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附件)【字数:9999】
摘 要人是需要交际的。体态语是构成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成分之一,有时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或者完全代替有声语言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和别人的沟通,获得更佳的交际体验。体态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来探讨体态语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我主要通过介绍什么是体态语、体态语的分类、教师体态语的含义及其分类、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实际的运用,包括在语音、词汇、汉字、语法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在上课时使用的具体情况的不同以及留学生对体态语的接受程度来分析怎样恰当使用体态语。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体态语和教师体态语 3
1.1体态语的涵义 3
1.2教师体态语的涵义 3
第二章 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8
2.1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作用 8
2.2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0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使用体态语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2
3.1避免文化冲突 13
3.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适度使用体态语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留学生对教师体态语的接受程度调查表 18
引 言
通过有声语言交流,是我们与其他人最常用的沟通方式。然而,如果沟通双方语言不通,就会严重阻碍双方的交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体态语。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甚至代替有声语言,起到暂时交际工具的作用,帮助双方相互理解,让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
Charles Bell在1806出版的The anatomy and philosophy of expression中详细表述了脸部神态和呼吸之间的关系,但是一直到1872年Darwin的The expression of human and animal的出版才被认为是正式开启了对体态语的研究。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Hall写了The Silent Language,The Hidden Dimension,Beyond ?Culture and The Dance of Life 四本书,对非言语交际有比较深的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中The Silent Language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的里程碑式的标志。
我们国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体态语的。体态语研究虽然在中国开始的比较晚,但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学习汉语,我国体态语发展的也比较快。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侧重点,提出了很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宝贵的理论,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一章 体态语和教师体态语
1.1体态语的涵义
1.1.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Samovar和Porter对于非语言的定义是这样的:“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过程。”我们从中可以得知:1)不是说所有的动作行为都能代表非语言交际 2)非语言交际和意识可以有关系也可以没有关系。3)非语言交际,肯定存在隐藏的含义。
1.1.2体态语的定义
体态语常常被称作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被称作肢体动作、身体行为等。是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来表达心里想法的一种交流方式。
关于体态语到底是什么,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存在很多分歧。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体态语是一种通过行动传递信息的非言语交际。
1.1.3体态语的功能分类
人类基本上能做约二十几万种不同的体态且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有些模糊抽象,有些明确具体,有些用于交际,有些是情感信息的表达,有些只是自我的表达,还有则是反映个人的态度和个性特点等。在我国关于体态语的具体含义中,普遍认为李向农、周国光的看法比较权威。他们按照形成原因、运用的领域、使用者的特征、行为呈现的不同、消息内容、社交功能等具体分类。
1.2教师体态语的涵义
在前面我们主要研究了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及其分类,那么什么是教师体态语呢?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体态语既有体态语共有的特点,又有教师这个职业个性的一面”。还有的人认为:“教师体态语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各种非语言来传递信息的行为”。 简言之,教师体态语是从属于体态语的,是体态语中的一个具体的分类。教师体态语既具有体态语共同的属性,还因为具有教师这个工作的独特性,从而含有唯一性,我们可以把教师体态语分成三类:衣着类、面部表情类、身体姿态类。
1.2.1衣着类
衣着类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服装,头饰,妆容等。英国着名体态语学者Desmond Morris说过:“穿衣服肯定会向其他人传递社会信号。” 许多人都会觉得很疑惑,自己怎么打扮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吗?然而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教师。衣着特别重要。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我们在遇到陌生人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个人的衣着,甚至会依据对方的穿衣打扮来猜测对方的性格。”因此,在我们和同学们说话之前,同学们已经会根据教师的穿衣风格来给教师一个初步的评判。衣着是否得体,将会影响你的上课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衣着。教师不要打扮的花枝招展,做一个时尚达人,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去参加聚会。但也不要穿得过于邋遢,已经很脏了或者到处是补丁。 女性老师要特别注意,穿得朴素,大方,看起来有精神,符合自己的职业形象。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某些国家的穿衣禁忌。
1.2.2面部表情类
虽然面部表情只是体态语很小的的一个分类。但我们的面部表情却是最丰富的。这是由于我们通常会直视别人的面部来和对方进行沟通,所以脸上哪怕是很细微的表情也会被对方抓住。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的各种变化,更好的了解对方此时的心理,可见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可以准确的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进一步细分,我们可以把面部表情分为眼睛、眉毛、嘴唇、面部几个小类。
1.2.2.1眼睛语
