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购调查探析

大学生网购调查探析[20200101174337]
摘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方便快捷又时尚多元的购物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如今网购已经成为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有较好的熟知度,驾驭能力强,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要比其他人群快。在宿舍只需要点点鼠标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且选择面广、送货上门、价格优惠等都成为大学生选择网购的重要原因。从地域上看,地处交通便利的江苏省,这里网购的发达程度高于其他地方。因此,以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网购是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反映出网购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网购中的一些问题从有关政府部门、电商和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网购大学生调查问卷
目 录
1 引言 1
2 网购的起源及发展 1
2.1 网购的起源 2
2.2 网购的发展 2
2.3 网购与大学生 3
3 大学生网购行为 3
3.1 大学生对于网购的信任度 4
3.2 大学生网购消费特点 5
3.2.1 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5
3.2.2 大学生网购购买的主要物品 7
3.3 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 7
4 大学生网购中遇到侵权行为的应对 8
4.1 大学生在网购中遇到的侵权类型 8
4.2 大学生选择的维权方式 8
4.3 网购中侵权的原因分析 9
5 对于网购现状提出的建议 10
5.1 工商管理部门方面的完善 10
5.1.1 完善登记制度 10
5.1.2 保证金制度 10
5.1.3 评价体系的明确 11
5.1.4 明确纠纷管辖问题 11
5.2 购物网站方面的完善 11
5.2.1 强制网店显示营业执照 11
5.2.2 建立一个监督管理机构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注 释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方便快捷又时尚多元的购物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如今网购已经成为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有较好的熟知度,驾驭能力强,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要比其他人群快。在宿舍只需要点点鼠标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且选择面广、送货上门、价格优惠等都成为大学生选择网购的重要原因。从地域上看,地处交通便利的江苏省,这里网购的发达程度高于其他地方。因此,以为例,研究大学生网购是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反映出网购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自从1999年邵亦波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商网站——易趣网,该网站仅在一周之内就有5000家店进驻。2003年淘宝网在开张一个月之后便达到了1万名用户的规模。并且开发出淘宝特有的C2C(Customer to customer)模式,开发出阿里旺旺和支付宝。我国的网购兴盛于2009年,网购市场规模达到2600亿元,网购用户的人数也达到了1.2亿。2011年中国网民在线交易额高达7849.3亿元,2012年突破万亿达1.26万亿元,2013年网购的交易额仍在持续的高速增长,交易额达到了1.85万亿元[1]。网购的快速发展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这种购物方式。
但是,网购毕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买卖。在网上购物时我们了解所购买商品的唯一方式就是卖家的描述和图片。如此,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认识就大打折扣。商品真实的颜色、尺寸不能完全确定,货物的质量也无从知道。因此近年来网购的退货率日渐升高,尤其在购物节期间更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基于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得出学生在网购中的消费能力、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特点,并对网购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2 网购的起源及发展
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 检索商品信息,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 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寄,或是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的方式,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购物方式。中国国内的网上购物 ,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 (直接银行转帐,在线汇款),而担保交易则是货到付款 等。
2.1 网购的起源
中国的第一次网购发生在1996年的11月,这次购物的购买人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贝洋,他通过实华开公司的网点,购进了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 ”。1999年,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们就开始建立B2C(Business to customer)网站 ,力图推动中国的网络购物[2]。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网购会面临以下三个问题:其一,会不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参与在线购物?其二,网络购物是否能够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其三,网络购物是否能够解决网络支付的问题?现在来看,当时的疑问似乎是多余的。参与网购的人数众多;快递公司也因为网购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在线支付的方式现在也是多种多样,完全解决了当时的疑问。
1998年3月6日下午3:30,中国的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 交易成功。这次网购的买卖双方中央电视台的王轲平先生和世纪互联公司。王轲平先生通过使用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购买了世纪互联公司的10个小时的上网时间。3月18日,世纪互联和中国银行联合发布了这则消息。事隔不久,一辆装载着价值166万元的某品牌电脑的货车,从西安的陕西华星公司运送至北京海星凯卓计算机公司,这份买卖合同也是在互联网上达成的。[3]至此中国的网购从概念状态进入实际应用的领域。
2.2 网购的发展
回顾中国最初始的网购就会发现,商家均是公司,客户有公司也有个人。这也就是网购的“B2C”模式和“B2B”模式。正因为如此,商家的数量大大地限制了网购的发展。
1999年底,互联网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那时国内诞生了300多家从事B2C 模式的网购公司。到2000年,使用这种模式的公司增加到了700多家。但是随着纳斯达克指数的下挫,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下,在2001年从事网购的公司只剩下几家,随后网购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冬眠时期”[4]。
。“非典”时期,对中国百姓而言是一场大灾难,但是这却给网购带来了契机。很多人不想出门到公共场所去,但又缺乏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开始尝试网购。由此人们开始慢慢地了解网购,享受网购送货上门的快捷和方便。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购之后,人们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购物方式。“当当”和“卓越”是中国“B2C”模式的先驱者,他们在互联网复苏之后迅速崛起。他们使用快递的方式配送,并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使得中国的网购向前迈进了一步。
2003年“淘宝网”进入网购的市场并开发出“C2C”模式,大大增加了商户的数量,在交易额上后来居上,慢慢地成为了中国网购的中流砥柱。
自2006年始,中国的网购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经前几年当当、卓越、淘宝、中国购 、51特价街等一批购物网站的铺垫,网民的数量比2001年上升了十几倍,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尝试网购,整个网购的环境也在慢慢的改良。配送、售后服务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网购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