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制黄精的炮制工艺优化研究(附件)
摘 要黄精实质上属于一种百合科植物所统一拥有的干燥根茎。这里所指出的百合科植物包含了滇黄精又或者是黄精、又或是多花精,而黄精作为一种百合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其功能丰富,包含了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等。本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蒸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次数,黄酒加入量作为考察因素,如果需要对黄精来进行一定的标准测量评价的话那么可以透过其所含多糖的量是多少来进行评价,而具体的方法即透过了正交试验设计来完成这一整个过程,而这里应该要精挑细选出优质的酒以便能够用于制作黄精,整个的炮制黄精的施行步骤是先取出黄精后再加进黄酒含量大约20g,等待黄酒吸尽,置蒸锅内蒸60min,焖1h,反复炮制3次,切片(3-4mm),干燥,即得。在这里将黄精中所富含的多糖进行萃取的比率大概达到了(8±1.5)%的程度。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1. 文献研究 6
1.1黄精 6
1.1.1来源 6
1.1.2功能主治 7
1.1.3饮片性状 7
1.1.4化学成分 7
1.1.5药理作用 7
1.1.5.1抗肿瘤 7
1.1.5.2调节免疫 8
1.1.5.3抗衰老 8
1.1.5.4降血糖 8
1.1.5.5降血脂 8
1.1.5.6提高和改善记忆 9
1.1.5.7抗炎作用 9
1.1.5.8其他作用 9
1.2酒制黄精 9
1.2.1古代酒黄精炮制研究 9
1.2.2现代酒黄精炮制研究 9
1.2.3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10
2. 实验部分 11
2.1实验材料 11
2.1.1药材 11
2.1.2仪器 11
2.1.3试剂 11
2.2实验方法 11
2.2.1单因素考察 11
2.2.1.1蒸制时间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 11
2.2.1.2焖润时间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 12
2.2.1.3蒸制次数对黄精多糖含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影响 12
2.2.1.4黄酒用量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 13
2.3正交试验设计 14
2.4 黄精多糖的测定 14
2.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
2.4.2 5%苯酚溶液的配制 14
2.4.3 标准曲线的制备 14
2.4.4黄精多糖提取溶液的制备 15
2.4.5黄精多糖含量的计算 15
2.4.6测定波长扫描 15
2.4.7标准曲线制作 15
2.5实验结果与分析 16
2.5.1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 16
2.6验证实验 18
3.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1. 文献研究
中药炮制,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也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矿物和动物,其中不少药材多附有泥土和其他异物,或有异味,或有毒性,或潮湿不易于保存等,必须经过净制、切制、炮制等处理,将药材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才可以达到使药材洁净,降低药材的有毒成份及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的临床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特别是一些具有刺激成分和有毒成分的中药材,若不经过炮制或炮制不当,就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或中毒现象。从而才能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1],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症已有很长历史,是中医常用药物之一。近年来对黄精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不断深入。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精具有增强免疫、降血脂、血糖、延缓衰老、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2]。黄精生用,具一定副作用,口舌麻木,刺激咽喉等,经炮制后,黄精质地柔软,有粘性,消除了刺激性和副作用,甜味有所增加,口感变好,便于患者服用[3]。现临床中多用酒制品或清蒸品,其中以酒蒸黄精者居多,且多用黄酒。目前黄精的炮制工艺在各地方差异较大,且炮制工艺缺乏客观可靠的工艺参数。
本课题通过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酒黄精的炮制工艺:黄精100g,黄酒20g,蒸60min,焖1h,反复3次,切片,干燥。以黄精中主要有效成分黄精多糖为评价指标,得出酒黄精炮制工艺科学、可行。黄精经酒蒸炮制后一些药效增强,而且消除了刺激性,同时在炮制的过程中节省了时间。炮制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炮制方法。
1.1黄精
1.1.1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4]。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5]。
1.1.2功能主治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和内热消渴等病症[6]
1.1.3饮片性状
黄精为不规则厚片,直径0.51.5cm,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半透明,周边黄棕色,较皱缩,偶见盘状茎痕(俗称“鸡眼”),质稍硬而韧,粘性。味甜。酒黄精形如黄精片,表面黑色,有光泽,中心深褐色,味甜,微有酒香气[7]。
1.1.4化学成分
黄精富含黄精多糖[8],皂苷类化合物[9],黄酮类化合物[10],还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11]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精多糖是黄精化学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12],也是黄精主要生物学活性成分之一[13]。糖类是黄精众多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主要有黄精多糖、黄精低聚糖、淀粉。黄精多糖有3种,由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醛(6:26:1)组成,多糖含量经炮制后会降低。研究表明,不同环境中的黄精多糖的含量是不同的。3种类型的黄精低聚糖均由不同数目果糖和低聚糖缩合而成。经水提、醇沉,从粗黄精多糖中取出蛋白质,纯化后测定其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黄精多糖是由果糖组成。
1.1.5药理作用
1.1.5.1抗肿瘤
