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色·戒兄弟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摘 要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和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可忽视的优秀作品,其中浸染着作家的心血,展现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王佳芝和林红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悲剧命运促使王佳芝和林红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为相似;而时代、社会环境及作者的性别和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不同。
目 录
一、前言 1
二、男权社会中的他者形象 2
(一) 女性的依附与从属地位 2
(二) 男权话语下的女性悲剧 4
三、女性自身的存在形式 7
(一) 被工具化的王佳芝 7
(二) 被欲望化的林红 8
四、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塑造 10
(一) 张爱玲对女性的同情 10
(二) 余华对女性的批判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一、前 言
华夏民族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留下灿烂的文明的同时,还有悠久的男权社会传统和在男权统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
《色戒》主要描述1930年末,女知识青年王佳芝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高级特务,却反被杀害的故事。《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以及文革后社会大变革时期宋钢、李光头两兄弟与林红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恩怨交集。在男权主义逐渐消解,女性社会地位升高的20世纪,作为女主人公的王佳芝和林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存在形式。张爱玲的《色戒》与余华的《兄弟》尽管创作于20世纪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前后相距50年,但这种时代的不同却没有让两部作品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有多少根本性的区别。在革命年代,热血青年王佳芝沦为色诱特务头子的工具,在半个世纪后社会大步前进的时代,林红成为一个符号化女性,以满足纵欲大众化背景下人们对异性的想象与期待。
论文试图将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笔下的两个女性人物放在一个研究框架内,用女性主义观点分析之,得出男权文化背景之下,女性符号化、欲望化、工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特征。通过研究两位不同背景不同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探究在20世纪前后期的特殊社会大环境下、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状况与存在形式,以及男女作家的女性观对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影响。
二、男权社会中的他者形象
自父系社会确立以来,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还是家庭领域,所有权威的位置都被男性占据。男权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把男性推上支配地位,与此同时,它把女性按压在劣势与服从的地位。
(一)女性的依附与从属地位
从古至今,女性形象都是文学作品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且她们都以各种方式实实在在地活着。这种“实实在在”是始终无法逃脱男权意识的蛛网,多是一种从属而卑微的姿态,以缺乏选择与存在的他者形象存在。从这个层面来说,王佳芝与林红亦不外乎如此。
在《色戒》中,从属、卑微、缺乏主体性的他者的特质伴随了王佳芝的一生。抗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王佳芝随学校搬到香港,远离了父母的庇护,身在他乡受尽了寄人篱下的心里压抑,她把感情寄托在她的小团体上,于是跟随他们去做了一件她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有多危险的事。作为色诱计划的女主角,她缺乏一个特务该有的主体意识。尽管她出演过慷慨激昂的爱国历史剧,也对香港民众对国事漠不关心的态度颇有微词,但最终促使她扮“美人计”深入敌心的反而是舞台上的光彩。第一次演出取得成功后,士气大涨,而诱杀计划也需要进一步推进。同伴背着王佳芝策划下一步该如何,当他们把需要王佳芝牺牲童贞的想法跟王佳芝表明时,摆在王佳芝面前的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若王佳芝拒绝,诱杀计划将终止。在同伴们信心十足的情况下终止诱杀计划,之前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将作废,王佳芝也会成为同伴们心中致使计划失败的罪魁祸首,同伴们会认为她不是同道中人,甚至是以此为由疏远她,排挤她。为了继续留在让她感到温暖与依恋的小团体中,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归属,王佳芝不得不接受同伴提出的要求,不得不选择牺牲贞洁。第一次计划无疾而终,同伴们的生活都能恢复像往日一样,唯独王佳芝无法全身而退。小说中描写了赖秀金等人背着王佳芝商量计策时的情形,在他们的意识里,即使有革命的光环加持,作为一个女人,王佳芝失去贞操这件事也是可笑的。同伴们的“噗嗤一笑”杀人不见血,革命这件神圣的事和革命者所做的伟大的牺牲也被那一笑给彻底地解构了。在他们看来,失贞的王佳芝再不是爱国历史剧舞台上那个光鲜亮丽的王佳芝,而是一个可被世人耻笑的女人。
