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舞弊的原因及审计对策以万福生科为例(附件)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大企业和一些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纷纷爆出会计舞弊和会计造假的事件,“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银广厦”等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害。因此,探究会计舞弊现象、成因、寻求审计对策,对遏制接连不断的会计舞弊案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在研究会计舞弊和审计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部分企业发生的会计舞弊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不同企业发生会计舞弊事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对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良好发展和遏制会计舞弊现象提供借鉴。
目 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国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2 国内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2 会计舞弊概述
2.1 会计舞弊的定义? 3
2.2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途径 3
2.2.1 会计舞弊原因 3
2.2.2 会计舞弊的途径 3
2.3 会计舞弊手段分析 4
2.3.1 资产舞弊手段 4
2.3.2 固定资产舞弊 5
2.3.3 收入与费用舞弊手段 5
2.3.4 关联交易舞弊手段 6
2.3.5 会计政策变更舞弊 7
3 会计舞弊具体案例分析
3.1 万福生科会计舞弊案例概述 8
3.2 万福生科舞弊手段分析 9
3.2.1 虚增收入及利润 9
3.2.2 虚构交易 9
3.2.3 虚增资产 9
3.3 万福生科会计舞弊原因分析 10
3.3.1 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不合理 10
3.3.2 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10
3.3.3 审核机构工作不到位 10
3.3.4 证券市场体制及管理不完善 11
4 会计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
4.1 对收入舞弊的审计对策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 对交易舞弊的审计对策 12
4.3 对资产舞弊的审计对策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有关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继而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但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工作者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这严重影响到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作为一名即将步入会计行业的人员,希望通过对会计舞弊的原因及审计对策的研究,避免自己在将来出现会计舞弊问题的同时,能够对会计舞弊的防范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分析研究会计舞弊的原因及审计对策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直接影响到有关企业的发展及使用者的利益,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1]。而会计舞弊事件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正确决策而对会计行业的信用度降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失误,继而对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研究会计舞弊的防范对策很重要。近几年国内外对于会计舞弊防范对策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会计舞弊问题依旧存在,所以通过对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审计对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舞弊问题。这对于会计行业的发展及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会计舞弊事件在世界各国己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像美、英这样市场经济起步较早、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深受会计舞弊问题的侵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美国对会计舞弊问题的研究方向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内部人员入手。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对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济舞弊给予了关注。
??(2)从注册会计师行业入手。注册会计师为了规避会计舞弊带来的潜在风险,研究舞弊的类型、侦察的方法,如不同舞弊类型与审计诉讼的相关性等。
??(3)从政府监管机构入手。政府监管机构为了规范企业经济活动,研究企业舞弊行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相关制度的规定。
?? 早在1999年彼特森和吉布森在《舞弊的侦察与防范》一文中就对会计舞弊的动因作了极为精辟的解析,彼特森和吉布森一致认为“压力和动机、机会以及合理化借口”是诱发会计舞弊最直接的因素[2]。
?? 上述会计舞弊的三大直接动因被人们称为“会计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论)”,除此之外,GONE理论(四因素论)、会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冰山理论等会计舞弊动因理论都得到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对于会计舞弊防范治理对策的相关研究中,著名的是“反舞弊四层次机制理论”,该理论首先在美国著名的Treadway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它认为任何组织实体都可通过建立以下四道防线来防止企业舞弊:(1)高层的管理理念;(2)业务经营过程的内部控制;(3)内部审计;(4)外部独立审计。
1.2.2 国内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关于会计舞弊问题的研究,主要是1997年、2000年的很多学者对会计舞弊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最近几年研究会计舞弊问题的学者较少,但是,南纺股份这一重大的会计舞弊事件的曝光,对其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意义。
在1997年,复旦大学教授张文贤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分析,最终总结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法律法规不完善;(2)监控体制不健全;(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4)企业负责人对相关法律、财务知识的匮乏;(5)集团利益保护;(6)管理力度不够。而吴联生却从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出发点对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三方面原因:财务信息不对称、会计区域秩序以及人类有限理性[3]。
2000年,黄建伟搜集了一些会计舞弊实例,进一步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最终提出了五项措施来解决会计舞弊问题:会计准则的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完善,产权改革,公司组织结构的规范,管理机制的建设。之后,刘立国也做了相关的研究,补充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的防范措施。
2 会计舞弊概述
2.1 会计舞弊的定义?
会计舞弊这一概念在各类文献中定义并不完全一致。较为通用的定义是企业故意利用会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隐瞒或者虚构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使企业可以获得非法利益,但却会严重损害其他经济主体或个人的利益。
2.2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途径
2.2.1 会计舞弊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4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