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达公司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经济的繁荣,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其也对经济越来越有着深刻的引导作用,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也决定着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得到得天优厚的优势?企业要积极的融合内外部环境因素,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注重财务会计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现阶段,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注重财务核算水平的提升,才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本文就是根据申达公司相关核算案例为基础,针对其内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积极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3
2 申达公司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4
2.1 申达公司简介 4
2.2 会计制度设计及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 4
2.2.1申达公司原始凭证分类 4
2.2.2申达公司编制记账凭证 5
2.2.3申达公司登记账簿 5
2.2.4申达公司记帐凭证汇总 5
2.2.5申达公司登记总账 6
2.2.6申达公司对账、结账 6
2.2.7申达公司编制会计报表 6
3申达公司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7
3.1 申达公司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7
3.1.1会计核算基础薄弱 7
3.1.2 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 7
3.1.3 会计制度的执行力较低 7
3.1.4 会计造假问题严重 7
3.1.5 会计信息管理不够完善 8
3.2 申达公司会计核算问题的成因 8
3.2.1 会计核算基础建设不到位 8
3.2.2 公司治理不规范 8
3.2.3 管理层不重视会计制度体系建设 8
3.2.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存报表粉饰动机 9
3.2.5 规范的会计信息管理机制缺失 9
4 申达公司会计核算规范化对策 10
4.1 强化申达公司会计核算基础 10
4.2 明确会计主体,加强外部监督 10
4.3 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1
4.4 采取有效措施严禁造假,加强诚信教育 12
4.5 完善会计信息管理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依据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递增的状态,就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已达到一万多家,很多注册企业改善了就业环境,解决了市场经济和就业方面的相关问题,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和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全面的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一些民营企业规模小、宏观因素、人员素质低等现象,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相关若干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内部会计制度框架的研究是有必要性的,这对于提高申达公司会计核算能力有所裨益。
研究意义: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加快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注重内部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加强对会计核算中问题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帮助找出正确的纠正措施。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利于使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优势作用。研究会计核算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讲,有利于内部管理,对于国家来讲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针对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较多,但是内容上比较单一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但是从企业经济管理角度来看,其会计核算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企业管理上要注重相关宏观政策的运用,特别是一些内部会计核算模式的全面创新,就完善内部管理措施,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例如2012年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在其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有提到内部作业,深入研究了内部作业账户、会计等相关概念,有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会计核算的过程,也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会计核算的原则和相关程序也要遵循一定的政策。
针对会计核算的研究要从多个角度,探索会计核算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国际上针对会计核算内容的研究,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相关探究,例如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在201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他对于作业会计思想的阐述标志着作业成本法的萌芽。乔治斯托布斯(GeorgeStaubus)教授(2013)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Accounting)中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对“动因”、“成本”、“作业”、“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obin Cooper 和 RobertSKaplan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作业成本法这一概念,对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运作流程、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积极研究相关理论,对实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Joshi通过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发现虽然作业成本法计算出来的成本结果比较精确,但是实践运用中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核算方法上给予高度重视[6]。
Amanda?HallDavis提到,会计电算化的起步和发展,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的价格也就相应降低,这样就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会计电算化不再是计算机领域上所涉及的内容,而作为会计专业人员,将其作为学习内容并具备相关技能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会计电算化被作为中心论题,是第十三届会计师大会上所被提出的,从此,会计电算化进入了崭新阶段。
Martin?S.?Bressler(2016)指出,美国发展的重点放在小型企业上,但研究内容专注于大型跨国企业。在美国,小型企业作为重要实体,无论是从科技到特许权上,小企业都可以自行选择会计信息软件作为自身核算体系,但是专家则不去研究。由于美国各阶层管理者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较为重视,使得美国会计信息系统相对较为完善[8]。
综上所述,针对会计核算相关问题,还要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核算内容和方法,注重其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
1.2.2国内研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1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