在和易先生的往来过程中,王佳芝的从属性质体现的淋漓尽致。自王佳芝参与美人计,她就不再是她自己。无论是做麦太太还是易先生的情人对她来说都是演戏,既然是演戏,演员的行为举止都要符合剧本的设定。做生意人家的少奶奶,她要做的不外乎投其所好,解其所困,想方设法的接近易先生;做易先生的情人时,王佳芝要做的是取悦易先生,并且取得他的信任,松懈对方的戒备心理。因此她要用男性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来包装自己,用自己的表现来迎合这种审视。这种迎合可以说不仅仅是王佳芝的作为间谍的任务,也同样是她作为那个时代语境下一个女人的任务。
时隔近半个世纪的林红乍看似乎是个自主型女性,她勇敢地追求自身幸福,甚至比男性更为坚定勇敢。然而,作为男权文化下的他者形象,林红与王佳芝一样,也无法摆脱依附与从属的命运。林红是《兄弟》中贯穿了两个时代的女性,她模样俊秀,令刘镇的男人们馋涎欲滴。她被李光头一个人偷窥后,声名大噪,往日只能被意淫的林红被偷窥后仿佛完成了从不可侵犯的良家闺女到可供男人肆意消遣的风尘女子的转换。李光头因偷窥林红一时风头无两,有生意头脑的他转而把自己的偷窥内容当作与刘镇男人交易的资本,于是,林红成了刘镇男人们集体偷窥的对象。在这个偷窥与被偷窥的关系中,刘镇的男人们占据主体,而林红成为刘镇男人们发泄欲望的对象。其次,小说中的主角是李光头、宋钢两兄弟,尽管林红是小说的女主人公,然而在作者笔下,林红近乎是第三者的形象。她的存在只不过是宋钢、李光头兄弟俩生命中的点缀而已。宋钢与李光头是重组家庭的兄弟,两人虽没有血缘关系,感情却不亚于亲生兄弟。年幼时宋李兄弟俩是彼此的玩伴,宋凡平与李兰相继过世后,兄弟俩彼此照料、互相扶持,一起经历磨难,一起成长,兄弟情义比之山海。李光头爱慕林红已久并早早就开始了变态的追求,然而林红倾心于李光头的兄弟宋钢,三角关系明确后,兄弟俩的矛盾与日俱增,矛盾点直指林红。然而对宋钢、李光头来说,三人的情感纠葛并不会影响两兄弟的兄弟情谊。
在作者笔下,婚后林红的形象越来越世俗,她看不起李光头之流,并禁止有着兄弟关系的宋钢与李光头有过多的交集,当她发现宋李二人还在交往时,她不近人情的逼着宋钢与李光头断绝来往。迫于压力,宋钢只能硬着心肠切断与李光头表面上的往来。作家在表现宋钢为此事无奈与痛苦的同时也表现了世情的凉薄,人性的丑陋。这无疑也是对林红人性的批判。宋钢扭伤腰后林红也面临针织厂的裁员,为了让宋钢舒心,她强颜欢笑,故作坚强。对林红来说,只要宋钢在身边,日子过得苦一点也没有关系。面对烟鬼刘厂长的骚扰,她辛苦周旋,心里充满了委屈。宋钢走后,她面对的是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考验。工作上,烟鬼刘厂长对她的骚扰还在继续;生活上,宋钢走后她孤独无依,精神和情感都没了依靠,她多次哀求宋钢回家无果,一年后,当李光头以一个成功的商人形象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已经无力再抗拒。林红看起来只是从宋钢的怀抱转移到李光头的怀抱,可这个过程中,作家有意将林红的美逐渐消解,而将女性的依附形象逐渐体现。
目 录
一、前言 1
二、男权社会中的他者形象 2
(一) 女性的依附与从属地位 2
(二) 男权话语下的女性悲剧 4
三、女性自身的存在形式 7
(一) 被工具化的王佳芝 7
(二) 被欲望化的林红 8
四、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塑造 10
(一) 张爱玲对女性的同情 10
(二) 余华对女性的批判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一、前 言
华夏民族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留下灿烂的文明的同时,还有悠久的男权社会传统和在男权统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
《色戒》主要描述1930年末,女知识青年王佳芝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高级特务,却反被杀害的故事。《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以及文革后社会大变革时期宋钢、李光头两兄弟与林红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恩怨交集。在男权主义逐渐消解,女性社会地位升高的20世纪,作为女主人公的王佳芝和林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存在形式。张爱玲的《色戒》与余华的《兄弟》尽管创作于20世纪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前后相距50年,但这种时代的不同却没有让两部作品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有多少根本性的区别。在革命年代,热血青年王佳芝沦为色诱特务头子的工具,在半个世纪后社会大步前进的时代,林红成为一个符号化女性,以满足纵欲大众化背景下人们对异性的想象与期待。
论文试图将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笔下的两个女性人物放在一个研究框架内,用女性主义观点分析之,得出男权文化背景之下,女性符号化、欲望化、工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特征。通过研究两位不同背景不同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探究在20世纪前后期的特殊社会大环境下、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状况与存在形式,以及男女作家的女性观对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影响。
