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整体相对独立浅析纪录片蜕变的结构特点(附件)【字数:6806】

摘 要青春中有一段值得珍惜的时光叫做大学。大学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学业生涯的终点,但同时也是一个起点,一个步入社会的起点。就好比虫子作茧,四年大学的学习积累就是在吐丝作茧,待到毕业之时,便是破茧之日。俗话说作茧自缚,“自缚”可能是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可能是对破茧一刻过多的担心和顾虑。总之,毕业前夕,毕业生最大的难关就是如何克服心理上的波动和焦虑,所以我想通过纪录片《蜕变》来缓解和改善应届毕业生心理上的波动和变化,以平常心面对。而真人真事才有说服力,所以我打算采用纪录片的形式进行纪实创作,以旁白和人物自主叙述相结合的形式,截取人物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片段,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日常过程,用实例引导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
目录
第一章 写作背景1
第二章 三部分的发散和整合2
2.1结构框架是制片的核心2
2.2叙事方式是结构的语言3
2.3内容是对结构的扩充和丰富4
结束语5
致谢6
参考文献7
第一章 写作背景
说起纪录片,人们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旁白解说,死板陈旧的情节结构,不会有什么情节波折,甚至不会引起情感的波动变化,就好比看一本百科全书,增长知识罢了。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眼中的纪录片,不过这些透露出纪录片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真实性。这里,我愿信奉这样一个老的信条,新奇性比故事本身更具吸引力,记录片的功能就是叙述那些美妙的真实的故事。
所谓纪录片,就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纪实,讲究还原事情的原貌,把最真实的一面刻录在荧屏之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型纪录片《故宫》。
《故宫》以介绍建筑艺术为主,辅以历史人物命运的讲述,宫廷生活的展示,让观众仿佛可以触碰到历史的脉搏,从而了解并传承中华文明。在这里说起《故宫》,并不是对其固守的模式的批评,而是肯定了他的进步性,虽然《故宫》还是固守最典型纪录片的模式,属于文献纪录片,但是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在摄影、音乐、动画上都是精雕细琢的,在介绍建筑风物的同时,给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这是一种进步,一种突破,所以总得来说,《故宫》着重于纪录片的纪实性,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承着正统纪录片的模式。
有一部纪录片,火爆了全中国,那就是耳熟能详的《舌尖上的中国》了。而这部纪录片能够火的原因,就在于纪录片的另一个特点,即“故事性”了。在这里有人会问了,纪录片不是纪实吗?如果存在“故事性”,那不就违背了真实这一原则吗?所以要解释的是,这里的“故事性”并不是刻意编排改变事情的真实面,而是将要讲述的事情,加以精简拾掇,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将其故事化,即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既在整个框架之内,又相对独立。《舌尖上的中国》为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既然为美食纪录片,如果你把他想当然认识是介绍怎么做,怎么吃那就错了。这部纪录片并不是纯粹的记录美食了,而是以美食为总纲,以绝美的镜头,记录各地的风物和人情,将美食和风物人情相结合,使之更具有当地的特色和韵味,让观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又饱览当地风情。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他的“故事性”。而要说故事性,就得好好谈谈纪录片的结构了。
第二章 三部分的发散和整合
在纪录片的讨论中尝尝会忽视片子结构问题,但在故事片中很强调这一点。近来就如威廉戈尔曼所写的“结构代表了所有的一切”,论述叙述性片子的大量书籍也越来越强调片子的重要性。
在纪录片中,无论什么样的结构,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主题,用来更好得展现主题,表达主题,采用什么样的主题,对于主题的绘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常见的纪录片中,纪录片的结构通常分为两大类,即渐进结构和平列结构。
2.1结构框架是制片的核心
渐进结构就是以一条或者多条线索来确定整个纪录片的框架,内容之间层层递进,在结构和内容的逻辑关系,时间关系以及空间关系上,保持一种不可逆的逐步线性关系,所以渐进结构也被称为线性结构。在确定主题的情况下,渐进结构又可以分为单线渐进结构和多线渐进结构,两者都是以事情的渐进发展态势为前提,进行结构的编排和组接,在逻辑关系上,是不可动的,可以改变的就是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改变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组接架构,就成了影片中所说的插叙或者倒叙,无论插叙还是倒叙,都是以不破坏逻辑顺序为前提的,不影响影片的渐进式发展,也就是连贯性。而单线和多线的区别,又在于影片线索的单一性和多样性。单线式渐进结构顾名思义,就是以一条线索贯穿影片,整个框架结构的变动,仅在于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组接顺序。而多线式渐进结构,即影片采用了多条线索来引导主题的表达,多条线索的出现,彻底影响了影片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布局,从而就出现了平行式渐进结构和交错式渐进结构,如果线索相对独立,线索与线索之间不存在交织,每条线索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保持相对独立,那么就称为平行式渐进结构,反之则称为交错式渐进结构。
平列结构相对渐进结构来说比较自由,框架结构之内分为几个板块,版块可以独立存在,这种我们称为并列式平列结构;也可以互为联系,衔接成这一个整体,这种我们称为连接式平列结构,不过他们最大的特点还是通过几个版块整合成一个整体,版块与版块之间的内容相对独立,存在自由的发散空间。所以平列结构也被称为版块结构。而我的纪录片《蜕变》正是采用的平列结构。
《蜕变》中有三个主人公,三位主人公分别讲述自己的经历,因为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为了突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所以采用连接式平列结构,以三个版块分别对主人公进行记录。三个主人公分为三个版块,三个版块是相对独立的,根据每个相应主人公设计适合自己的内容。在时间线上,三个版块是平行的,第一个版块是一位大三学生,第二个板块是准毕业生,第三个板块是已经参与工作毕业几年的学长。这样设计,在内容上,三者可以是独立的,但也可以看作是有关联的。采用平列结构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为每个人设计个性化的记录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放大每个人的个性,突出每个版块,不同阶段所想表达的核心内容。其次,平列结构可以梳理三个主人公的关系,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后,每个版块之间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是平行的,不会交错,可以帮观众理清思路,不会使版块和内容显得杂乱。三个版块看似分散独立,之间却有一条线索牵引,既保持了版块的独立,又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使得整部影片分散却不松散,拥有相对和谐的完整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6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