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漂老人社区融入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附件)

摘 要“济漂老人”指因各种原因随子女迁到济南市的老人,这类老人大部分因为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离乡来到陌生城市,脱离自己本来熟悉的圈子和支持网络,受年龄及心理因素影响,老人主动融入和适应力较弱,同时子女在济工作和经济压力可能会出现对老人情绪关照不足等问题,导致老人个人情绪、家庭关系紧张。“‘爱晚’城市锦囊”济漂老人社区融入服务项目旨在关注“济漂”老人日常生活,深入了解其生活需要,同时分析所开展的相应服务。在项目基础上,对所涉及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以期使社会工作在“漂老人”城市融入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目录
一、导论 1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设计及过程 2
二、相关的理论及分析 3
(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3
(二)角色理论 4
(三)活动理论 4
(四)优势视角理论 4
三、“‘爱晚’城市锦囊”济漂老人城市融入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4
(一)项目开展过程分析 4
(二)项目成效分析 9
(三)项目的不足 11
四、结论及反思 12
(一)研究结论 12
(二)服务展望 12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一、导论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1.研究的缘由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以及老龄社会的来临,人口的迁移现象远离越普遍。根据2013年中国人口发展报告显示,到2030年我国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8.2%。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一二线城市迅速发展,不仅吸引了诸多年轻的劳动力和青年人才,也带来了他们的父母。他们或是为照顾子女或是为提高生活质量,也主动或被动地跟随子女来到城市。但由于受年龄及心理因素的影响,老人城市的融入性和适应力较弱。同时,其子女在面临工作和经济压力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适应融入的问题,以致家庭关系紧张。
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人发起了“‘爱晚’城市锦囊”济漂老人社区融入服务项目,该项目为中国福利彩票资助济南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落地于济南某社区。项目以辖区济漂老人为服务对象,以帮助济漂老人更好融入城市社区为目标,通过制作和发放生活锦囊、社区服务锦囊,在地支持网络构建等为其开展丰富多元的社区支持性服务,从而实现“漂”老人与所在城市社区的双向互动与融入。
项目共历时一年之久,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学生,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有许多经验的总结和对理论的新认识,同时也希望以毕业论文的形式记录下这些成长的点滴以及实践研究的过程。因此,本文将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理论进行具体的阐述,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在“漂老人”城市融入方面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建设。
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的开展,全面了解“漂老人”在社区融入层面上的现状与困境以及社会工作在该方面介入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将社会工作的理论运用到“漂老人”社区融入的实践中去,同时以实践为基础来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在“漂老人”城市融入方面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建设。
(2)实践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而社会工作者更是一种站在街头的知识分子,所以对社会工作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实践为基础,对所涉及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去挖掘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规律,以形成更为全面的对策,为社会工作更好开展“漂老人”服务打下基础。
(二)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是一门致力于促进人改变的一种方法。其可以分为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和医疗取向的社会工作。其中,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重视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使其在更有勇气的情况下,采取行动改善自身处境。
“漂”老人是指因各种原因随子女迁到其他城市的老人,其所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刘敏(2014)将其归因于时代的变迁,其中包括:城市化发展、户籍制度松动、传统文化影响等。对于该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刘晓雪(2012)认为主要表现在多重的心理问题、与子女的沟通问题、适应环境困难、养老品质欠缺、幸福感不强等方面,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代际的沟通问题。
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2000)将“融入”称为公民资格,其中包括:民事权利、政治权利、相应的义务以社会参与。徐丽敏(2014)对其基本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她认为社会融入首先应强调融入主体的主动性,要求融入主体在融入之前应当先学着承担目标社会的责任即“无责任即无权利”。
(三)研究设计及过程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漂”老人
“漂”老人是指因各种原因随子女迁到其他城市的老人。基于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家文化,许多老人为和子女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或者帮助子女照顾孙辈而选择从原本生活的地方迁入一个新的地方。这部分老年人有些来自农村,有些来自小城市,其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各有不同。根据其异地居住的时间的长短该人群可以分为阶段性的“漂”老人和长久性“漂”的老人。其中,阶段性的“漂”老人表现在现居住地与原居住地来回往返;而长久性“漂”的老人是指一直与子女居住在现居住地。
(2)社会融入
社会融入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应对各种需求的一个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个人或全体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等几个方面。就“漂”老人的社会融入而言,其主要是指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
(3)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来开展社会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漂”老人的社区融入的实质是“漂”老人与社区的双向互动,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不仅注重服务对象自身的成长与改变,同时也注重服务对象所生活的社区的改变与发展。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①通过图书室、知网等方式搜集各种文献,为此研究奠定基础。
②通过对“‘爱晚’城市锦囊”济漂老年人城市融入服务项目的过程材料的分析,形成对项目的评估和经验的总结。
(2)非结构访谈法
①访谈法是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深入了解受访者的价值、情感、行为;另外可以共同探讨受访者过去的经历和对事件的解释,增加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②通过对该项目的服务对象以及参与项目的人员进行访谈,收集访谈资料。
(3)实地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