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形象(附件)

摘 要冷清秋是《金粉世家》小说中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她的身上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女性的才情美德,又有现代女性的独立自强的个性品德。当然,人性的弱点使她遭遇了爱情的挫折,但凭着新的现代意识,她毅然迈向了新的人生。总之这是一个新旧交替时代富有文化认识意义的特殊女性形象。 目 录
引言 1
1 冷清秋形象的特征 2
1.1 金府人心目中的“冷清秋” 2
1.2 “林黛玉式”的才情 3
1.3 “娜拉式”的倔强 3
2 冷清秋爱情悲剧的原因 6
2.1 文化错位导致爱情破裂 6
2.2 门第悬殊加速爱情破裂 7
3 冷清秋形象的独特意义 8
3.1 复杂的文化内涵 8
3.2 独特的认识价值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张恨水小说的成名阶段,此时他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言情小说,《金粉世家》便是其中之一。该小说主要讲述了民国时国务总理金铨的四公子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的悲剧性爱情故事。它以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小家碧玉冷清秋的恋爱、婚姻、反目、离异为主线结构全书,既写出了官宦家庭一朝崩溃,整个家族树倒猢狲散的结局,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活极富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冷清秋。
冷清秋是张恨水在《金粉世家》中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1]P129从这三方面入手,构成了冷清秋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文化,也体现出了新时代女性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1 冷清秋形象的特征
1.1 金府人心目中的“冷清秋”
金府是一个有着传统封建色彩的大家庭,这部小说中人物数量也非常庞大,在别人眼中的冷清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清楚地看到。
金燕西眼中的“冷艳”。清秋出身寒微的书香门第,只因父亲早死,门庭冷落,留下她和母亲置身于城市贫民之中。当出身豪门世家见惯了浓艳香美的公子哥金燕西初次见到清秋后,就被她这种出水芙蓉般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冷清秋形象的特征
1.1 金府人心目中的“冷清秋”
金府是一个有着传统封建色彩的大家庭,这部小说中人物数量也非常庞大,在别人眼中的冷清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清楚地看到。
金燕西眼中的“冷艳”。清秋出身寒微的书香门第,只因父亲早死,门庭冷落,留下她和母亲置身于城市贫民之中。当出身豪门世家见惯了浓艳香美的公子哥金燕西初次见到清秋后,就被她这种出水芙蓉般的“冷艳”美吸引了。
冷清秋的确人如其名,孤冷清丽、娴静端庄。金燕西,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知平民疾苦,只知花天酒地。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也从未接触过像冷清秋这样平凡而清秀的女子,他也是抱着一种好奇心,以办诗社为由和清秋家套近乎,随之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金铨夫妇眼里的才情。“刚开始儿子提出结婚的时候,其父金铨是不同意的,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是吃他的“寄生虫””[2]P597,“及至道之使计让他看了清秋的诗文集和相片,金铨才由衷的赞叹:燕西那种纨绔子弟,也配娶这样一个女子吗?”[2]P495正因为冷清秋的才情得到了金父的首肯。到了新婚后第二天,清秋到上房见父母亲,有一段金铨的心理描写:“金铨见她今天换了一件绛色的旗袍,脸上就淡淡施了一点脂粉,向前平视着,缓缓走将过来,只见华丽之中,还带有一分庄重态度,自己最喜欢的是这样新旧合参的人,”[2]P530而对于燕西的母亲,也觉得清秋总在忠厚一边。好一个“新旧合参”,正是迎合了这个“新旧合参”的封建家族,她得以进入金家。可见是她的才情打动了金家夫妇。
金家姐妹眼中的“教养”。在金府中,男性子弟不求上进,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影响,生活习惯奢靡。虽然她们的三嫂,对清秋有着敌意,不喜欢她嫁进金府,从而怕影响到与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白秀珠。但是清秋对她还是一样的敬重,这也可以看出她的修养不一般。“因之在金家的几位小姐:道之、润之、敏之以及梅丽都很喜欢清秋,都被清秋的才华所吸引,而且她们觉得清秋朴素大方,说话轻声细语,不厌于人,所以不仅极力促成清秋与燕西的婚姻,在清秋受委屈的时候,也是极力的维护清秋,总能站在清秋这一边。”[3]P74这些事都能看出清秋是一个有着严格家教“教养”的女子。也正因为此金家姐妹们能和她和睦相处,在生活上也给予清秋很大的帮助。
1.2 “林黛玉式”的才情
冷清秋钟灵毓秀,才气逼人。在小说契子中,我们也看到过,他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把作者的职业和姓名用了14个字概括“文章直至饥臣塑,斧钺终难屈董狐。”[4]P4这充分体现了作为女子的她,是很有才华的,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新女性身上所独有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个细节能看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子,能有这样的作诗功底,也是很了不起的。
有人把《金粉世家》比作民国的《红楼梦》,同时把冷清秋比作薛宝钗,又把冷清秋与林黛玉相比。作为一个传统女子,冷清秋具有与林黛玉一样的聪慧,喜静,好读书,多愁善感,忍辱落泪;同时冷清秋又具有薛宝钗的宽厚、大度和较强的处事能力。事实上,冷清秋不仅融合了二者的性格特征,而且在发展程度上高于二者。林黛玉身心病弱,偏激狭隘,不为世人所容;薛宝钗假仁假义,克己复礼,不被后人认可。林黛玉的封建思想浓重,不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害怕各种舆论,始终用她的高傲保护着自己,当爱情即将终结时,她什么也不敢做,以至忧思成疾;而冷清秋则不同,她有她的理性思索,她为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打破封建门第的枷锁,结婚后她也没有因情而迷失自己、尽享荣华富贵,依然坚持看书、写诗,始终坚持她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被任何人左右。当爱情走到尽头,她毅然地选择了离开,用自己的办法去养活自己,而没有去乞求任何一个人。
1.3 “娜拉式”的倔强
冷清秋,并不是一个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的旧才女,而是一个追求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女性。总而言之,在金府里,不同的人对她有不一样的看法,评价也各不相同。在燕西眼中,清秋是位冷美人,也正是如此,才对她一见钟情;在金铨夫妇眼中,冷清秋是个好儿媳妇,有才华,对自己的儿子也有帮助;在金氏姐妹眼中,冷清秋是个教养很好的女子,并且为人处事方面做得很完美。自幼受到传统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和旧诗词歌赋的熏陶,自觉遵守封建礼教和伦理,因此她身上具有聪明善良、恪守礼仪的淑女特征,又有清高自负、知书达理的才女气质。她也在新式学校读过书,受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启蒙教育,憧憬着资产阶级的平等,努力追求自我的价值和尊严,有一定的反抗意识。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婚后的金燕西是判若两人,时常还和冷清秋吵架,在他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金家提供的,就应该顺着他。但这些事情在清秋看来也没什么,并没有妥协,而是把戒指还给他,这在其他的同时代的女性身上是看不到的。金家是个官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