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人舞编创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目 录
绪论.1
一、概述三人舞及编创技法1
(一)三人舞的定义 1
(二)三人舞编创技法的简介 1
1.接触磨合 1
2.延续变换 1
3.流动穿插 2
二、三人舞《悟空》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2
(一)简介《悟空》编创背景及内容 2
1.《悟空》编创的背景依据 2
2.《悟空》编创的内容 2
(二)《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对编创的影响分析 2
1.简介《悟空》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
2.《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 3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三人舞编创中的意义和重要性4
(一)确定人物关系 4
(二)构成动作趋势(主被动) 4
(三)确定表演形式 5
四、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8
绪论
三人舞这种舞蹈形势已经被纳入编导课的单元练习,是继单人舞单元练习、双人舞单元练习之后,舞剧创作的又一重要基础,可见三人舞在编导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三人舞不仅讲究三人的配合,每个角色还要有个异、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三人配合有独立有同步,三人关系有冲突有融合,对舞蹈编排极具挑战性。然而,以人物形象差异作为主要手段来阐述三人舞编创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的研究,是匮乏且少有成效的。因此,本文将结合三人舞《悟•空》中人物形象差异性来分析说明三人舞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三人舞编排的方法,以期为三人舞编创的研究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概述三人舞及编创技法
(一)三人舞的定义
三人舞是一种基本的舞蹈形式。顾名思义,一套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三名舞蹈演员共同表演,它有特定的主题、完整的构架和鲜活的舞蹈形象。同时,相对于独舞或者双人舞,它更能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在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加丰富多彩。三人舞既讲求每个角色都有个性和鲜明的形象,又讲求三人的配合、画面的和谐。只有注重每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发展好三人的关系和形成故事脉络,才能编排出精彩的三人舞作品。
(二)三人舞编创技法的简介
1.接触磨合
接触是指在舞蹈中,以一人为轴心、一人为主支点、另外一人附随进行运动,自然形成三人接触造型。磨合是指不规定运动线,让三人顺势而动,在互为接触的基础上形成支点和轴线的变化以及空间的任意运动。接触磨合让三人的造型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又不能突出自我,这样才能形成有个性的三人舞。
2.延续变换
不同于接触磨合的整体思想,延续变换有意打破和谐的局面,形成两人和单人分离的不平衡画面。以双人为主,单人围绕双人舞动的同时,寻找延续双人舞蹈的律动线,顺势插入其中和一人形成新的支点,另一人则成为意向支点。如此循环往复,延续律动、变换支点,形成合理流畅的变换。单、双人一方为主,一方随辅,但是在情感、内容和主题上,单人和双人不能游离,必须还是统一的整体。
3.流动穿插
该技法是在延续变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离,三人可以独立起舞。由于空间和韵律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一个8拍的动作,不需要接触,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在这类舞蹈动作编排中,一定要注意三人动作空间、时间和构图的统一。
二、三人舞《悟空》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
(一)简介《悟空》编创背景及内容
1.《悟空》编创的背景依据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影响狡诈的白骨精、不辨是非的唐僧和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这些形象深入人心。另外,这篇文章也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所以,本文想通过舞蹈的语言演绎三打白骨精,在舞蹈中同样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对舞蹈的创造。
2.《悟空》编创的内容
该舞蹈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一章为灵感来源,加入现代思维的创编,叙述了孙悟空大战白骨精、唐僧被骗不断阻挠的矛盾和冲突。舞蹈的编排分为三个部分:
一打白骨精:阴险的白骨精在唐僧面前装成弱女子,背后和悟空明争暗斗,悟空一心维护师傅,却遭到师傅百般阻挠,最终,让白骨精逃走。
二打白骨精:悟空将师傅画在金刚圈内,独自应敌。唐僧再次被蒙骗,随着一个礼佛的姿势,唐僧走出金刚圈,不仅阻止悟空,还指责悟空,甚至帮助白骨精攻击悟空,悟空懊恼不已。
三打白骨精:悟空为救师傅死在白骨精手下,随着白骨现出原形,唐僧后悔不已,“阿弥陀佛”也无法救他出“悔海”。
该舞蹈最终将悟空写死,更具有戏剧性,发人深省。希望可以警醒世人,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和伪善所欺骗,要善于观察,深入人的内在,了解人心。
(二)《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对编创的影响分析
