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与防范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负债经营的概述1
2.1 负债经营的定义1
2.2 负债经营的前提1
2.3 负债经营的特征2
2.4 负债经营的方式3
2.5 负债经营的重要意义5
3 负债经营的风险6
3.1 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6
3.2 企业负债经营的经营风险7
3.3 无力偿付的债务风险8
3.4 负债经营的政策风险10
4 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分析10
4.1 树立风险意识10
4.2 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10
4.3 优化资产管理12
4.4 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13
4.5 建立安全有效的防范机制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图1 贤成借款占负债比重变化趋势9
图2 万达资产负债率变化趋势12
表1 上市公司负债筹资来源表3
表2 贤成资产负债情况9
表3 万达资产负债情况11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提高,筹资方式和筹资途径的不断增加,负债筹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资金的一种主要来源。目前,企业负债筹资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向银行借款、利用商业信用、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等。我国上市公司中,负债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借款,约占46%,商业信用融资约占28%,企业债券融资约占0.5%,其他类型约占25.5%。负债筹资不仅成为了企业主要的资金筹集方式,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有效的负债融资不但能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获得财务杠杆的正效应,还能为债权人权益提供保障,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公司绩效。
企业为了扩张,规模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迅速、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负债经营能够使企业减少资金匮乏引起的机会成本,获得杠杆的有利效应,维持或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营能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然而,负债经营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债务风险等各种后果,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必须从其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因素出发,对即将开展的负债经营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树立风险意识,适度负债,研究预测市场变化,制定周密的生产销售计划,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 负债经营的概述
2.1 负债经营的定义
从会计学上说,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在未来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但从内涵上分析,负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租赁和商业信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利用债权人或他人资金,达到企业扩张的目的,来增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合理的筹资是企业造血理财的主要功能,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2.2 负债经营的前提
企业采取负债方式生产经营,必须有足够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的本息。同时,只有总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负债经营才有利可图。当负债中有个别利率过高时,若组合后企业仍能维持税前净利润大于成本费用,也可实行负债经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定水平,尽可能维持在30%至50%左右,若是过高,要注意企业控制权不被债务人分散。负债经营是为了利用让渡资金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要经过全面分析,确定合适的负债规模,避免过度负债,造成财务的恶性循环。
企业在负债经营前要做一些工作:第一,合理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确定合适的资金需求量。企业在确定资金需求量时要提前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确定生产规模,关注产品的销售趋势,防止盲目生产造成产品积压。第二,对投资方向进行周密研究,选择最优方案。资金应投入到重点产品的生产中,在进行外部投资时,要注意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率,优化投资风险与报酬,全面分析各投资项目,选择最佳方案。第三,选择最佳的负债来源,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企业因根据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合理地分配长、中、短期负债的比例,尽可能减少资金的使用代价,降低综合资本成本。
2.3 负债经营的特征
2.3.1 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负债经营并不是指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只有债权人以取得让渡资金的收益为条件,让渡资金的使用权,债务人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并支付该笔资金的相关费用,将该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上,才能称为是负债经营[1]。债权人虽然拥有资金的所有权,但是已以取得收益为条件让渡了资金的使用权,就不能像股东一样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和重大事项有决定权。因此,资金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是负债经营的一个重要特征。
2.3.2 债务人对债权人负有清偿义务
债务人向债权人所借的资金是有偿的,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且有清偿的义务,这种义务按照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定在今后某一特定日期履行。企业可以通过资产、劳务或再度负债的方式偿还债务,并且债权人的权益还受到法律保护,债务还本付息有强制性。
2.3.3 负债经营的目标是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是为了迅速有效的筹集资金,降低因资金短缺造成机会成本的概率,从而发挥财务杠杆有利效应,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的预期收益率必须高于负债的利息率,否则企业要动用自有资金弥补亏损。
2.3.4 负债经营收益与风险并存
负债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则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风险与收益并存。而负债能否取得效果,主要是看企业负债利息率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若企业总资产收益高于负债利息率,则企业负债经营潜在的收益率则越大;反之,若总资产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企业潜在的风险越大。
2.4 负债经营的方式
2.4.1 向银行借款
目前,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向银行借款,通过这种渠道能够快速的筹集到资金,资金的使用成本较低、借款弹性较好。利用这种筹资方式,企业具有可以直接和银行接触来确定借款条件的优势,一般不需要中介机构参与,减少了成本费用。若在借款期间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也可以与银行协商,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借款条件。以上市公司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中银行借款占了负债筹资方式近一半的比例的。这几年稳定在46%左右,是上市公司的主要负债筹资方式。但是企业向银行贷款的缺点是会受到筹资额度的制约,企业能够借入的资金与经营业绩挂钩,银行一般不愿意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增加自己的财务风险。此外,企业与银行签订合同时的限制条款也较多,需要定期向银行提交有关报表,并且有不允许修改借款用途等各项限制条款。
3.1.2 再筹资风险
当企业债务到期而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偿还债务时,大部分企业会选择举新债还旧债或者和债权人商议进行债务延期,这种行为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由于利润率降低,债权人可能会收回债务资金,企业再筹资的可能性下降。此外,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当资产负债率超过1时,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偿还债务,债权人的保障程度会大幅度下降,债务人将不愿意再将债务借给企业,限制了企业再筹资的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