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高级工零件test20的手工编程与自动
MC高级工零件test20的手工编程与自动[20200123184051]
【摘要】
本论文介绍了数控机床的产生及数控编程的发展,阐述了编程设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然后介绍了数控加工,数控编程等相关知识,其次对零件进行数控工艺分析(机床选择、毛坯工艺、刀具与切削用量、走刀路线、工序划分等)与程序编制,最后总结手动编程与自动编程各自的特点,总结二者在工艺要求、程序结构、后期处理等应用方面的区别,以及在实际企业的适用情况。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数控加工;手工编程;自动编程
引言 1
一、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2
(一)数控加工的概述 2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 2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3
(四)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4
(五)数控机床编程技术 4
二、零件手工编程 6
(一)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
(二)基点数值计算 7
(三)加工程序 8
三、零件的自动编程 15
(一) UG NX CAM 15
(二)加工工艺分析 15
(三)创建操作准备 16
四、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对比 20
(一)手工编程的定义特点 20
(二)自动编程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1
(三)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差异性的原因 22
(四)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的选择 22
总结 24
谢辞 25
参考文献 26
引言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加床上进行工件切削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即根据工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工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控制机床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加工。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是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际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国防、汽车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行业装备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如:桥式三、五坐标高速数控龙门铣床、龙门移动式五坐标AC摆角数控龙门铣床、龙门移动式三坐标数控龙门铣床等。
理想的数控加工程序不仅能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合格工件,还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与充分的发挥,使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因此,数控程序编制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战友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借 “MC高级工零件test20”这个 案例,通过自动编程与手动编程的应用比较,总结两者的区别与实用情况。一、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一)数控加工的概述
数字控制,简称数控(Numerical,NC),就是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数控就是采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装置进行数字计算、分析处理、发出相应指令,对机床的各个动作及加工过程进行制动控制的一门技术。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工件切削的一种工艺方法,即根据工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工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控制机床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加工。
数控机床(图1-1),就是装备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图1-1 自动化数控机床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
自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精密测量等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也在迅速地发展和不断的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第1代数控机床:1952-1959年,采用电子管元件构成的专用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NC)。
第2代数控机床:从1959年开始采用晶体管电路的NC系统。
第3代数控机床:从1965年,开始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的NC系统。
第4代数控机床:从1970年,开始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系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
第5代数控机床:从1974年开始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Micro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NC)。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作为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组成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和机床本体两大部分。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功能强大的、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即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标准型数控机床的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标准型数控机床的组成
1.控制介质
控制介质是信息的载体,通常也称为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工件加工程序、机床参数及刀补值、间补值等数据输入到机床计算机数控装置,主要有键盘、光电阅读机、磁盘及磁带接口、通信接口等;输出设备主要是将工件加工过程和机床运行状态等打印或显示输出,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主要有CRT显示器、LED显示器、LCD显示器以及各种信号指示灯、报警蜂鸣器等。RS23接口是一种标准串行的输入、输出接口,可实现工件加工程序的打印、数控机床之间或机床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等。
2.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CNC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接收输入设备输入的加工信息,完成数据的存储、计算、逻辑判断、输入输出控制等,并向机床各驱动机构发出运动指令,指挥机床各部件协调、准确地执行工件加工程序。
3.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主体,是用来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除了主运动系统、进给系统以及液压、气动、冷却和润滑部分等辅助装置外,还有些特殊部件,如刀库、自动换刀装置(ATC)、自动托盘交换装置等。与普通机床的主要差别在于机械传动结构及功能性部件。
4.检测系统
位置检测装置的作用,主要是对机床的转速及进给实际位置进行检测并反馈回计算机数控装置,进行位置控制与补偿处理。运动部分通过传感器,将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计算机数控装置,并与给定位置进行比较,由计算机数控装置通过计算,继续向伺服机构发出运动指令,对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使机床工作台精确地移动到要求的位置。
(四)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3所示。
1.操作人员根据工件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刀具位移数据。
2.按编程手册的有关规定编写工件加工程序。
3.通过键盘、穿孔纸带、计算机联机通信或MDI(Manul Date Input),即手动数据输入等方式,将加工工件程序输入到计算机数控装置。
4.在数控系统内部的控制软件支持下,经过处理与计算后,发出相应的运动指令。
5.伺服系统接到执行的信息指令后,立即驱动机床进给机构严格按指令的要求进行位移,以进行工件的自动切削加工。
图1-3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五)数控机床编程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它严格按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加工。从数控系统外部输入的直接用于加工的程序称为数控加工程序或数控程序,它是机床数控系统的应用软件。
数控编程技术包含了数控加工与编程、金属加工工艺、CAD/CAM软件操作等多方面知识与经验,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数控系统的种类繁多,使用的数控程序语言规则和格式也不尽相同。
