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
目 录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三)国外研究现状 1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五)研究方法 2
二、内部审计概述 2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2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制度的关系 2
(三)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 2
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提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3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内在需要 4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 4
(四)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5
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以济南钢铁为例 5
(一)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限制了独立性的发挥 5
(二)内审人员素质水平偏低 6
(三)没有落实审计结果 7
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举措 7
(一)优化审计机构的设置,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8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8
(三)重视内部审计并提高内审人员的积极性 8
(四)重视并严格执行内部审计结果 8
(五)发挥内部审计统筹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要远远大于对实践的研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研究仍还有很多不足。而针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与执行情况来看,还有很多缺陷和漏洞,内部审计部门和工作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也仅仅停留在监督方面,其评价和风险管理等职能受到严重制约。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怎样让内部审计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一家企业思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本世纪初,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才开始由财务导向逐步向管理导向的内部审计进行发展优化。
任水林(2011)关于内部审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作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也仅仅停留在监督方面,其评价和风险管理等职能受到严重制约。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怎样让内部审计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一家企业思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本世纪初,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才开始由财务导向逐步向管理导向的内部审计进行发展优化。
任水林(2011)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这方面提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隶属关系不清的问题,金淑倩(2012)认为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足,认为审计只是在财务监督方面的审计,而没有真正发挥审计在咨询、确认方面的职能作用和提高企业价值方面的作用,蔡伟和刘文梅(2014)提出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待优化,东哲(2014)指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技术还未跟上时代的发展,在计算机审计方面还比较落后。
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外国学者研究如下:
(三)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IIA(1994)成立,在同一年,维克多Z布林克(Victor.Z.Brink)的《内部审计的程序、性质、职能和方法》出版,真正的对内部审计做出了定义,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首次突破性的成果,同时,布林克还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地位需要定位为企业管理层服务的组织,而不是协助外部审计的工具。这一年发生的这两件大事标志着内部审计研究突破性的进展,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获得了很明显的动力。
劳伦斯 索耶(1973)所撰写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The Practice of Modern Internal Auditing)一书,融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强调了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结合企业业务和管理目标来执行审计。
IIA在1999年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标准,不仅需要包括监督评价职能,还需要完善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与制度,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以实现企业目标、兴利增值。
2004年10月,由Treadway委员会赞助成立的COSO委员会,结合SOX法案的相关要求出台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简称"ERM"),为企业建立并完善内控结构与制度、风险评估与管理决策提供优化建议,让企业实现价值上的提升。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状况,努力使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起指导作用。
理论上是运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新的内部审计框架,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起指导作用,在实际上是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寻找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正确发展道路。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拟在阅览大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历程文献和相关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文献进行科学筛选,深入了解企业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2.案例分析法
本文以济钢企业为案例,对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使其能为我国企业审计的制度发展作出贡献。
二、内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IIA在1996年对此有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内部审计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CIIA在2005年发布《内部审计准则》时对此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制度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内部并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性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制度则是一个总称,它是企业内部规范标准,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内部审计的作用之一就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是离不开内部审计的,而且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就是内部审计的健全。
(三)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
1982 年 12 月 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1985 年 12 月,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对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体制、主要任务、职权及工作程序等问题作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后来又经 1989 年、1995 年两次修订,使内部审计的有关问题进一步细化。随后《审计法》的实施,确认了内部审计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保证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987 年 4 月,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正式成立,并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我国有了专门研究内部审计科学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内部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作为社会主义审计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三)国外研究现状 1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五)研究方法 2
二、内部审计概述 2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2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制度的关系 2
(三)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 2
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提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3
(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内在需要 4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 4
(四)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5
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以济南钢铁为例 5
(一)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限制了独立性的发挥 5
(二)内审人员素质水平偏低 6
(三)没有落实审计结果 7
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举措 7
(一)优化审计机构的设置,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8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8
(三)重视内部审计并提高内审人员的积极性 8
(四)重视并严格执行内部审计结果 8
(五)发挥内部审计统筹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要远远大于对实践的研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研究仍还有很多不足。而针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与执行情况来看,还有很多缺陷和漏洞,内部审计部门和工作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也仅仅停留在监督方面,其评价和风险管理等职能受到严重制约。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怎样让内部审计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一家企业思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本世纪初,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才开始由财务导向逐步向管理导向的内部审计进行发展优化。
任水林(2011)关于内部审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作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也仅仅停留在监督方面,其评价和风险管理等职能受到严重制约。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怎样让内部审计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一家企业思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本世纪初,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才开始由财务导向逐步向管理导向的内部审计进行发展优化。
任水林(2011)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这方面提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隶属关系不清的问题,金淑倩(2012)认为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足,认为审计只是在财务监督方面的审计,而没有真正发挥审计在咨询、确认方面的职能作用和提高企业价值方面的作用,蔡伟和刘文梅(2014)提出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待优化,东哲(2014)指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技术还未跟上时代的发展,在计算机审计方面还比较落后。
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外国学者研究如下:
(三)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IIA(1994)成立,在同一年,维克多Z布林克(Victor.Z.Brink)的《内部审计的程序、性质、职能和方法》出版,真正的对内部审计做出了定义,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首次突破性的成果,同时,布林克还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地位需要定位为企业管理层服务的组织,而不是协助外部审计的工具。这一年发生的这两件大事标志着内部审计研究突破性的进展,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获得了很明显的动力。
劳伦斯 索耶(1973)所撰写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The Practice of Modern Internal Auditing)一书,融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强调了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结合企业业务和管理目标来执行审计。
IIA在1999年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标准,不仅需要包括监督评价职能,还需要完善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与制度,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以实现企业目标、兴利增值。
2004年10月,由Treadway委员会赞助成立的COSO委员会,结合SOX法案的相关要求出台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简称"ERM"),为企业建立并完善内控结构与制度、风险评估与管理决策提供优化建议,让企业实现价值上的提升。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状况,努力使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起指导作用。
理论上是运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新的内部审计框架,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起指导作用,在实际上是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寻找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正确发展道路。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拟在阅览大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历程文献和相关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文献进行科学筛选,深入了解企业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2.案例分析法
本文以济钢企业为案例,对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使其能为我国企业审计的制度发展作出贡献。
二、内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IIA在1996年对此有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内部审计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CIIA在2005年发布《内部审计准则》时对此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制度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内部并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性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制度则是一个总称,它是企业内部规范标准,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内部审计的作用之一就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是离不开内部审计的,而且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就是内部审计的健全。
(三)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
1982 年 12 月 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1985 年 12 月,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对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体制、主要任务、职权及工作程序等问题作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后来又经 1989 年、1995 年两次修订,使内部审计的有关问题进一步细化。随后《审计法》的实施,确认了内部审计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保证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987 年 4 月,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正式成立,并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我国有了专门研究内部审计科学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内部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作为社会主义审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