1.简介《悟空》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白骨精的特征,阴险狡诈、两面三刀。故事中,白骨精先后幻化出年轻的女孩、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一心向佛的可怜老人,年老体弱的形象无一不激起了唐僧的怜悯之心。白骨精是善于猜度人心的,也是善于伪装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她在唐僧面前表现出的可怜,在悟空前表现的凶狠,都体现了她的阴险狡诈和两面三刀。
唐僧的特征,慈悲为怀但是不辨是非。唐僧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善良且富有同情心。但是又因为实际能力的问题,是非不辨、人妖不分,和悟空争执起来固执己见,对于外部敌人表现地懦弱无能又胆小怕事。最后,悟空牺牲,唐僧后悔不已,但是为时已晚。
孙悟空的特征,头脑清醒且敢于斗争。面对敌人,他能做出灵活的反应和应对。面对误解自己的师傅,却又很多无奈,甚至要垂泪而哭。最终,为师傅挡了白骨精的阴招,死前仍然面向师傅,却没有机会再保护师傅,一种悲凉的英雄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2.《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
在《悟•空》中,白骨精“楚楚可怜”的姿态、毒辣的鬼爪是符合她形象的舞蹈语汇。白骨精要循序渐进地激化悟空和唐僧的矛盾,所以“一打”中白骨精的鬼爪更加含蓄,动作比较轻柔。这时,主要还是悟空和唐僧双人表演,白骨精虽然强势,动作随附表演。如唐僧转身是,白骨精和悟空相斗,两手高举相峙,动作凌厉。唐僧转身时,“白骨精”借“悟空”之力一个回旋转到唐僧背后,以一个以手托颚的手势,伪装惊恐之色。“二打”刚开始的时候,三人各有空间,动作脱离,也暗示着唐僧和孙悟空已经貌合神离。此时,白骨精主动出击,动作和造型更加毒辣,彻底激怒了悟空。如白骨精一个抬手的魔爪动作后,唐僧和着白骨精的步调,往白骨精的方向走了一个八拍,暗示着唐僧已经被白骨精迷惑。悟空强势插入他们之间,但是唐僧抛举,将悟空甩开。“三打”中,白骨精更加明目张胆地袭击,在和悟空的“对抗”以及唐僧的“合作”中,快速变化动作,平衡与失衡、稳定或倾斜,让这个部分非常打动人心。
唐僧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就是唐僧的招牌动作 。如“一打”结束时,唐僧席地而坐,双手合十,一方面是误解悟空、仍在置气,另一方面是为悟空打死的“弱女子”忏悔。他孤坐在悟空的保护圈里,不管悟空和白骨精的“打斗”,沉浸在他不分黑白的善心中,这套舞蹈动作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性格缺陷。另外,他不断阻挠悟空和白骨精打斗,阻挡和推搡也是他最主要的舞蹈语汇。尤其是在三打中,唐僧再次被迷惑,这次不仅出手阻挠,甚至和白骨精形成双人表演,不断重复的推搡动作,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固执己见。最后,悟空牺牲,唐僧后悔不已,仍然是一个双手合一、弯腰忏悔的动作,和之前对白骨精做的一样,软弱而又无能为力。这两个标志性动作都花了很长的时间展现,形成对比,充满讽刺意味。
绪论.1
一、概述三人舞及编创技法1
(一)三人舞的定义 1
(二)三人舞编创技法的简介 1
1.接触磨合 1
2.延续变换 1
3.流动穿插 2
二、三人舞《悟空》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2
(一)简介《悟空》编创背景及内容 2
1.《悟空》编创的背景依据 2
2.《悟空》编创的内容 2
(二)《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对编创的影响分析 2
1.简介《悟空》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
2.《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 3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三人舞编创中的意义和重要性4
(一)确定人物关系 4
(二)构成动作趋势(主被动) 4
(三)确定表演形式 5
四、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8
绪论
三人舞这种舞蹈形势已经被纳入编导课的单元练习,是继单人舞单元练习、双人舞单元练习之后,舞剧创作的又一重要基础,可见三人舞在编导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三人舞不仅讲究三人的配合,每个角色还要有个异、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三人配合有独立有同步,三人关系有冲突有融合,对舞蹈编排极具挑战性。然而,以人物形象差异作为主要手段来阐述三人舞编创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的研究,是匮乏且少有成效的。因此,本文将结合三人舞《悟•空》中人物形象差异性来分析说明三人舞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三人舞编排的方法,以期为三人舞编创的研究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概述三人舞及编创技法
(一)三人舞的定义
三人舞是一种基本的舞蹈形式。顾名思义,一套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三名舞蹈演员共同表演,它有特定的主题、完整的构架和鲜活的舞蹈形象。同时,相对于独舞或者双人舞,它更能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在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加丰富多彩。三人舞既讲求每个角色都有个性和鲜明的形象,又讲求三人的配合、画面的和谐。只有注重每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发展好三人的关系和形成故事脉络,才能编排出精彩的三人舞作品。
(二)三人舞编创技法的简介
1.接触磨合
