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晏殊词中体现的积极心态(附件)
摘 要晏殊是北宋词坛的杰出领袖,是宋词发展的奠基人。晏殊词的诞生不仅为北宋的词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成为了北宋前期词坛的最高成就。但是历代学者对于这位宰相词人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有失偏颇,认为他的词没有真实的思想内容,题材过于狭窄。然而,晏殊词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具有积极意义的词作。本文将这些词作分为三类,一是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积极心态和爱情的浪漫情怀,二是歌颂和平的积极心态和战争沉思的悲悯情怀。三是“情中有思”和淡泊名利的旷达情怀三种积极心态,从这三个角度,阐释晏殊词的社会、思想价值意义。
目 录
1 绪论 1
2 晏殊词中的积极心态 2
2.1 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和爱情的浪漫情怀 2
2.1.1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 2
2.1.2赞美爱情的浪漫情怀 3
2.2歌颂和平的积极心态和战争沉思的悲悯情怀 3
2.2.1歌颂和平的积极心态 4
2.2.2对战争的沉思的悲悯情怀 4
2.3“情中有思”和淡泊名利的旷达情怀 5
2.3.1“情中有思”——生命意识、及时行乐 5
2.3.2 淡泊名利的旷达情怀 8
3 晏殊词中积极心态的生命意义和思想价值 9
3.1积极心态的生命意义 9
3.2 积极心态体现的思想价值 10
4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 绪论
晏殊在文学上有很多方面的贡献与成就,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尤以词为突出,并且有“宰相词人”之称。晏殊的词语言清丽,有旷达之怀抱。在抒情之中融入理性,在柔情中透露出圆融旷达的观照。程安庸评价晏殊的词“他的词上承南唐而洗却铅华,媚中求雅,对宋词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P149
边贤在《百年晏殊研究述评》中说过“传统文化过分看重危险时刻力挽狂澜的人物,对于和平安定时期的执政官员很少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很容易造成对晏殊政治评价的扭曲。”[2]P8本文所论述的晏殊就是其中之一,晏殊身居庙堂,有学者就认为晏殊词的内容是富贵生活下的“无病呻吟”、题材上“单调枯燥”、思想上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歌功颂德”。不能从客观的角度来正视晏殊的词。
其实晏殊词中也有关于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作品,本文重点主要是阐述其中有关于表现作者积极心态的内容。首先,在研究晏殊词要深入了解晏殊词中所描写的思妇、征夫形象,用新视角看待词背后所蕴藏的积极心态。万斌生先生强调“我们文学研究工作者,对此应该予以重视,积极开展对于晏殊及其作品的研究而且还要用新的眼光、古代文学史这一历史宝库更加丰富、充盈。”[3]P132其次,在描绘富贵生活的同时,着重蜡烛、圆月等物象的描绘,结合晏殊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局限性等方面来阐释词中隐藏的积极心态。最后,“情中有思”的思想理念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是晏殊词最大的特点,晏殊通过生命意识和时间情结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钱鸿瑛说过“晏殊虽身居高位,但并不重视物质生活的享乐;而是一位内心丰富、理智清醒,极富精神生活又善于思考的智者。他敏感、细腻、理性、执著、不断追索。他从生命感悟出发,忧惧自然时序的递嬗,流光的迅疾和个体生命的短促,对人生苦苦反思和探索。[4]P65所以,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对于晏殊词积极心态方面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晏殊词体现的这三种积极心态来具体分析说明。
2 晏殊词中的积极心态
在晏殊词中,有一些是描写乡村少女、渔夫、越女的形象,表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展现了作者赞美劳动的闲逸情怀和对爱情的期许。也有通过对深闺思妇、征夫的描写,反映词人对边塞烽火狼烟而引发的深思和对和平的盼望。甚至是透过对时间推移的描写,说明作者生命意识和及时行乐的思想理念,同时也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旷达之情。
2.1 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和爱情的浪漫情怀
自古就有赞美劳动与歌颂爱情的词句,所谓的“诗言志”,就是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归隐山林的闲逸旷达。《鹊桥仙纤云》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更加成为了歌颂爱情的千古绝唱。而晏殊虽居庙堂之上,也有着对劳动人民的赞赏和向往爱情的美好愿景的积极心态。
2.1.1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
