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与出境旅游关系研究
自2004年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业就处于“高规模、高消费”双高局面。近几年,我国的出境旅游规模以及人均消费都跃居全球第一。收入水平是影响出境旅游消费的最直接的原因,然而,分析近二十年来的数据发现,我国人均GDP的增长速率低于出境旅游消费的增长速率,单单以收入水平的变化来解释出境旅游消费的变化是有所欠缺的。我国居民贫富差距大,财富集中程度高,收入分配对于消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因素对于出境旅游的影响程度,主要包括收入分配以及收入水平两个方面,分别用基尼系数以及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于出境旅游人均消费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文献综述2
(一)出境旅游对于国际经济的宏观影响2
(二)对出境旅游规模以及消费因素的分析2
二、理论分析3
(一)中国出境旅游现状3
(二)出境旅游影响因素3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 4
2.基尼系数4
三、模型组建4
(一) 理论模型4
(二) 数据来源5
(三) 单位根检验5
(四) 协整检验6
(五)误差修正模型6
四、实证结论分析 7
(一)模型数据分析7
1.基尼系数与出境旅游人均消费近20年来的变化 7
2.基尼系数呈倒“u”字型分布原因7
3.出境旅游人均消费呈“u”字型分布的原因 7
(二)模型结论分析8
1.收入结构的改善促进出境旅游人均消费的增加8
2.居民收入对于出境旅游人均消费的影响呈“u”型分布8
3.高收入人群对于出境旅游人均消费的影响8
五、小结9
六、政策建议9
(一)正确认识出境旅游双高局面9
(二)引导我国游客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9
(三)深化出境旅游研究10
致谢10参考文献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居民收入与出境旅游关系研究
国贸131 范月姣
引言
引言:出境旅游具有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出境旅游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出境旅游发展较晚,开始于1984年港澳游,这时的出境旅游主要是“探亲游”,国家对于“探亲游”的游客身份、旅游范围、旅游目的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限制,可以说,这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出境旅游。1997年3月,自《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务院发布之后,这才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也业发展的正式开始,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开始大范围提升。1997年,出境旅游的人数为532万,主要分为因公出境和因私出境旅游两种性质的游客,出境旅游总消费为81亿美元,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9115万元。到了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总人数已经达到1.22亿,同比增加4.35%,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达到1097亿美元,人均消费900美元,出境旅游总人数以及出境旅游人均消费都居于世界第一位。2004年,我国出境人口总数为2885万,成为整个亚洲地区的第一大客源国。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有学者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预测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将于2020年突破1亿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而实际上,自2012年开始,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数开始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直至2016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蝉联出境旅游最大输出国。并且,2013年开始,中国出境旅游消费开始位居世界第一,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四年维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位置。庞大的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以及花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中国已经成为中国周边国家包括越南、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以及英国、马尔代夫等旅游业高度发达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并且由于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庞大的花费,中国游客被称为“移动的钱包”,全球许多国家从中获益匪浅,各国政府愈来愈重视中国之一旅游市场,截至2017年1月,已经有61 个国家和地区承诺持中国普通护照的游客可以有条件免签或落地签。由于我国出境旅游业的在国际上的显著地位,出境旅游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学者的关注。
一、文献综述
(一)出境旅游对于国家经济的宏观影响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增长,其在国家经济地位以及对于世界的影响也随着增大,国内外学术界都对此极为重视,并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本文总结了之前学者的研究文献,发现当前文献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出境旅游对于国家经济的宏观影响,一方面是决定出境旅游需求的各种要素,还有一方面是研究影响出境旅游高额消费的要素。由于出境旅游业成长开始阶段,我国经济落后,外汇短缺,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国外旅客,赚取外汇,所有在1997年之前,旅游市场作为我国政府赚取外汇的重要产业,出境旅游处于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三大旅游市场发展很不均衡,其中国内旅游市场占比最高。1997年,旅游业首次出现外汇逆差现象,这成为我国外汇与居民消费的一个溢出漏斗。这一关系的转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争议,戴学锋(2006)先生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利用旅游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的发展会加大服务贸易行业外汇的缺口。张凌云,杨晨(2007)则认为出境旅游的快速发展是顺应经济发展必然产物,我国于2006开始,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当时的外汇总量已经突破一万七千五亿美元。旅游行业的外汇逆差非但不会导致我国出现外汇缺口,反而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的适度储备。王琳等人认为三大旅游市场处于平衡发展的状态是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标志,三大旅游市场分别是出境、入境以及国内旅游市场,所以出境旅游的增速高于其他两个市场会有利于三大市场的向健康成熟方向发展。雷平,施祖麟(2008)发现国际上通常国家的出境旅游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上升,这体现了一国的外贸结构得以优化、国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上升、国家各个产业的结构优化,所以这一现象是积极合理的。
对出境旅游规模以及消费因素的分析