张峰等[14]研究了黄精多糖对H22实体瘤、S180腹水瘤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调节作用。黄精多糖灌胃的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的黄精多糖对H22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是(34.93、43.44、56.25)%;中、高剂量的黄精多糖可以显著延长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朱瑾波等[15]黄精能使正常小鼠、5180瘤小鼠,亚硝基服(MNNG)诱癌大鼠脾脏产生IL一2,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C)、T淋巴细胞(CTL)活性,而且对5180瘤重的抑制达28%40%,使MNNG诱发的大鼠肿油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40%。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1. 文献研究 6
1.1黄精 6
1.1.1来源 6
1.1.2功能主治 7
1.1.3饮片性状 7
1.1.4化学成分 7
1.1.5药理作用 7
1.1.5.1抗肿瘤 7
1.1.5.2调节免疫 8
1.1.5.3抗衰老 8
1.1.5.4降血糖 8
1.1.5.5降血脂 8
1.1.5.6提高和改善记忆 9
1.1.5.7抗炎作用 9
1.1.5.8其他作用 9
1.2酒制黄精 9
1.2.1古代酒黄精炮制研究 9
1.2.2现代酒黄精炮制研究 9
1.2.3实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10
2. 实验部分 11
2.1实验材料 11
2.1.1药材 11
2.1.2仪器 11
2.1.3试剂 11
2.2实验方法 11
2.2.1单因素考察 11
2.2.1.1蒸制时间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 11
2.2.1.2焖润时间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 12
2.2.1.3蒸制次数对黄精多糖含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影响 12
2.2.1.4黄酒用量对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 13
2.3正交试验设计 14
2.4 黄精多糖的测定 14
2.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
2.4.2 5%苯酚溶液的配制 14
2.4.3 标准曲线的制备 14
2.4.4黄精多糖提取溶液的制备 15
2.4.5黄精多糖含量的计算 15
2.4.6测定波长扫描 15
2.4.7标准曲线制作 15
2.5实验结果与分析 16
2.5.1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 16
2.6验证实验 18
3.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1. 文献研究
中药炮制,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也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矿物和动物,其中不少药材多附有泥土和其他异物,或有异味,或有毒性,或潮湿不易于保存等,必须经过净制、切制、炮制等处理,将药材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才可以达到使药材洁净,降低药材的有毒成份及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的临床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特别是一些具有刺激成分和有毒成分的中药材,若不经过炮制或炮制不当,就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或中毒现象。从而才能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1],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症已有很长历史,是中医常用药物之一。近年来对黄精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不断深入。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精具有增强免疫、降血脂、血糖、延缓衰老、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2]。黄精生用,具一定副作用,口舌麻木,刺激咽喉等,经炮制后,黄精质地柔软,有粘性,消除了刺激性和副作用,甜味有所增加,口感变好,便于患者服用[3]。现临床中多用酒制品或清蒸品,其中以酒蒸黄精者居多,且多用黄酒。目前黄精的炮制工艺在各地方差异较大,且炮制工艺缺乏客观可靠的工艺参数。
本课题通过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酒黄精的炮制工艺:黄精100g,黄酒20g,蒸60min,焖1h,反复3次,切片,干燥。以黄精中主要有效成分黄精多糖为评价指标,得出酒黄精炮制工艺科学、可行。黄精经酒蒸炮制后一些药效增强,而且消除了刺激性,同时在炮制的过程中节省了时间。炮制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炮制方法。
1.1黄精
1.1.1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4]。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5]。
1.1.2功能主治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和内热消渴等病症[6]
1.1.3饮片性状
黄精为不规则厚片,直径0.51.5cm,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半透明,周边黄棕色,较皱缩,偶见盘状茎痕(俗称“鸡眼”),质稍硬而韧,粘性。味甜。酒黄精形如黄精片,表面黑色,有光泽,中心深褐色,味甜,微有酒香气[7]。
1.1.4化学成分
黄精富含黄精多糖[8],皂苷类化合物[9],黄酮类化合物[10],还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11]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精多糖是黄精化学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12],也是黄精主要生物学活性成分之一[13]。糖类是黄精众多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主要有黄精多糖、黄精低聚糖、淀粉。黄精多糖有3种,由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醛(6:26:1)组成,多糖含量经炮制后会降低。研究表明,不同环境中的黄精多糖的含量是不同的。3种类型的黄精低聚糖均由不同数目果糖和低聚糖缩合而成。经水提、醇沉,从粗黄精多糖中取出蛋白质,纯化后测定其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黄精多糖是由果糖组成。
1.1.5药理作用
1.1.5.1抗肿瘤
张峰等[14]研究了黄精多糖对H22实体瘤、S180腹水瘤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调节作用。黄精多糖灌胃的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的黄精多糖对H22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是(34.93、43.44、56.25)%;中、高剂量的黄精多糖可以显著延长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朱瑾波等[15]黄精能使正常小鼠、5180瘤小鼠,亚硝基服(MNNG)诱癌大鼠脾脏产生IL一2,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C)、T淋巴细胞(CTL)活性,而且对5180瘤重的抑制达28%40%,使MNNG诱发的大鼠肿油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4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