在晏殊的词中,描写乡村劳动的景象的词作虽占少数,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词中,看到作者对劳动的赞美,表现词人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如《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5]P189
这首词的中心场景是采桑的村女们欢乐逗趣的美丽图景。词的上片用清新婉约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勾勒暮春初夏时节,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景象。词的下片对采桑女的欢声笑语进行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与作者共同感受其中的快乐,全篇使人感到的是青春欢乐的气息。叶嘉莹称晏殊的词“其笔调之活泼,风格之朴素,镜界之明净清丽。”[5]P190 这是大晏词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这首词描写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清醒脱俗的笔调来写劳动大众的酸甜苦辣。
再如《渔家傲越女》中“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生动地显示了采莲女采莲时缠绵悱恻的情态。展现了越女温柔多情,勤劳质朴的积极情怀。《浣溪沙红蓼》中“渔夫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虚构渔夫的形象,表现词人想要暂离尘世、复归自然的 闲雅之趣。作者通过采莲女、越女、渔夫等形象细致的描写,写出了采茶女、越女、渔夫的生活常态,将他们平凡无奇的生活表现到极致,有跃然纸上之感。表现了作者热爱、享受生活积极心态。除了以上表现劳苦大众生活的题材,还有表现词人对美好爱的愿景。
2.1.2赞美爱情的浪漫情怀
通过对男女恋情的抒写和恋情绵长的描绘,表现词人赞美爱情的浪漫情怀。如《诉衷情》: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5]P89
词中主要描绘了春日男女缠绵的恋情。叶嘉评价晏殊的词风为“情感幽婉,格调高雅”。[5]P99上片写暮春时节郊外游赏,巧遇“意中人”。用“青梅煮酒”来表示天气的变化,简单明了的写出了恋爱的环境和恋爱本身,下片“展香茵”的缠绵情态,使得气氛更加浪漫和热烈。词人用“惹住”这样的拟人手法将邂逅心上人之后的美妙心情表现到极致,更表达了词人自己对爱情的心愿。又如《凤衔杯柳条》中“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表现女子芳心暗许的美好愿望。虽然这类词在晏殊词中很少见,但这类词中所体现的积极心态是毋庸置疑的。周长春先生评价说“这些词作,都是诗人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以封建士大夫优闲情调,描写、反映渔家、田园生活,也许词作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当时的客观现实,然而词作却并未鄙视劳动、丑化劳动人民,而是无比羡慕、欣赏渔家生活,讴歌、赞许农家少女,表现了词人对劳动、爱情、生活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6]P36
目 录
1 绪论 1
2 晏殊词中的积极心态 2
2.1 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和爱情的浪漫情怀 2
2.1.1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 2
2.1.2赞美爱情的浪漫情怀 3
2.2歌颂和平的积极心态和战争沉思的悲悯情怀 3
2.2.1歌颂和平的积极心态 4
2.2.2对战争的沉思的悲悯情怀 4
2.3“情中有思”和淡泊名利的旷达情怀 5
2.3.1“情中有思”——生命意识、及时行乐 5
2.3.2 淡泊名利的旷达情怀 8
3 晏殊词中积极心态的生命意义和思想价值 9
3.1积极心态的生命意义 9
3.2 积极心态体现的思想价值 10
4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 绪论
晏殊在文学上有很多方面的贡献与成就,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尤以词为突出,并且有“宰相词人”之称。晏殊的词语言清丽,有旷达之怀抱。在抒情之中融入理性,在柔情中透露出圆融旷达的观照。程安庸评价晏殊的词“他的词上承南唐而洗却铅华,媚中求雅,对宋词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P149
边贤在《百年晏殊研究述评》中说过“传统文化过分看重危险时刻力挽狂澜的人物,对于和平安定时期的执政官员很少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很容易造成对晏殊政治评价的扭曲。”[2]P8本文所论述的晏殊就是其中之一,晏殊身居庙堂,有学者就认为晏殊词的内容是富贵生活下的“无病呻吟”、题材上“单调枯燥”、思想上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歌功颂德”。不能从客观的角度来正视晏殊的词。
