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附件)

随着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连续上市,对保险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关注。盈余管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在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同时随着保险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的日趋严重和其它保险公司的大量出现,保险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引起重视。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把平安保险公司为研究主要对象,描述我国保险公司盈余管理的背景,然后揭露平安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治理建议来规范平安保险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
1.2.2 国内相关研究 2
2 保险公司盈余管理的有关概念
2.1 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3
2.1.1 盈余管理的定义 3
2.1.2 盈余管理的特征 3
2.2 盈余管理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性 3
3 中国平安保险盈余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平安保险盈余管理的现状 5
3.2 平安保险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6
3.2.1 股权结构不合理 6
3.2.2 平安保险公司内部人员控制模糊 6
3.2.3 平安保险公司监管制度不完善 6
3.2.4 证监会对平安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够 7
3.2.5 财务信息使用者对平安公司信息的识别能力低下 7
4 完善平安保险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4.1 完善平安保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8
4.1.1 完善平安股东大会 8
4.1.2 构建合理的平安保险股权结构 8
4.2 强化平安公司的外部监督 8
4.3 加大对平安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惩罚力度 9
4.4 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对平安公司信息的识别能力 9
4.5 设计有效的约束奖励机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构 8
4.2 强化平安公司的外部监督 8
4.3 加大对平安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惩罚力度 9
4.4 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对平安公司信息的识别能力 9
4.5 设计有效的约束奖励机制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且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连续上市,对保险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关注,盈余管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在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1]。但是部分保险公司滥用盈余管理,使得我国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它的积极作用,从而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债权人、投资者和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界定盈余管理的概念,然后把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出完善中国平安内部治理结构,设计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会计监督的建议规范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相关研究
目前,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主要有“经济利益”的概念(经济收入的角度)和信息(信息透视图)两种。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金融、会计和发现)书,盈余管理是指“公认会计准则,在某种程度上允许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这里说的盈余管理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定义,主要是指一种调节会计利润或盈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效益的概念[2]。“经济利益”的概念认为,主要目的是通过特定的会计计量和确认的过程得到企业的“实际利益”。根据这一观点,盈余管理是“实际收入”和偏差报告收益。1989年,另一个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hipper)在信息观解释的基础上,信息盈余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概念,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信息管理)[3]。“信息”的概念,这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在市场竞争的现实经济市场,任何会计方法不能得到企业的“实际利益”。会计盈余的功能是给一些有助于投资者判断和估计的经济效益的“信号”,而不是经济效益本身。
1.2.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会计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管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目的,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企业或私人利益和调整会计利润的实现(陈建岐,2000;林钟高,2000;王一民,2000;张鸣、刘华,2000;朱红军,2000;秦荣生,2001;陈韶君,2003;宁亚平,2004)。学者从管理层是使用私人的观点和判断涉及生产财务报表为起点,盈余管理是没有管理约束或限制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判断,战略性调整的会计数据(李明辉,2001)[4]。
2 保险公司盈余管理的有关概念
2.1 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2.1.1盈余管理的定义
国内外许多专家就从各个角度来定义盈余管理。综合国内企业管理,学术界和金融领域研究分析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可以被定义为企业管理层使用财务会计在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通过现有的并非是完美无空缺的会计制度,选择合理的会计标准,对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盈余信息和相关辅助信息管理进行一系列程序的处理,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达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5]。
2.1.2 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领导层。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表明,企业起主导作用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是否使用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方法的使用,还有事务定时控制,最终决定都在他们的手中。当然,会计人员也加入,仅仅只是一个配角。时刻明确企业管理层在盈余管理行为本应当承担的责任。
盈余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方法、原则和估计。此外,时间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在研究盈余管理,我们必须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使用点和事务定时控制可以被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盈余管理需要进一步明确,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6]。所谓的盈余管理,也就是对会计数据的影响。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既明确又复杂。具体指的是盈余管理主要目的是取得私人利益。盈余管理又是符合公众利益,具有中立的原则。所以我们也应该明确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复杂。
2.2 盈余管理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性
盈余管理是有利于企业渡过临时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时,经常使用推动措施之前的利润。在这一点上,企业一般财务状况差,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