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色套袋对砀山酥梨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筛选出最适宜的套袋颜色,改善‘砀山酥梨’的品质,用6种不同颜色的套袋对砀山酥梨进行套袋试验。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套袋均能明显改善梨果实的外在品质,但单果重都有所下降。套袋后,梨果实的硬度变大,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大多上升。不同颜色的果袋之间效果有差异,外在品质上,红色、蓝色表现最好;内在品质上,橙色表现最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1
1.1材料 1
1.2方法 1
1.2.1测定方法2
1.2.1.1单果重测定2
1.2.1.2 果实硬度测定 2
1.2.1.3纵横径测定2
1.2.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2
1.2.1.5石细胞含量 2
12.1.6 总糖含量2
1.2.1.7可滴定酸含量2
1.2.2套袋效果评分方法 2
2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
2.1.1 外观 3
2.1.2单果重 3
2.1.3果形 4
2.2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4
2.2.1硬度 4
2.2.2石细胞含量 5
2.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5
2.2.4总糖含量 6
2.2.5总酸含量及固酸比 6
2.3综合评定套袋效果 7
3 讨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9
不同光色套袋对‘砀山酥梨’品质的影响
引言
引言
砀山酥梨,原产于安徽省砀山,以酥脆、甘甜、多汁而驰名中外[20]。其果实为圆柱形,平均单果重达250g;果点小而密,果肉白色,中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4%[23],可溶性糖7.35%,可滴定酸0.10%。其品质上乘,很受市场青睐。但是,砀山酥梨的果实石细胞大、多,特别是近年来粗放的栽培管理措施,严重影响了其品质的提高、市场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水果套袋起源于日本,现在已经发展成一种重要的生产技术,用于改善果实的品质、实现无公害生产[9]。近几年,国内外对梨的套袋技术研究很多,但不同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此外有关不同光色套袋影响梨果品质的研究也不多。本试验采用6种不同颜色的套袋对‘砀山酥梨’进行套袋处理,并对其最终的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套袋。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田间试验在大学江浦农场进行,果园管理水平高、土壤条件良好,试验材料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砀山酥梨;室内分析在大学梨实验室进行。
套袋种类为6种不同颜色的透明套袋(分别是红、橙、黄、绿、蓝、紫),长200mm,宽170mm,透光率均为85%。
1.2方法
试验分6种不同颜色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CK)。套袋时间为2014年5月6日。选择长势一致的果树、大小一致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每种颜色的果袋套50个果。果实成熟期(2014年9月11日)连袋采收梨果,于实验室内进行品质的测定。外观品质包括果皮色泽、果点数、果锈、果形指数、单果重。内在品质包括硬度、石细胞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及固酸比。
1.2.1测定方法
1.2.1.1单果重测定
使用电子天平测定,每次测5个果,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2.1.2果实硬度测定
使用GY1型果实硬度计测定:(1)校零;(2)测量:手握硬度计,使之垂直于果面,压头均匀压入果肉内,当压头全部进入果肉后停止,指针指示的读数即为果肉的硬度,取三次平均值;(3)指针复位。
1.2.1.3纵横径测定
使用游标卡尺测定,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2.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使用WYT4型手持折光仪测定果肉汁液的折光率,并用折光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换算表得到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2.1.5石细胞含量测定
采用冷冻法:取果实食用部分, 按四分法取样 100g , 置于20℃的低温冰箱冷冻 5~6h,取出,解冻。加 l00ml蒸馏水, 并用组织捣碎机 (10001500r/min ) 捣碎 1 min, 倒出静置片刻, 使石细胞下沉, 然后倒出上层果肉渣, 反复 34 次, 最后分离得到纯净的石细胞, 在 90100℃烘箱中烘干称重。
1.2.1.6总糖含量测定
采用蒽酮法测定:(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加入0.5ml蒽酮试剂,再缓慢加入5ml浓H2SO4,摇匀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在620nm波长下比色,测定溶液的光密度值(OD),以标准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2)提取样品中的可溶性糖:样品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成匀浆,然后转入20ml试管中,用10ml蒸馏水分次洗涤研钵,洗液一并转入试管中。沸水浴10min,冷却后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3)用移液管吸收1ml提取液于20ml试管中,加入1ml水和0.5ml蒽酮试剂,缓慢加入5ml浓硫酸,盖上试管塞后轻轻摇匀,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后,在波长620nm下比色,记录光密度值(OD),查标准曲线得知相应的糖含量。
1.2.1.7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采用标准碱滴定法测定:以酚酞作指示剂,应用中和法进行滴定,用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总酸量。
1.2.2套袋效果评分方法