【摘要】
本论文介绍了数控机床的产生及数控编程的发展,阐述了编程设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然后介绍了数控加工,数控编程等相关知识,其次对零件进行数控工艺分析(机床选择、毛坯工艺、刀具与切削用量、走刀路线、工序划分等)与程序编制,最后总结手动编程与自动编程各自的特点,总结二者在工艺要求、程序结构、后期处理等应用方面的区别,以及在实际企业的适用情况。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数控加工;手工编程;自动编程
引言 1
一、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2
(一)数控加工的概述 2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 2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3
(四)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4
(五)数控机床编程技术 4
二、零件手工编程 6
(一)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6
(二)基点数值计算 7
(三)加工程序 8
三、零件的自动编程 15
(一) UG NX CAM 15
(二)加工工艺分析 15
(三)创建操作准备 16
四、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对比 20
(一)手工编程的定义特点 20
(二)自动编程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1
(三)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差异性的原因 22
(四)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的选择 22
总结 24
谢辞 25
参考文献 26
引言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加床上进行工件切削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即根据工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工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控制机床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加工。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是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际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国防、汽车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行业装备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如:桥式三、五坐标高速数控龙门铣床、龙门移动式五坐标AC摆角数控龙门铣床、龙门移动式三坐标数控龙门铣床等。
理想的数控加工程序不仅能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合格工件,还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与充分的发挥,使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因此,数控程序编制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战友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借 “MC高级工零件test20”这个 案例,通过自动编程与手动编程的应用比较,总结两者的区别与实用情况。一、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一)数控加工的概述
数字控制,简称数控(Numerical,NC),就是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数控就是采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装置进行数字计算、分析处理、发出相应指令,对机床的各个动作及加工过程进行制动控制的一门技术。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工件切削的一种工艺方法,即根据工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工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控制机床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加工。
数控机床(图1-1),就是装备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图1-1 自动化数控机床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
自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精密测量等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也在迅速地发展和不断的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第1代数控机床:1952-1959年,采用电子管元件构成的专用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NC)。
第2代数控机床:从1959年开始采用晶体管电路的NC系统。
第3代数控机床:从1965年,开始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的NC系统。
第4代数控机床:从1970年,开始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系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
第5代数控机床:从1974年开始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Micro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NC)。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作为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其组成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和机床本体两大部分。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功能强大的、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即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标准型数控机床的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标准型数控机床的组成
1.控制介质
控制介质是信息的载体,通常也称为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工件加工程序、机床参数及刀补值、间补值等数据输入到机床计算机数控装置,主要有键盘、光电阅读机、磁盘及磁带接口、通信接口等;输出设备主要是将工件加工过程和机床运行状态等打印或显示输出,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主要有CRT显示器、LED显示器、LCD显示器以及各种信号指示灯、报警蜂鸣器等。RS23接口是一种标准串行的输入、输出接口,可实现工件加工程序的打印、数控机床之间或机床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等。
2.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CNC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接收输入设备输入的加工信息,完成数据的存储、计算、逻辑判断、输入输出控制等,并向机床各驱动机构发出运动指令,指挥机床各部件协调、准确地执行工件加工程序。
3.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主体,是用来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除了主运动系统、进给系统以及液压、气动、冷却和润滑部分等辅助装置外,还有些特殊部件,如刀库、自动换刀装置(ATC)、自动托盘交换装置等。与普通机床的主要差别在于机械传动结构及功能性部件。
4.检测系统
位置检测装置的作用,主要是对机床的转速及进给实际位置进行检测并反馈回计算机数控装置,进行位置控制与补偿处理。运动部分通过传感器,将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计算机数控装置,并与给定位置进行比较,由计算机数控装置通过计算,继续向伺服机构发出运动指令,对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使机床工作台精确地移动到要求的位置。
(四)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3所示。
1.操作人员根据工件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刀具位移数据。
2.按编程手册的有关规定编写工件加工程序。
3.通过键盘、穿孔纸带、计算机联机通信或MDI(Manul Date Input),即手动数据输入等方式,将加工工件程序输入到计算机数控装置。
4.在数控系统内部的控制软件支持下,经过处理与计算后,发出相应的运动指令。
5.伺服系统接到执行的信息指令后,立即驱动机床进给机构严格按指令的要求进行位移,以进行工件的自动切削加工。
图1-3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五)数控机床编程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它严格按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加工。从数控系统外部输入的直接用于加工的程序称为数控加工程序或数控程序,它是机床数控系统的应用软件。
数控编程技术包含了数控加工与编程、金属加工工艺、CAD/CAM软件操作等多方面知识与经验,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数控系统的种类繁多,使用的数控程序语言规则和格式也不尽相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