在脸部表情中,眼神又是其中最能传递信息的。通常,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眼神交流占总体的30%~6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够很好地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是学生与老师上课时常用的沟通方式。老师通过和同学之间的眼神交流,不仅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还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面子”。 比如:有的同学会在上课时开小差,如果教师提醒,可能会打断别的同学学习。这时候如果老师能直接用眼神与开小差的同学“沟通”,学生可能会立马理解老师的“语言”。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体态语和教师体态语 3
1.1体态语的涵义 3
1.2教师体态语的涵义 3
第二章 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8
2.1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作用 8
2.2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0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使用体态语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2
3.1避免文化冲突 13
3.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适度使用体态语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留学生对教师体态语的接受程度调查表 18
引 言
通过有声语言交流,是我们与其他人最常用的沟通方式。然而,如果沟通双方语言不通,就会严重阻碍双方的交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体态语。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甚至代替有声语言,起到暂时交际工具的作用,帮助双方相互理解,让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
Charles Bell在1806出版的The anatomy and philosophy of expression中详细表述了脸部神态和呼吸之间的关系,但是一直到1872年Darwin的The expression of human and animal的出版才被认为是正式开启了对体态语的研究。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Hall写了The Silent Language,The Hidden Dimension,Beyond ?Culture and The Dance of Life 四本书,对非言语交际有比较深的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中The Silent Language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的里程碑式的标志。
我们国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体态语的。体态语研究虽然在中国开始的比较晚,但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学习汉语,我国体态语发展的也比较快。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侧重点,提出了很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宝贵的理论,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一章 体态语和教师体态语
1.1体态语的涵义
1.1.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Samovar和Porter对于非语言的定义是这样的:“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过程。”我们从中可以得知:1)不是说所有的动作行为都能代表非语言交际 2)非语言交际和意识可以有关系也可以没有关系。3)非语言交际,肯定存在隐藏的含义。
1.1.2体态语的定义
体态语常常被称作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也被称作肢体动作、身体行为等。是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来表达心里想法的一种交流方式。
关于体态语到底是什么,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存在很多分歧。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体态语是一种通过行动传递信息的非言语交际。
1.1.3体态语的功能分类
人类基本上能做约二十几万种不同的体态且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有些模糊抽象,有些明确具体,有些用于交际,有些是情感信息的表达,有些只是自我的表达,还有则是反映个人的态度和个性特点等。在我国关于体态语的具体含义中,普遍认为李向农、周国光的看法比较权威。他们按照形成原因、运用的领域、使用者的特征、行为呈现的不同、消息内容、社交功能等具体分类。
1.2教师体态语的涵义
在前面我们主要研究了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及其分类,那么什么是教师体态语呢?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体态语既有体态语共有的特点,又有教师这个职业个性的一面”。还有的人认为:“教师体态语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各种非语言来传递信息的行为”。 简言之,教师体态语是从属于体态语的,是体态语中的一个具体的分类。教师体态语既具有体态语共同的属性,还因为具有教师这个工作的独特性,从而含有唯一性,我们可以把教师体态语分成三类:衣着类、面部表情类、身体姿态类。
1.2.1衣着类
衣着类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服装,头饰,妆容等。英国着名体态语学者Desmond Morris说过:“穿衣服肯定会向其他人传递社会信号。” 许多人都会觉得很疑惑,自己怎么打扮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吗?然而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教师。衣着特别重要。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我们在遇到陌生人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个人的衣着,甚至会依据对方的穿衣打扮来猜测对方的性格。”因此,在我们和同学们说话之前,同学们已经会根据教师的穿衣风格来给教师一个初步的评判。衣着是否得体,将会影响你的上课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衣着。教师不要打扮的花枝招展,做一个时尚达人,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去参加聚会。但也不要穿得过于邋遢,已经很脏了或者到处是补丁。 女性老师要特别注意,穿得朴素,大方,看起来有精神,符合自己的职业形象。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某些国家的穿衣禁忌。
1.2.2面部表情类
虽然面部表情只是体态语很小的的一个分类。但我们的面部表情却是最丰富的。这是由于我们通常会直视别人的面部来和对方进行沟通,所以脸上哪怕是很细微的表情也会被对方抓住。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的各种变化,更好的了解对方此时的心理,可见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可以准确的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进一步细分,我们可以把面部表情分为眼睛、眉毛、嘴唇、面部几个小类。
1.2.2.1眼睛语
在脸部表情中,眼神又是其中最能传递信息的。通常,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眼神交流占总体的30%~6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够很好地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是学生与老师上课时常用的沟通方式。老师通过和同学之间的眼神交流,不仅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还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面子”。 比如:有的同学会在上课时开小差,如果教师提醒,可能会打断别的同学学习。这时候如果老师能直接用眼神与开小差的同学“沟通”,学生可能会立马理解老师的“语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