孔
加工中心
05
倒角
1个Φ4H7孔的倒角
加工中心
07
检验
检测台
编 制
于剑波
审 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