接触是指在舞蹈中,以一人为轴心、一人为主支点、另外一人附随进行运动,自然形成三人接触造型。磨合是指不规定运动线,让三人顺势而动,在互为接触的基础上形成支点和轴线的变化以及空间的任意运动。接触磨合让三人的造型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又不能突出自我,这样才能形成有个性的三人舞。
2.延续变换
不同于接触磨合的整体思想,延续变换有意打破和谐的局面,形成两人和单人分离的不平衡画面。以双人为主,单人围绕双人舞动的同时,寻找延续双人舞蹈的律动线,顺势插入其中和一人形成新的支点,另一人则成为意向支点。如此循环往复,延续律动、变换支点,形成合理流畅的变换。单、双人一方为主,一方随辅,但是在情感、内容和主题上,单人和双人不能游离,必须还是统一的整体。
3.流动穿插
该技法是在延续变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离,三人可以独立起舞。由于空间和韵律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一个8拍的动作,不需要接触,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是,在这类舞蹈动作编排中,一定要注意三人动作空间、时间和构图的统一。
二、三人舞《悟空》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
(一)简介《悟空》编创背景及内容
1.《悟空》编创的背景依据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影响狡诈的白骨精、不辨是非的唐僧和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这些形象深入人心。另外,这篇文章也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所以,本文想通过舞蹈的语言演绎三打白骨精,在舞蹈中同样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对舞蹈的创造。
2.《悟空》编创的内容
该舞蹈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一章为灵感来源,加入现代思维的创编,叙述了孙悟空大战白骨精、唐僧被骗不断阻挠的矛盾和冲突。舞蹈的编排分为三个部分:
一打白骨精:阴险的白骨精在唐僧面前装成弱女子,背后和悟空明争暗斗,悟空一心维护师傅,却遭到师傅百般阻挠,最终,让白骨精逃走。
二打白骨精:悟空将师傅画在金刚圈内,独自应敌。唐僧再次被蒙骗,随着一个礼佛的姿势,唐僧走出金刚圈,不仅阻止悟空,还指责悟空,甚至帮助白骨精攻击悟空,悟空懊恼不已。
三打白骨精:悟空为救师傅死在白骨精手下,随着白骨现出原形,唐僧后悔不已,“阿弥陀佛”也无法救他出“悔海”。
该舞蹈最终将悟空写死,更具有戏剧性,发人深省。希望可以警醒世人,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和伪善所欺骗,要善于观察,深入人的内在,了解人心。
(二)《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对编创的影响分析
1.简介《悟空》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白骨精的特征,阴险狡诈、两面三刀。故事中,白骨精先后幻化出年轻的女孩、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一心向佛的可怜老人,年老体弱的形象无一不激起了唐僧的怜悯之心。白骨精是善于猜度人心的,也是善于伪装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她在唐僧面前表现出的可怜,在悟空前表现的凶狠,都体现了她的阴险狡诈和两面三刀。
唐僧的特征,慈悲为怀但是不辨是非。唐僧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善良且富有同情心。但是又因为实际能力的问题,是非不辨、人妖不分,和悟空争执起来固执己见,对于外部敌人表现地懦弱无能又胆小怕事。最后,悟空牺牲,唐僧后悔不已,但是为时已晚。
孙悟空的特征,头脑清醒且敢于斗争。面对敌人,他能做出灵活的反应和应对。面对误解自己的师傅,却又很多无奈,甚至要垂泪而哭。最终,为师傅挡了白骨精的阴招,死前仍然面向师傅,却没有机会再保护师傅,一种悲凉的英雄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2.《悟空》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
在《悟•空》中,白骨精“楚楚可怜”的姿态、毒辣的鬼爪是符合她形象的舞蹈语汇。白骨精要循序渐进地激化悟空和唐僧的矛盾,所以“一打”中白骨精的鬼爪更加含蓄,动作比较轻柔。这时,主要还是悟空和唐僧双人表演,白骨精虽然强势,动作随附表演。如唐僧转身是,白骨精和悟空相斗,两手高举相峙,动作凌厉。唐僧转身时,“白骨精”借“悟空”之力一个回旋转到唐僧背后,以一个以手托颚的手势,伪装惊恐之色。“二打”刚开始的时候,三人各有空间,动作脱离,也暗示着唐僧和孙悟空已经貌合神离。此时,白骨精主动出击,动作和造型更加毒辣,彻底激怒了悟空。如白骨精一个抬手的魔爪动作后,唐僧和着白骨精的步调,往白骨精的方向走了一个八拍,暗示着唐僧已经被白骨精迷惑。悟空强势插入他们之间,但是唐僧抛举,将悟空甩开。“三打”中,白骨精更加明目张胆地袭击,在和悟空的“对抗”以及唐僧的“合作”中,快速变化动作,平衡与失衡、稳定或倾斜,让这个部分非常打动人心。
唐僧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就是唐僧的招牌动作 。如“一打”结束时,唐僧席地而坐,双手合十,一方面是误解悟空、仍在置气,另一方面是为悟空打死的“弱女子”忏悔。他孤坐在悟空的保护圈里,不管悟空和白骨精的“打斗”,沉浸在他不分黑白的善心中,这套舞蹈动作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性格缺陷。另外,他不断阻挠悟空和白骨精打斗,阻挡和推搡也是他最主要的舞蹈语汇。尤其是在三打中,唐僧再次被迷惑,这次不仅出手阻挠,甚至和白骨精形成双人表演,不断重复的推搡动作,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固执己见。最后,悟空牺牲,唐僧后悔不已,仍然是一个双手合一、弯腰忏悔的动作,和之前对白骨精做的一样,软弱而又无能为力。这两个标志性动作都花了很长的时间展现,形成对比,充满讽刺意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