参照曾伟光[25]的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外在品质、内在品质的各项指标满分均为1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表1 外观品质评分标准
得分
果形指数
单果重(g)
10
1.00
≥250
9
0.99
240
8
0.98
230
7
0.97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1
1.1材料 1
1.2方法 1
1.2.1测定方法2
1.2.1.1单果重测定2
1.2.1.2 果实硬度测定 2
1.2.1.3纵横径测定2
1.2.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2
1.2.1.5石细胞含量 2
12.1.6 总糖含量2
1.2.1.7可滴定酸含量2
1.2.2套袋效果评分方法 2
2结果与分析3
2.1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
2.1.1 外观 3
2.1.2单果重 3
2.1.3果形 4
2.2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4
2.2.1硬度 4
2.2.2石细胞含量 5
2.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5
2.2.4总糖含量 6
2.2.5总酸含量及固酸比 6
2.3综合评定套袋效果 7
3 讨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9
不同光色套袋对‘砀山酥梨’品质的影响
引言
引言
砀山酥梨,原产于安徽省砀山,以酥脆、甘甜、多汁而驰名中外[20]。其果实为圆柱形,平均单果重达250g;果点小而密,果肉白色,中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4%[23],可溶性糖7.35%,可滴定酸0.10%。其品质上乘,很受市场青睐。但是,砀山酥梨的果实石细胞大、多,特别是近年来粗放的栽培管理措施,严重影响了其品质的提高、市场的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水果套袋起源于日本,现在已经发展成一种重要的生产技术,用于改善果实的品质、实现无公害生产[9]。近几年,国内外对梨的套袋技术研究很多,但不同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此外有关不同光色套袋影响梨果品质的研究也不多。本试验采用6种不同颜色的套袋对‘砀山酥梨’进行套袋处理,并对其最终的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套袋。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田间试验在大学江浦农场进行,果园管理水平高、土壤条件良好,试验材料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砀山酥梨;室内分析在大学梨实验室进行。
套袋种类为6种不同颜色的透明套袋(分别是红、橙、黄、绿、蓝、紫),长200mm,宽170mm,透光率均为85%。
1.2方法
试验分6种不同颜色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CK)。套袋时间为2014年5月6日。选择长势一致的果树、大小一致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每种颜色的果袋套50个果。果实成熟期(2014年9月11日)连袋采收梨果,于实验室内进行品质的测定。外观品质包括果皮色泽、果点数、果锈、果形指数、单果重。内在品质包括硬度、石细胞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及固酸比。
1.2.1测定方法
1.2.1.1单果重测定
使用电子天平测定,每次测5个果,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2.1.2果实硬度测定
使用GY1型果实硬度计测定:(1)校零;(2)测量:手握硬度计,使之垂直于果面,压头均匀压入果肉内,当压头全部进入果肉后停止,指针指示的读数即为果肉的硬度,取三次平均值;(3)指针复位。
1.2.1.3纵横径测定
使用游标卡尺测定,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2.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使用WYT4型手持折光仪测定果肉汁液的折光率,并用折光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换算表得到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2.1.5石细胞含量测定
采用冷冻法:取果实食用部分, 按四分法取样 100g , 置于20℃的低温冰箱冷冻 5~6h,取出,解冻。加 l00ml蒸馏水, 并用组织捣碎机 (10001500r/min ) 捣碎 1 min, 倒出静置片刻, 使石细胞下沉, 然后倒出上层果肉渣, 反复 34 次, 最后分离得到纯净的石细胞, 在 90100℃烘箱中烘干称重。
1.2.1.6总糖含量测定
采用蒽酮法测定:(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加入0.5ml蒽酮试剂,再缓慢加入5ml浓H2SO4,摇匀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在620nm波长下比色,测定溶液的光密度值(OD),以标准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2)提取样品中的可溶性糖:样品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成匀浆,然后转入20ml试管中,用10ml蒸馏水分次洗涤研钵,洗液一并转入试管中。沸水浴10min,冷却后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3)用移液管吸收1ml提取液于20ml试管中,加入1ml水和0.5ml蒽酮试剂,缓慢加入5ml浓硫酸,盖上试管塞后轻轻摇匀,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后,在波长620nm下比色,记录光密度值(OD),查标准曲线得知相应的糖含量。
1.2.1.7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采用标准碱滴定法测定:以酚酞作指示剂,应用中和法进行滴定,用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总酸量。
1.2.2套袋效果评分方法
参照曾伟光[25]的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外在品质、内在品质的各项指标满分均为1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表1 外观品质评分标准
得分
果形指数
单果重(g)
10
1.00
≥250
9
0.99
240
8
0.98
230
7
0.9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