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资源调整中整体理论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究整体理论在手术室资源调整中的应用.方法自2018年1月起运用整体理论对手术室资源进行调整,组成管理小组,对手术室整体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重新规划手术室人力资源,完成资源分配后实施组长责任制,根据工作内容进行合并,按照小组制度进行责任分配,统计对比2017年全年和2018年全年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的日平均手术量及日加班时长,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手术医师.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2017年日手术量.日加班时长分别为(34.4±5.2)台.(7.8±1.9)h,2018年则分别为(41.7±3.5)台.(2.1±0.6)h,2018年与2017年相比差异显着(P<0.05);2018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医师.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着高于2017年(P<0.05).结论将整体理论应用于手术室资源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日手术量,同时减少了加班时长,获得了医护患三方的一致肯定.关键字:手术室;管理;资源;整体理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患者的手术需求增加,手术室工作量也逐渐增加,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升工作效率,更好服务患者,是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1].整体理论指的是利用整体化.系统化的观点对目前的资源进行评估,并根据工作的组织性.目的性进行规划分配,实现最大程度利用资源的效果[2].本文就整体理论在手术室资源调整中的应用成效进行了研究评价,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数据统计包括2017年全年及2018年全年.本院属于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共设有手术台19张,护理人员47名,包括女性45名,男性2名,年龄23~47岁,平均(29.4±2.5)岁,护龄2~23年,平均(8.5±2.0)年.自2018年1月起运用整体理论对手术室资源进行调整.纳入标准:(1)手术室工作时间≥2年;(2)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3)研究期间未进行岗位或职务调动.排除标准:(1)实习.进修护士;(2)手术室工作时间不足2年;(3)未同时参与制度调整前后调查.1.2.方法1.2.1.整体特点评估对工作特点及工作需求进行评估,是利用整体理论进行资源分配的第一步.由4~5名具有丰富手术室工作经验,且具备良好管理能力的护士组成管理小组,对手术室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手术量逐年增加,手术台数量不足.手术室人力资源不足.按照整体理论思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佳的手术日分配比例,并进一步得出了最佳的手术台资源配备,根据统计结果进行试调整,根据调整结果逐渐进行结果修正.最终实现手术台次集中化分配,根据手术的整体报备情况安排,各科室实行手术日和非手术日的排序,非手术日科室需要急诊手术则即时报备并安排,实行手术台无缝运行,避免手术台闲置,也避免突发情况影响原定安排,将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利用.1.2.2.重新规划资源将传统的资源分配打乱,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同时从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始,从基础进行资源管理方案调整.新管理模式应当从手术室人员录用.岗前培训.排班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做好环节把控,对工作流程严格要求,确保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完成手术任务.利用整体理论的自调节观点,调整人力资源培训方案,在符合医院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细则,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采用分阶段.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资历.不同能力.不同岗位的护士安排合适的培训方案,避免一刀切,同时根据护士的需求进行方案的个性化调整,帮助护士快速适应工作,加速人才培养.其次,根据整体理论的动态性观点,结合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实施弹性排班,充分考虑护士的个人意愿,同时实行人本原则,在确保每天完成8h工作量的基础上,根据手术需要进行上下班时间调整,实现班次.工作.休息的弹性补充,即确保手术质量,又保证休息时间,最大程度优化人力资源.1.2.3.实行组长责任制将传统的个人制度转为以班次为基础的组长责任制.整体理论的开放性观点,每个班次设置一名责任组长,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选拔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好且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护士负责,每个责任组长均参与到手术室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管理权限,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除了岗位奖金制外,还根据工作内容不同制定不同的奖励机制,鼓励护士积极进取.各层级奖金要拉开档次,体现不同水平的劳动成果,激发护士的好胜心.每年对各级护士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岗位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等,对于岗位能力不足者及时进行岗位调整,充分参考责任组长给出的评价意见,理论.技巧水平连续两年未达到考核基准线者,不再聘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手术室管理体系.1.3.评价方法统计对比2017年全年和2018年全年的日平均手术量及日加班时长,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2017年和2018年的手术医师.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从医护患三方不同角度出发设置评价条目,评价以分值形式体现,满意度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满意度越好.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整理录入SPSS23.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比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日手术量及加班时长对比2018年日平均手术量显着高于2017年,日加班时长显着低于2017年(均P<0.05),见表1.表12017年和2018年日手术量与日加班时长对比(±s)注:*表示与2017年相比P<0.052.2.满意度对比2018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医师.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着高于2017年(均P<0.05),见表2.表22017年和2018年手术医师.护士.患者满意度对比注:*表示与2017年相比P<0.053.讨论随着患者手术需求的增加,手术室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应对患者的需求,是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从既往调查情况来看[3],手术室工作普遍存在手术集中.工作时间长等情况,而在非手术集中时段,手术台尚存在大量闲置的情况,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整体理论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案,能够从整体出发评估工作需求及现有资源,实现最优的分配结果[4].整体理论具有组织性.自调节性.动态性.开放性.集中性的特点,在资源分配上围绕以上五点进行,能够广泛适应各个组织的资源调配需求[5].在本次管理制度改革中,充分利用了整体理论观点,整体评估了手术室的工作需求和现有资源,通过动态调节集中分配了使用手术台的时间,确保了手术台的无缝运行,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进行了重新规划,确保符合工作需求的同时,不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2018年日平均手术量显着高于2017年,日加班时长显着低于2017年(均P<0.05),这说明在进行资源调整后,手术台得到充分利用,工作效率提升,手术工作得以无缝开展,减少手术台闲置时间,人力资源的调整也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尽可能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这也得益于弹性排班的实行.从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手术医师.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着提高,说明随着资源的合理分配,手术室工作更符合患者的手术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医护配合度,避免了工作时间的延长.综上所述,将整体理论应用于手术室资源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日手术量,同时减少了加班时长,获得了医护患三方的一致肯定.参考文献[1]刘辉,马玲玲,关梅.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19-121.[2]毛迪,吴竞雄.手术室设备维修资源优化的管理[J].医疗装备,2017,30(5):51-52.[3]郭莉,米湘琦,陈晓敏,等.全国2039所医院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8):1014-1019.[4]余来娣,张爱珍,刘丽萍.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8):133-135.[5]平付敏,智华,侯宝君.优化关键流程管理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6,38(23):3637-364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6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