其实晏殊词中也有关于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作品,本文重点主要是阐述其中有关于表现作者积极心态的内容。首先,在研究晏殊词要深入了解晏殊词中所描写的思妇、征夫形象,用新视角看待词背后所蕴藏的积极心态。万斌生先生强调“我们文学研究工作者,对此应该予以重视,积极开展对于晏殊及其作品的研究而且还要用新的眼光、古代文学史这一历史宝库更加丰富、充盈。”[3]P132其次,在描绘富贵生活的同时,着重蜡烛、圆月等物象的描绘,结合晏殊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局限性等方面来阐释词中隐藏的积极心态。最后,“情中有思”的思想理念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是晏殊词最大的特点,晏殊通过生命意识和时间情结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钱鸿瑛说过“晏殊虽身居高位,但并不重视物质生活的享乐;而是一位内心丰富、理智清醒,极富精神生活又善于思考的智者。他敏感、细腻、理性、执著、不断追索。他从生命感悟出发,忧惧自然时序的递嬗,流光的迅疾和个体生命的短促,对人生苦苦反思和探索。[4]P65所以,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对于晏殊词积极心态方面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晏殊词体现的这三种积极心态来具体分析说明。
2 晏殊词中的积极心态
在晏殊词中,有一些是描写乡村少女、渔夫、越女的形象,表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展现了作者赞美劳动的闲逸情怀和对爱情的期许。也有通过对深闺思妇、征夫的描写,反映词人对边塞烽火狼烟而引发的深思和对和平的盼望。甚至是透过对时间推移的描写,说明作者生命意识和及时行乐的思想理念,同时也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旷达之情。
2.1 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和爱情的浪漫情怀
自古就有赞美劳动与歌颂爱情的词句,所谓的“诗言志”,就是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归隐山林的闲逸旷达。《鹊桥仙纤云》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更加成为了歌颂爱情的千古绝唱。而晏殊虽居庙堂之上,也有着对劳动人民的赞赏和向往爱情的美好愿景的积极心态。
2.1.1赞美劳动的积极情怀
在晏殊的词中,描写乡村劳动的景象的词作虽占少数,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词中,看到作者对劳动的赞美,表现词人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如《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5]P189
这首词的中心场景是采桑的村女们欢乐逗趣的美丽图景。词的上片用清新婉约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勾勒暮春初夏时节,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景象。词的下片对采桑女的欢声笑语进行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与作者共同感受其中的快乐,全篇使人感到的是青春欢乐的气息。叶嘉莹称晏殊的词“其笔调之活泼,风格之朴素,镜界之明净清丽。”[5]P190 这是大晏词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这首词描写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清醒脱俗的笔调来写劳动大众的酸甜苦辣。
再如《渔家傲越女》中“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生动地显示了采莲女采莲时缠绵悱恻的情态。展现了越女温柔多情,勤劳质朴的积极情怀。《浣溪沙红蓼》中“渔夫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虚构渔夫的形象,表现词人想要暂离尘世、复归自然的 闲雅之趣。作者通过采莲女、越女、渔夫等形象细致的描写,写出了采茶女、越女、渔夫的生活常态,将他们平凡无奇的生活表现到极致,有跃然纸上之感。表现了作者热爱、享受生活积极心态。除了以上表现劳苦大众生活的题材,还有表现词人对美好爱的愿景。
2.1.2赞美爱情的浪漫情怀
通过对男女恋情的抒写和恋情绵长的描绘,表现词人赞美爱情的浪漫情怀。如《诉衷情》: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5]P89
词中主要描绘了春日男女缠绵的恋情。叶嘉评价晏殊的词风为“情感幽婉,格调高雅”。[5]P99上片写暮春时节郊外游赏,巧遇“意中人”。用“青梅煮酒”来表示天气的变化,简单明了的写出了恋爱的环境和恋爱本身,下片“展香茵”的缠绵情态,使得气氛更加浪漫和热烈。词人用“惹住”这样的拟人手法将邂逅心上人之后的美妙心情表现到极致,更表达了词人自己对爱情的心愿。又如《凤衔杯柳条》中“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表现女子芳心暗许的美好愿望。虽然这类词在晏殊词中很少见,但这类词中所体现的积极心态是毋庸置疑的。周长春先生评价说“这些词作,都是诗人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以封建士大夫优闲情调,描写、反映渔家、田园生活,也许词作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当时的客观现实,然而词作却并未鄙视劳动、丑化劳动人民,而是无比羡慕、欣赏渔家生活,讴歌、赞许农家少女,表现了词人对劳动、爱情、生活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6]P3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