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污染防治的法制对策探讨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和农民生活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人们对农地的肆意破坏导致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对于农地的破坏行为我国却缺乏专项的立法加以制约,这一情况导致了我国的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外。虽然我国的现行法中有涉及到关于土地污染的内容,但是内容不健全从而导致了相关法律的行使过程缺乏操作性。本文将针对农地污染防治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比国外相关制度来寻求解决法律制度欠缺的可行性方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农村土地污染的现状2
(一)农村土地污染的基本概念2
(二)农村土地污染的危害2
(三)农村土地污染来源2
1.农村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污染3
2.生活垃圾不合理排放造成的农村土地污染3
3.使用农业生产资料不合理从而造成的农村土地污染3
4.城市污染物转移造成的农村土地污染3
二、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3
(一)农地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不完善3
(二)相关执法机构和监管体系不健全4
(三)公众维权制度不完善4
三、发达国家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4
(一)美国4
(二)德国5
(三)日本5
四、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对策6
(一)出台土地污染防治专项立法6
(二)建立农村土地污染预警制度6
(三)完善农村土地污染执法制度6
(四)完善农村土地污染防治法律责任体系6
致谢7
参考文献7
我国农地污染防治的法制对策探讨
引言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和和农业生产。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要完善农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总结了农村土地污染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
一、我国农村土地污染的现状
(一)农村土地污染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农地的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农地污染,农地是农业用地的简称。而农村土地污染,主要指农村地区农业用地的污染。目前的农村地区土地污染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酸化与盐碱化、土地土壤的重金属化、湿地与优质土壤资源的减少等问题。
(二)农村土地污染的危害
首先,农地土壤污染会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大多数近郊农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生产的农作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接近临界值或超标。据法制晚报报道,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首次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时表示,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73个城市达标,占了全国的21.6%;优良比例76.7%,重度及以上污染比例3.2%。农地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安全情况外,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有些地区由于污染灌溉造成了农作物的味道变差、不易储存,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同时也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农产品的储藏品质和加工要求。
其次,农地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农地污染会使农作物积累重金属等污染物,食用后会损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例如上世纪70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就是因为重金属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被认为是“公害病”。令人担忧的是,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痛痛病”初期表现,土壤污染导致的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最终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农地土壤污染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农地污染分为多种类型,以土地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亿公斤,损失巨大。据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退化面积超过40%,七至十等的劣质耕地比例达到27.9%,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达到19.4%,耕地质量整体表现为“四成退化、三成劣质、二成污染”的“四三二”状态,全国土壤污染总体呈现出各种问题并存污染的复合严峻局面。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编制中,环保部专家预计,土壤污染防治将耗资数十亿元。
最后,农地土壤还带来了其他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的土地污染呈现一种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复杂局面。由于污染物的流动性,使得有害物质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而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逐渐演变成污染事故而频繁爆发。所以当农用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循环中,导致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环境问题。[1]
(三)农村土地污染的来源
农村土地污染具有多样性。自然环境的五大圈之一就是土壤,也是人类生活环境最密切的因素,和大气、水和生物也有着最亲密的接触。这意味着农地受污染的途径也呈现多样化。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业化学肥料、化学药剂、农用地膜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三废,周边城市和农村居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均是农地污染的来源。农村土地污染有以下几种:
1、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着乡镇企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同时也给农村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乡镇企业污染是农村土地污染源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企业自身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等原因,对产生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以至于大量的废水、废渣以及一些有毒化学物质排向附近的农地和水体,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这些被排放的工业污染物中含有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污染物,致使许多土地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 [2]
2、生活垃圾不合理排放造成的农村土地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生活垃圾从数量上和种类上也在加速增长。加上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简单,达不到排放要求,并且农村农户环保意识较为薄弱,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使用农业生产资料不合理从而造成的农村土地污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fxlw/faxue/2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