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20191229205857]
摘 要
信用卡是一种支付手段和信用工具,早在20世纪中期就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我国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展相当迅猛,为老百姓带来了切实的便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地还不够成熟,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伴有高风险的出现,阻碍着我国信用卡市场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最主要是通过了解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国外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和管理经验,阐述我国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探究总结出解决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2
2信用卡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概述 3
2.1信用卡的起源 3
2.2信用卡的定义及特征 3
2.3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及其特征 3
2.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类型 4
3国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经验 5
3.1国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情况 5
3.2国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 6
3.2.1国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6
3.2.2国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总结 7
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风险问题及其成因 8
4.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8
4.2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暴露的风险问题 10
4.2.1片面追求规模效应 10
4.2.2使用与经营能力明显不足 10
4.2.3非法套现现象时有发生 11
4.2.4恶意透支呈上升趋势 11
4.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成因 12
4.3.1银行管理不严格,防范不佳,服务跟不上 12
4.3.2目前银行预防信用卡套现存在困难 12
4.3.3持卡人信用与银行信息不对称性 12
4.3.4信用卡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12
5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对策 13
5.1完善与信用卡相关的法律法规 13
5.2设立专业的信用审核机构 13
5.3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监管 13
5.3.1银行应健全信用卡审批程序,制定出合理的信用额度标准 13
5.3.2银行必须加强内部建设,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14
5.3.3银行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15
5.4对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的风险防范 16
5.4.1加强对持卡人用卡安全的教育 16
5.4.2加强培训和宣传指导特约商人 16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国际背景:自1950年信用卡在美国诞生以来,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内,信用卡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个人金融产品和交易支付工具,目前也有了一套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管理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银行业竞争加剧,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金融巨头美国07年发生了次贷危机,信用卡问题逐步凸显。
国内背景:虽然信用卡业务在中国21世纪才开始流行,但是近几年发展相当迅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的信用卡发行量在2006年底是5000万张,而到2012年底,信用卡总发行量达到了3.31亿张。伴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发生也随之越来越频繁。因为信用卡风险的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危险性大,所以在中国30多家发行机构中,只有少数几家表示信用卡业务能够带来盈利。因此,加强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合理控制信用卡业务风险,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监督并建立健全信用卡管理体系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选择本题目探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了解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认识和掌握,从中能够寻求到一些防范风险的措施。也可以为将来从事商业银行信用卡工作奠定稳固的理论基础,同时可以巩固在学校所学到的金融理论知识。也可以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给信用卡领域带来的影响,来深入探讨中国信用卡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防患于未然。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知识为载体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一个当今世界金融最发达的国家之所以能经济超越其他国家并持续上升,关键在于抓住了信用卡领域,并且有信用卡业务的广泛支撑。信用卡这项业务具有四高特点,分别是高风险、高收入、高增长潜力和高技术,怎样才能提高信用卡业务的收益潜力,减少风险,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使预期收益最大和损失最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防范,解决这个问题,评估风险,只有准确的评估,才可以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风险。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来说,进行风险评估,这是特别重要的。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业务所伴有的各类风险都会随之而来而且渐渐加大。银行忽视目标市场风险,为了追求销售业务量后,自从2003以来,中国信用卡进入了“黄金十年”,这一年起,所有商业银行为了占取信用卡市场份额,赢得第一,都发起了“圈地运动”。脱离当时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发卡数量,其表现为:(1)进入门槛不断降低。采取更加简单的程序,只须办卡人能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工作证明,就能够办理一定额度的信用卡,甚至在近几年里,各银行将目标投向了这些消费观超前但还款能力薄弱的在校大学生。(2)信用卡售后服务水平不能满足起业务发展规模的速度。营销人员都是只追求销售出去的数量而有意无意的隐瞒信用卡在试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就为之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还有就是客户遇到消费问题进行投诉时无回应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严重的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国内信用卡快速扩张带来的风险积累,在 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催化下大幅爆发,从而使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发卡行开始收紧信用卡授信审批政策,在发卡环节上,强调客户选择意识 ;在风险管理中,纷纷引入零售分池、评分卡等较为精细化的管理工具,并运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暴露等关键指标更为精确地计量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水平。此外,还通过建立和优化 IT 系统加强了对信用卡操作风险的管理,以保证持卡人账户信息的安全。
为了应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政府,各发卡行以及相关的学者们,都在共同努力,制定对策,完善法律法规,来保证信用卡业务参与者的利益。
2信用卡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概述
2.1信用卡的起源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 。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而是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美国的商店、公司为吸引顾客,扩大销售,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给顾客一个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塑料卡片,作为客户的购货消费券,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和卡片的商店及其分店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国内银行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是中行广东珠海分行,在1985年发行的,名字叫做“中银卡”。后来1986年中行北京分行发行了“长城卡”。1988年中行率先开始在全国发行信用卡,名称定为“长城信用卡”。以后一两年间,工、建、农逐渐开始发行。从此,我国信用卡市场开始出现。事实上,我国当时发行的信用卡就是国际标准的信用卡,可以信用消费、取现。由于技术问题(当时没有发达的网络、没有POS),银行核定单笔交易限额,采用离线交易。如金卡:酒店(住宿)消费1万元、餐饮消费5千元、网点提现2000元等。限额内见卡支付、不用授权,超限额需发卡行授权。透支收利息,没有免息期。不过当时国际上的信用卡也没有全面推出“免息期”,所以说当时发行的信用卡确实是国际标准的信用卡,也确难以申办,是实力、身份的象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