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逆作法施工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字数:18716】
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施工项目为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大厦项目,根据已有的地勘报告和设计资料,利用BIM软件,研究BIM技术在逆作法基坑中的应用。基坑工程由于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地质条件的差异性以及基坑形状深度的多样性等,导致其施工风险较高。近年来,基坑工程发生安全事故的新闻屡见不鲜。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基坑工程中,通过建立基坑支护模型,利用BIM技术直观的三维模型表达方式、高仿真、可模拟现场实际情况并进行优化等特点,降低基坑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根据软件直接导出土方算量数据,提供BIM技术在基坑工程中运用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模型数据成果,书写土方开挖方案,使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更为合理。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基坑支护设计综合说明 1
1.1工程概况 1
1.2基坑规模 1
1.3基坑周边环境 1
1.4工程地质条件 1
1.5水文地质条件 2
1.6基坑支护设计土层参数 2
1.7设计依据 3
1.7.1设计参考资料 3
1.7.2设计规范、规程 3
1.7.3设计前提条件 4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选型 5
2.1本基坑工程的特点及主要解决问题 5
2.2基坑工程总体方案选型 5
2.2.1施工方法选择 5
2.3支护结构体系设计 6
2.3.1地下连续墙设计概况 6
2.3.2地下连续墙深度设计原则 6
2.3.3地下连续墙槽段长度设计 7
2.3.4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 7
2.3.5地下连续墙导墙设计 7
2.4支撑系统 7
第三章 BIM建模 9
3.1建模构件汇总 9
3.2 BIM建模 14
3.2.1工况一建模成果展示 14
3.1.3工况二建模成果展示 15
3.1.4工况三建模成果展示 17
3.2碰撞检测 18
3.2.1工况一碰撞检测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3.2.2工况二碰撞检测 23
3.2.3工况三碰撞检测 49
3.3土方算量 53
第四章 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54
4.1土方开挖前准备工作 54
4.2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54
结束语 56
致 谢 57
参考文献 58
基坑支护设计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大厦项目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道北侧,金沙江东路南侧。1号塔楼总高度约249.30m,地上60层,地下3层(含夹层),2号塔楼总高度约306.30m,地上70层,地下3层(含夹层),裙房地上50层,地下3层(含夹层),塔楼与裙房都是一体化。该项目设满堂3层地下室,负1层底板顶标高4.1m,板厚0.25m,负2层底板顶标高8.1m,板厚0.25m,裙楼负3层底板顶标高12.4m,板厚1.0m,塔楼负3层底板顶标高13.5m,板厚3.3~4.1m,垫层厚0.15m。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1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拟建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确定为甲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为乙类,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确定为一级。
1.2基坑规模
基坑周长约526.8m,基坑面积约11046m2,并且开挖深度最深为19.95m。如此大规模深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基坑空间效应、时间效应显著,需系统、全面、整体考虑各种工况下基坑安全稳定。
1.3基坑周边环境
本工程场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道北侧,金沙江东路南侧,滨江大道东南侧,基坑周边环境具体情况如下:
西南侧:江山大道,地连墙的外边线距离道路路芽最近约40m。
西北侧:在建会议中心基坑,该基坑目前底板施工中,预计本工程土方开挖时,该工程处于地下室结构施工工况,两程地下室外墙之间净距8m。
东北侧:乐山路, 地连墙的外边线距离道路路芽最近约12.5m。
东南侧:红旗河,地连墙的外边线距离红旗河最近约27.6m。
本工程东侧邻近地铁二号线区间(约53m),东南角为地铁元通站,南侧邻近地铁一号线区间(约99m);该工程地铁专项设计方案对本工程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1.4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原为农田,场地较平缓。岩土层分布较复杂。根据勘探资料分析,岩土层分布如下:
①层杂填土:杂色,松散,局部夹粉质粘土,层厚2.10~7.20m。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高压缩性,局部夹粉土;层厚5.30~12.90m,层顶标高为1.25~5.97m。
②3层粉质粘土夹砂:灰色,饱和,软~流塑,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粉土及粉细砂;层厚0.50~6.60m,层顶标高为7.74~1.63m。
