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导向的城市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基于旅游导向的城市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20200511190133]
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基于旅游功能导向的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目标层;第二层为综合评价层,包括资源价值,开发条件,使用条件;第三层为项目评价层,指标包括欣赏价值、游憩特征、文化价值等7个指标;第四层为因子评价层,指标包括景感度、奇特度、完整度等19个指标。基于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州市的绿道旅游资源的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以及相关的规划理论选择了太湖湿地公园、东吴国家湿地公园、东山等11个景区作为绿道规划的主要节点,为苏州市的绿道网规划提供了依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绿道资源;指标体系;评价;旅游;苏州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前言1
1研究概述 2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2
1.2研究目标2
1.3研究内容2
1.4研究方法2
2 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2.1方法3
2.2选取评价指标3
2.3确定指标权重4
2.4评价的方法7
3以苏州市绿道资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7
3.1苏州市概况 7
3.2苏州市绿道资源及空间分布 7
3.3苏州市绿道资源评价 8
3.3苏州市绿道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9
4结论与讨论 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附录111
附录213
基于旅游导向的城市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引言
前言:近年来,绿道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绿道旅游是一种包含绿色低碳旅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自行车旅游的旅游方式,一般沿着山体、水系、田园、风景道路等人造和自然的线路建设,里面有方便游人和骑自行车者参观游玩的线路。绿道旅游是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和重要的增长点,也是自然环境与旅游结合的良好典范。对绿道依托的环境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绿道网络规划的基础。苏州市具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是全国首批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区域内人文景观众多,尤其是园林更是享誉中外。苏州园林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观赏其中,可以领略到小巧玲珑、精致脱俗的园林景观,可得到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除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之外,苏州市的自然绿道旅游资源也毫不逊色,虞山、天平山、灵岩山、东山、西山、天池山、尚方山、穹窿山、太湖、尚湖等等数不胜数。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苏州市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的结果,选出评分较高的绿道资源点,作为绿道网络规划的节点。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绿道是一种线性的绿色开敞空间,它连接了田园林地、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水系山体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供人游玩休息和观赏等多种功能。绿道与其它道路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它只供行人和非机动交通工具进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对绿色休闲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对绿道的规划方法、规划内容的研究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但是对绿道规划的综合评价较少,对绿道规划前的绿道资源评价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体系,目的在于科学评价绿道资源质量的高低和开发的潜力为制定合理的绿道的选线和绿道资源的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规划评价包括规划前评价、规划中评价和规划后使用评价,本研究对绿道资源评价属于规划前的评价,是绿道网络规划建设的基础。对绿道资源的综合评价是绿道网络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方面。同时也对规范苏州市绿道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有着重要的的作用,对其进行实证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突出绿道的旅游功能为导向,以绿道资源的综合定性评价为出发点,构建出绿道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资源价值、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多个方面,并且利用该指标体系对苏州的绿道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为苏州市的绿道网络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1.3 研究思路
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根据绿道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在对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频率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参照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筛选出绿道资源的评价指标。选出评价因子后,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分配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基于绿道功能的绿道资源评价体系。其次以苏州市为演绎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各评价因子的得分,根据本文建立的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苏州市的绿道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的结果,为苏州市绿道规划的选线、发展结点和空间布局等方面提供参考。
1.4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研读文献,调查收集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建设理论及实践相关研究的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
(2)理论分析法
与经验分析法相对,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它是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其规律性。
(3)频率统计法
频率统计法是进行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特定的“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统计出某一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而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4)德尔菲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德尔菲法( Delphi Method),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该方法主要是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函件)提交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 的集体判断结果。
(5)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的决策方法。本文根据评价的目的,选取资源价值、开发条件、利用条件三个准则层,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进行分析。
(6)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针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对苏州市的绿道资源进行打分,并以此为基础对绿道资源进行评价。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表2 基于旅游导向的城市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目标层 综合评价层 项目评价层 因子评价层 指标性质
基于旅游导向城市绿道资源评价指标体系A 资源价值B1 欣赏价值C1 景感度D1 定性
奇特度D2 定性
完整度D3 定性
舒适度D4 定性
运用上面的方法得到的资料数据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使得每一个指标都具有一个数值。然后依据这些数值由专家和研究人员依据各指标权重做出评价并打分,并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因子的评分,再将各指标因子的得分和相对应权重值代入数学模型 运算(式中,E为绿道资源点综合得分值,Qi为第i个指标因子的权重,Pi为第i个指标因子的评价得分,n为指标因子的数量),得出绿道资源的分值。将绿道资源分为5级,由高到低,将得分为90-100分的归为五级绿道资源,75-89分的归为四级资源,60-74分的归为三级资源,得分45-59的归为二级资源,得分在44分以下为一级资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