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不足及完善(附件)【字数:8589】
指导教师 周 帼 摘 要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地是美国,在此以后,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司治理过程中一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内部人员控制、监事会工作效用有限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证监会逐步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上市企业,以期革新沪深两市公司管理结构。独立董事在保障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在了解国内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揭示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现存问题的实质,提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措施。
目 录
第一章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1
1.1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
1.2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1
1.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历史 2
第二章 我国与国外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3
2.1.我国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3
2.2我国与日本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3
2.3我国与英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4
第三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 5
3.1独立董事制度的选任机制弊端 5
3.2独立董事激励作用不明显 5
3.3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存在法律矛盾 6
3.4独立董事配套法律制度的缺失 6
第四章 健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7
4.1建立独立董事协会 7
4.2健全激励方式 7
4.3调整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关系 7
4.4完善独立董事法律责任 8
4.5发展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8
结束语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1.1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独立董事”一词来源于美国的“independent directors”,“最初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非雇员(Nonempolyee directors)和所谓的无利害关系董事(Disintrested directors)发展而成”。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公司巨型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和“两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高度分离,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当代公司并发展为“毒瘤”。欧美地区企业为内部体制均衡提出了独立董事制度,审核监督企业高层。为了避免企业股东及高层合作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在保持原有企业机制的基础上,提高董事会在公司的地位和决策的有效性,于是各个国家都在思考如何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上市公司出于会计和审计准确性的考虑,专门设立由外部董事负责公司审计等财务事项的监督委员会。1996年以来,随着西方二级市场的迅猛发展,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也加快了速度,西方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各国更加认识到独立董事制度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开始了公司整治革新活动,以强化独立董事的独立化核心。
1.2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1.2.1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
独立董事制度指的是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约与监督的一种制度。独立董事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使美国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又被称之为外部董事等。本世纪初,我国证监会提出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企业独立董事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作为不可担任除独立董事外的任何职务,并与所在企业不存在经济往来关联的独立董事,在企业内部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1.2.2独立董事制度的特征
基于独立董事在法律角度的两重性,即独立董事首先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一般董事的法律特征;同时,独立董事还有几个法律特征不同于一般董事:
一是独立性。董事的独立性体现于其法律品质,这也是董事概念的基础理念。这种独立性立足于董事品质、法律地位及意愿表现三方面的独立性。独立性也是整个董事制度的核心。因此,独立董事可以从相对客观的角度为企业决策提供意见。同样,独立董事在某些方面缺乏相应的保障。正如美国法律机构所阐释的那样,独立董事只有在不参与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才会保持其独立性,这也说明独立董事在管理权方面受到执行董事的制约。
二是专家性。独立董事制度的专家性同时体现了该制度的客观性,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担任独立董事的职务,能够出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基本都是了解公司各项业务,并精通财务管理等专业理论的,而且大部分独立董事勤勤恳恳,具有很高的资历,独立董事会运用其独特的专业技术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技术专业支持。
三是公正性。公正客观也是独立董事应具备的一项特性。独立董事相对来说应与企业其他员工保持分离,在权利和利益分离的情况下,才能够相对客观独立的为企业着想,而不会受到其他部门干涉。
1.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历史
改革开放在20世纪后期在我国兴起,开放的国家政策将我国企业推向全球化经济浪潮之中。伴随独立董事制度在西方各企业逐渐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已在西方各公司管理及审计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伊始,证监会提出了有关独立董事定义的相关规定,其主要目的原本是满足内地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所需。“最初在设立独立董事的中国公司则是1993年在香港发行H股的‘青岛啤酒’”,我国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首次指出关于独立董事的概念,这时我国尚把独立董事制度作为选择性条例,不具备强制性。21世纪初,我国正式发布了有关独立董事的相关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的公布标志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较为详细地规定了独立董事制度”。“2005年,国务院财政部门发布了有关提高上市公司管理质量的相关文件,其明确指出,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将会给企业审计及管理职能部门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此时,我国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以公司法中的法律条文约束了企业独立董事的建设。”