二、男权社会中的他者形象
自父系社会确立以来,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还是家庭领域,所有权威的位置都被男性占据。男权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把男性推上支配地位,与此同时,它把女性按压在劣势与服从的地位。
(一)女性的依附与从属地位
从古至今,女性形象都是文学作品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且她们都以各种方式实实在在地活着。这种“实实在在”是始终无法逃脱男权意识的蛛网,多是一种从属而卑微的姿态,以缺乏选择与存在的他者形象存在。从这个层面来说,王佳芝与林红亦不外乎如此。
在《色戒》中,从属、卑微、缺乏主体性的他者的特质伴随了王佳芝的一生。抗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王佳芝随学校搬到香港,远离了父母的庇护,身在他乡受尽了寄人篱下的心里压抑,她把感情寄托在她的小团体上,于是跟随他们去做了一件她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有多危险的事。作为色诱计划的女主角,她缺乏一个特务该有的主体意识。尽管她出演过慷慨激昂的爱国历史剧,也对香港民众对国事漠不关心的态度颇有微词,但最终促使她扮“美人计”深入敌心的反而是舞台上的光彩。第一次演出取得成功后,士气大涨,而诱杀计划也需要进一步推进。同伴背着王佳芝策划下一步该如何,当他们把需要王佳芝牺牲童贞的想法跟王佳芝表明时,摆在王佳芝面前的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若王佳芝拒绝,诱杀计划将终止。在同伴们信心十足的情况下终止诱杀计划,之前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将作废,王佳芝也会成为同伴们心中致使计划失败的罪魁祸首,同伴们会认为她不是同道中人,甚至是以此为由疏远她,排挤她。为了继续留在让她感到温暖与依恋的小团体中,让自己的情感有所归属,王佳芝不得不接受同伴提出的要求,不得不选择牺牲贞洁。第一次计划无疾而终,同伴们的生活都能恢复像往日一样,唯独王佳芝无法全身而退。小说中描写了赖秀金等人背着王佳芝商量计策时的情形,在他们的意识里,即使有革命的光环加持,作为一个女人,王佳芝失去贞操这件事也是可笑的。同伴们的“噗嗤一笑”杀人不见血,革命这件神圣的事和革命者所做的伟大的牺牲也被那一笑给彻底地解构了。在他们看来,失贞的王佳芝再不是爱国历史剧舞台上那个光鲜亮丽的王佳芝,而是一个可被世人耻笑的女人。
在和易先生的往来过程中,王佳芝的从属性质体现的淋漓尽致。自王佳芝参与美人计,她就不再是她自己。无论是做麦太太还是易先生的情人对她来说都是演戏,既然是演戏,演员的行为举止都要符合剧本的设定。做生意人家的少奶奶,她要做的不外乎投其所好,解其所困,想方设法的接近易先生;做易先生的情人时,王佳芝要做的是取悦易先生,并且取得他的信任,松懈对方的戒备心理。因此她要用男性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来包装自己,用自己的表现来迎合这种审视。这种迎合可以说不仅仅是王佳芝的作为间谍的任务,也同样是她作为那个时代语境下一个女人的任务。
时隔近半个世纪的林红乍看似乎是个自主型女性,她勇敢地追求自身幸福,甚至比男性更为坚定勇敢。然而,作为男权文化下的他者形象,林红与王佳芝一样,也无法摆脱依附与从属的命运。林红是《兄弟》中贯穿了两个时代的女性,她模样俊秀,令刘镇的男人们馋涎欲滴。她被李光头一个人偷窥后,声名大噪,往日只能被意淫的林红被偷窥后仿佛完成了从不可侵犯的良家闺女到可供男人肆意消遣的风尘女子的转换。李光头因偷窥林红一时风头无两,有生意头脑的他转而把自己的偷窥内容当作与刘镇男人交易的资本,于是,林红成了刘镇男人们集体偷窥的对象。在这个偷窥与被偷窥的关系中,刘镇的男人们占据主体,而林红成为刘镇男人们发泄欲望的对象。其次,小说中的主角是李光头、宋钢两兄弟,尽管林红是小说的女主人公,然而在作者笔下,林红近乎是第三者的形象。她的存在只不过是宋钢、李光头兄弟俩生命中的点缀而已。宋钢与李光头是重组家庭的兄弟,两人虽没有血缘关系,感情却不亚于亲生兄弟。年幼时宋李兄弟俩是彼此的玩伴,宋凡平与李兰相继过世后,兄弟俩彼此照料、互相扶持,一起经历磨难,一起成长,兄弟情义比之山海。李光头爱慕林红已久并早早就开始了变态的追求,然而林红倾心于李光头的兄弟宋钢,三角关系明确后,兄弟俩的矛盾与日俱增,矛盾点直指林红。然而对宋钢、李光头来说,三人的情感纠葛并不会影响两兄弟的兄弟情谊。
在作者笔下,婚后林红的形象越来越世俗,她看不起李光头之流,并禁止有着兄弟关系的宋钢与李光头有过多的交集,当她发现宋李二人还在交往时,她不近人情的逼着宋钢与李光头断绝来往。迫于压力,宋钢只能硬着心肠切断与李光头表面上的往来。作家在表现宋钢为此事无奈与痛苦的同时也表现了世情的凉薄,人性的丑陋。这无疑也是对林红人性的批判。宋钢扭伤腰后林红也面临针织厂的裁员,为了让宋钢舒心,她强颜欢笑,故作坚强。对林红来说,只要宋钢在身边,日子过得苦一点也没有关系。面对烟鬼刘厂长的骚扰,她辛苦周旋,心里充满了委屈。宋钢走后,她面对的是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考验。工作上,烟鬼刘厂长对她的骚扰还在继续;生活上,宋钢走后她孤独无依,精神和情感都没了依靠,她多次哀求宋钢回家无果,一年后,当李光头以一个成功的商人形象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已经无力再抗拒。林红看起来只是从宋钢的怀抱转移到李光头的怀抱,可这个过程中,作家有意将林红的美逐渐消解,而将女性的依附形象逐渐体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