③1层粉砂:灰色,饱和,中密;层厚5.10~14.50m,层顶标高为10.63~3.67m。
③2层中细砂:灰色,饱和,密实;层厚10.50~28.50m,层顶标高为19.21~14.78m。
③2A层粉质粘土夹砂:灰色,饱和,软~流塑,局部夹粉细砂;层厚0.80~6.40m。
④中粗砂混砾石:灰色,饱和,粗砾砂为密实状,砾石为石英质,粒经约20~50mm不等,含量约10~25%,呈层状分布;层厚7.90~17.00m,层顶标高为49.25~40.76m。
⑤1层强风化泥岩:棕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呈砂土状,结构构造不清晰;层厚0.90~4.90m,层顶标高为60.56~55.48m。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基坑支护设计综合说明 1
1.1工程概况 1
1.2基坑规模 1
1.3基坑周边环境 1
1.4工程地质条件 1
1.5水文地质条件 2
1.6基坑支护设计土层参数 2
1.7设计依据 3
1.7.1设计参考资料 3
1.7.2设计规范、规程 3
1.7.3设计前提条件 4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选型 5
2.1本基坑工程的特点及主要解决问题 5
2.2基坑工程总体方案选型 5
2.2.1施工方法选择 5
2.3支护结构体系设计 6
2.3.1地下连续墙设计概况 6
2.3.2地下连续墙深度设计原则 6
2.3.3地下连续墙槽段长度设计 7
2.3.4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 7
2.3.5地下连续墙导墙设计 7
2.4支撑系统 7
第三章 BIM建模 9
3.1建模构件汇总 9
3.2 BIM建模 14
3.2.1工况一建模成果展示 14
3.1.3工况二建模成果展示 15
3.1.4工况三建模成果展示 17
3.2碰撞检测 18
3.2.1工况一碰撞检测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3.2.2工况二碰撞检测 23
3.2.3工况三碰撞检测 49
3.3土方算量 53
第四章 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54
4.1土方开挖前准备工作 54
4.2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54
结束语 56
致 谢 57
参考文献 58
基坑支护设计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大厦项目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道北侧,金沙江东路南侧。1号塔楼总高度约249.30m,地上60层,地下3层(含夹层),2号塔楼总高度约306.30m,地上70层,地下3层(含夹层),裙房地上50层,地下3层(含夹层),塔楼与裙房都是一体化。该项目设满堂3层地下室,负1层底板顶标高4.1m,板厚0.25m,负2层底板顶标高8.1m,板厚0.25m,裙楼负3层底板顶标高12.4m,板厚1.0m,塔楼负3层底板顶标高13.5m,板厚3.3~4.1m,垫层厚0.15m。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1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拟建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确定为甲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为乙类,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确定为一级。
1.2基坑规模
基坑周长约526.8m,基坑面积约11046m2,并且开挖深度最深为19.95m。如此大规模深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基坑空间效应、时间效应显著,需系统、全面、整体考虑各种工况下基坑安全稳定。
1.3基坑周边环境
本工程场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道北侧,金沙江东路南侧,滨江大道东南侧,基坑周边环境具体情况如下:
西南侧:江山大道,地连墙的外边线距离道路路芽最近约40m。
西北侧:在建会议中心基坑,该基坑目前底板施工中,预计本工程土方开挖时,该工程处于地下室结构施工工况,两程地下室外墙之间净距8m。
东北侧:乐山路, 地连墙的外边线距离道路路芽最近约12.5m。
东南侧:红旗河,地连墙的外边线距离红旗河最近约27.6m。
本工程东侧邻近地铁二号线区间(约53m),东南角为地铁元通站,南侧邻近地铁一号线区间(约99m);该工程地铁专项设计方案对本工程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1.4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原为农田,场地较平缓。岩土层分布较复杂。根据勘探资料分析,岩土层分布如下:
①层杂填土:杂色,松散,局部夹粉质粘土,层厚2.10~7.20m。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高压缩性,局部夹粉土;层厚5.30~12.90m,层顶标高为1.25~5.97m。
②3层粉质粘土夹砂:灰色,饱和,软~流塑,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粉土及粉细砂;层厚0.50~6.60m,层顶标高为7.74~1.63m。
③1层粉砂:灰色,饱和,中密;层厚5.10~14.50m,层顶标高为10.63~3.67m。
③2层中细砂:灰色,饱和,密实;层厚10.50~28.50m,层顶标高为19.21~14.78m。
③2A层粉质粘土夹砂:灰色,饱和,软~流塑,局部夹粉细砂;层厚0.80~6.40m。
④中粗砂混砾石:灰色,饱和,粗砾砂为密实状,砾石为石英质,粒经约20~50mm不等,含量约10~25%,呈层状分布;层厚7.90~17.00m,层顶标高为49.25~40.76m。
⑤1层强风化泥岩:棕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呈砂土状,结构构造不清晰;层厚0.90~4.90m,层顶标高为60.56~55.48m。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