我国与国外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2.1.我国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目 录
第一章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1
1.1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
1.2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1
1.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历史 2
第二章 我国与国外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3
2.1.我国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3
2.2我国与日本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3
2.3我国与英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4
第三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 5
3.1独立董事制度的选任机制弊端 5
3.2独立董事激励作用不明显 5
3.3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存在法律矛盾 6
3.4独立董事配套法律制度的缺失 6
第四章 健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7
4.1建立独立董事协会 7
4.2健全激励方式 7
4.3调整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关系 7
4.4完善独立董事法律责任 8
4.5发展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8
结束语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1.1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独立董事”一词来源于美国的“independent directors”,“最初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非雇员(Nonempolyee directors)和所谓的无利害关系董事(Disintrested directors)发展而成”。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公司巨型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和“两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高度分离,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当代公司并发展为“毒瘤”。欧美地区企业为内部体制均衡提出了独立董事制度,审核监督企业高层。为了避免企业股东及高层合作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在保持原有企业机制的基础上,提高董事会在公司的地位和决策的有效性,于是各个国家都在思考如何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上市公司出于会计和审计准确性的考虑,专门设立由外部董事负责公司审计等财务事项的监督委员会。1996年以来,随着西方二级市场的迅猛发展,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也加快了速度,西方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各国更加认识到独立董事制度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开始了公司整治革新活动,以强化独立董事的独立化核心。
1.2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1.2.1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
独立董事制度指的是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约与监督的一种制度。独立董事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使美国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又被称之为外部董事等。本世纪初,我国证监会提出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企业独立董事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作为不可担任除独立董事外的任何职务,并与所在企业不存在经济往来关联的独立董事,在企业内部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1.2.2独立董事制度的特征
基于独立董事在法律角度的两重性,即独立董事首先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一般董事的法律特征;同时,独立董事还有几个法律特征不同于一般董事:
一是独立性。董事的独立性体现于其法律品质,这也是董事概念的基础理念。这种独立性立足于董事品质、法律地位及意愿表现三方面的独立性。独立性也是整个董事制度的核心。因此,独立董事可以从相对客观的角度为企业决策提供意见。同样,独立董事在某些方面缺乏相应的保障。正如美国法律机构所阐释的那样,独立董事只有在不参与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才会保持其独立性,这也说明独立董事在管理权方面受到执行董事的制约。
二是专家性。独立董事制度的专家性同时体现了该制度的客观性,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担任独立董事的职务,能够出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基本都是了解公司各项业务,并精通财务管理等专业理论的,而且大部分独立董事勤勤恳恳,具有很高的资历,独立董事会运用其独特的专业技术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技术专业支持。
三是公正性。公正客观也是独立董事应具备的一项特性。独立董事相对来说应与企业其他员工保持分离,在权利和利益分离的情况下,才能够相对客观独立的为企业着想,而不会受到其他部门干涉。
1.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历史
改革开放在20世纪后期在我国兴起,开放的国家政策将我国企业推向全球化经济浪潮之中。伴随独立董事制度在西方各企业逐渐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已在西方各公司管理及审计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伊始,证监会提出了有关独立董事定义的相关规定,其主要目的原本是满足内地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所需。“最初在设立独立董事的中国公司则是1993年在香港发行H股的‘青岛啤酒’”,我国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首次指出关于独立董事的概念,这时我国尚把独立董事制度作为选择性条例,不具备强制性。21世纪初,我国正式发布了有关独立董事的相关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的公布标志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较为详细地规定了独立董事制度”。“2005年,国务院财政部门发布了有关提高上市公司管理质量的相关文件,其明确指出,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将会给企业审计及管理职能部门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此时,我国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以公司法中的法律条文约束了企业独立董事的建设。”
我国与国外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2.1.我国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比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