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视角的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

基于农民视角的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20200511190515]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反腐措施,有成效更有不足。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基于农民视角,对基层官员腐败治理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当地基层官员腐败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提出若干鼓励村民参与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的对策建议:目前,该县的腐败治理还存在村民参与反腐的积极性不高、贿选现象严重、村务公开不规范等很多问题。导致腐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腐败成本过低、监督缺位、对官员的教育不到位、工资收入过低以及官员自身素质较低等。对于腐败的治理,要充分发挥农民参与的作用。首先,要强化农民参与反腐的意识;其次要完善民众参与反腐的渠道;最后,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成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基层官员腐败;农民视角;农民参与;重庆市酉阳县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3
(一)基层官员 3
(二)基层官员腐败的表现 3
(三)腐败治理 3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4
(一)样本地区概况及问卷收发情况 4
(二)样本信息 4
(三)调查和访谈的内容 4
三、重庆市酉阳县基层官员腐败现状 5
(一)村民参与反腐的积极性不高 5
1.村民对腐败的关注显被动 5
2.村民获知腐败事件的途径单一 5
3.村民参与缺乏实际行动 5
(二)村干部选举贿选现象严重 6
(三)农村基层村务公开、财务管理不规范 6
四、基层官员腐败的成因 6
(一)基层官员腐败的客观性根源 7
1.腐败成本过低 7
2.监督缺位 7
3.对基层官员的宣传教育不到位 8
4.基层官员工资收入过低 8
(二)基层官员腐败的主观性根源 8
五、鼓励农民参与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的对策建议 8
(一)强化民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意识 9
(二)拓宽村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渠道 9
(三)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成效 9
六、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基于农民视角的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研究
——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
引言
County of Ch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ongqing city
引言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腐败现象的不断滋生,并且在以愈演愈烈的态势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据透明国际组织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大陆的腐败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在透明国际2014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中,中国的评分为36分,在17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00位,在发展中国家属中流水平。[1]官方也有表示,我国目前的腐败现象呈现出易发、多发的势头,还出现了许多涉及金额巨大的案件,以及更加隐蔽化、智能化和复杂化的违法违纪行为。[2]
实际上,我国历年来都比较重视腐败问题,也不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来遏制腐败。早在1982年,邓小平就针对我国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猖獗的问题,首次提出了“两手抓”的反腐方针,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同时,坚决打击我国的经济犯罪活动。十年后,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又再一次强调了,要想保证改革开放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先做好反腐倡廉工作。[3]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的反腐理念,称反腐应该以教育为基础,用法制来保证。不断深化改革,逐渐从根本上遏制住腐败现象的发生。[4]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而进一步治理腐败。[5]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国刮起了一阵反腐的狂风。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要“零容忍”。[6]李克强总理还指出,国家还会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权力清单”公布的推进,界定权力的边界,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国家在腐败治理这条道路上取得的成就也是相当瞩目的。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七年,公众对于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当初的51.9%提高到了后来的70.6%;另外,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公众比例,也从68.1%上升到83.8%。这些腐败治理取得的成就,同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7]特别是在十八大以后,2年的反腐成绩就达过去10年的70%。还有专家称反腐即将从“不敢腐”阶段进入到“不能腐”的阶段。[8]
然而,在取得各种成就的同时,也有不少腐败的新问题在不断产生,公众对反腐成效的满意度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目前的腐败治理,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基层。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已擒虎过百,而地方抓苍蝇似乎总是慢半拍。有的地方仍只是“吼吼嗓子”、“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有的地方“柿子拣软的捏”;有的地方在问责上则有“凑数”的嫌疑。[9]所以,在治理腐败的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综观以往学者们对基层官员腐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官员腐败的内涵、表现、危害、成因、治理等多方面,但更多的都是基于纯理论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的研究还很少。另外,对腐败的研究,有不同学者分别从腐败成本、社会转型、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有胡鞍钢、过勇等学者认为我国制度缺陷导致腐败“高收益低风险”,而廉洁则“低收益”。对腐败治理的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余华义学者基于声誉模型的分析,提出要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行为,必须要赋予民众足够的对基层官员的监督权利,并且在政策方面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开的、透明的官员体系。
但是,这些研究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反映不同群体对腐败问题的态度。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50.32%。[10]因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量涉农资金流向农村,为基层官员的腐败提供了土壤。另外,乡村人口数量的庞大使我国拥有较多的基层干部,部分官员觉悟不高,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在利益的诱惑面前,逐渐失去自我,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取利益,从而走上腐败的道路。近年来,中国的基层官员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现在我国又正处于城镇化的重要阶段,对基层官员腐败的治理迫在眉睫。
所以,对基层官员腐败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基层官员腐败产生的成因和特点,探索基层官员腐败的治理对策,是对国家“老虎苍蝇一起打”等反腐政策的积极响应,对于基层腐败治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农民为视角,对基层官员腐败的治理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让民众参与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的对策,让基层组织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一)基层官员
所谓基层,顾名思义,就是指各种组织中最低的一层,是跟群众有最密切、最直接联系的一层。[11]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对基层的概念做了不同的界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使用的基层官员特指在乡镇行政机构和村委管理机构中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基层官员腐败的表现
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的研究分析,根据腐败发生的领域,基层腐败可以被划分为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和生活腐败。
表5 腐败原因得分情况
其次,还要完善农民参与基层官员腐败治理的渠道,并引导村民们用正确有效的方式行驶自己的监督权力,积极参与到我国基层官员腐败治理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