由于在出境旅游发展的前期,旅游业市场终于从外汇顺差转为外汇逆差,众多学者在2010年之前的研究着重点也在于此,而自2010年之后,出境旅游发展势头猛进,继出境旅游规模引人关注的增长势头之后,出境旅游消费也随之取得了惊人的进步,2012年,中国已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客源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呈现“高消费、高出境人数”的格局。对此现象邓爱民(2011)证明了收入水平与汇率对于出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的线性均衡关系。成英文,王慧娴(2014)等人通过对55个人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国际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要素包括汇率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国内出境旅游需求的主要变化原因都可以通过这两个要素进行解释。收入对于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大于对实际汇率的对于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因此,如果两个要素的变化幅度相同,收入效应要大于价格效应。随后戴学锋,孙盼盼(2014)又对收入和出境旅游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最终发现,邓爱民之前研究出来的收入与出境旅游率之间的有着线性函数关系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居民收入要素与出境旅游率与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发现国土面积潜在影响出境旅游。冯庆,孙根年(2014)澄清了对于出境旅游收入门槛的模糊认知,并发现中国的出境旅游目前处正处于模型中起步阶段向快速成长阶段的过度时期,尚未到达转折点,所以中国未来的出境旅游的发展速度还将迅速增加下去。在出境旅游的消费情况方面,蔡兴与李红权(2012)论证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出境旅游双高格局的关键因素,李金平、陈方(2011)证明了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金额主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收入分配合理程度。政府已经把提高低收入水平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作为民生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文献综述2
(一)出境旅游对于国际经济的宏观影响2
(二)对出境旅游规模以及消费因素的分析2
二、理论分析3
(一)中国出境旅游现状3
(二)出境旅游影响因素3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 4
2.基尼系数4
三、模型组建4
(一) 理论模型4
(二) 数据来源5
(三) 单位根检验5
(四) 协整检验6
(五)误差修正模型6
四、实证结论分析 7
(一)模型数据分析7
1.基尼系数与出境旅游人均消费近20年来的变化 7
2.基尼系数呈倒“u”字型分布原因7
3.出境旅游人均消费呈“u”字型分布的原因 7
(二)模型结论分析8
1.收入结构的改善促进出境旅游人均消费的增加8
2.居民收入对于出境旅游人均消费的影响呈“u”型分布8
3.高收入人群对于出境旅游人均消费的影响8
五、小结9
六、政策建议9
(一)正确认识出境旅游双高局面9
(二)引导我国游客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9
(三)深化出境旅游研究10
致谢10参考文献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居民收入与出境旅游关系研究
国贸131 范月姣
引言
引言:出境旅游具有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出境旅游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出境旅游发展较晚,开始于1984年港澳游,这时的出境旅游主要是“探亲游”,国家对于“探亲游”的游客身份、旅游范围、旅游目的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限制,可以说,这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出境旅游。1997年3月,自《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务院发布之后,这才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也业发展的正式开始,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开始大范围提升。1997年,出境旅游的人数为532万,主要分为因公出境和因私出境旅游两种性质的游客,出境旅游总消费为81亿美元,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9115万元。到了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总人数已经达到1.22亿,同比增加4.35%,出境旅游总消费金额达到1097亿美元,人均消费900美元,出境旅游总人数以及出境旅游人均消费都居于世界第一位。2004年,我国出境人口总数为2885万,成为整个亚洲地区的第一大客源国。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有学者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预测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将于2020年突破1亿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而实际上,自2012年开始,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数开始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直至2016年,中国已经连续五年蝉联出境旅游最大输出国。并且,2013年开始,中国出境旅游消费开始位居世界第一,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四年维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位置。庞大的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以及花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中国已经成为中国周边国家包括越南、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以及英国、马尔代夫等旅游业高度发达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并且由于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庞大的花费,中国游客被称为“移动的钱包”,全球许多国家从中获益匪浅,各国政府愈来愈重视中国之一旅游市场,截至2017年1月,已经有61 个国家和地区承诺持中国普通护照的游客可以有条件免签或落地签。由于我国出境旅游业的在国际上的显著地位,出境旅游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学者的关注。
一、文献综述
(一)出境旅游对于国家经济的宏观影响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增长,其在国家经济地位以及对于世界的影响也随着增大,国内外学术界都对此极为重视,并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本文总结了之前学者的研究文献,发现当前文献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出境旅游对于国家经济的宏观影响,一方面是决定出境旅游需求的各种要素,还有一方面是研究影响出境旅游高额消费的要素。由于出境旅游业成长开始阶段,我国经济落后,外汇短缺,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国外旅客,赚取外汇,所有在1997年之前,旅游市场作为我国政府赚取外汇的重要产业,出境旅游处于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三大旅游市场发展很不均衡,其中国内旅游市场占比最高。1997年,旅游业首次出现外汇逆差现象,这成为我国外汇与居民消费的一个溢出漏斗。这一关系的转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争议,戴学锋(2006)先生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利用旅游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的发展会加大服务贸易行业外汇的缺口。张凌云,杨晨(2007)则认为出境旅游的快速发展是顺应经济发展必然产物,我国于2006开始,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当时的外汇总量已经突破一万七千五亿美元。旅游行业的外汇逆差非但不会导致我国出现外汇缺口,反而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的适度储备。王琳等人认为三大旅游市场处于平衡发展的状态是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标志,三大旅游市场分别是出境、入境以及国内旅游市场,所以出境旅游的增速高于其他两个市场会有利于三大市场的向健康成熟方向发展。雷平,施祖麟(2008)发现国际上通常国家的出境旅游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上升,这体现了一国的外贸结构得以优化、国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上升、国家各个产业的结构优化,所以这一现象是积极合理的。
对出境旅游规模以及消费因素的分析
由于在出境旅游发展的前期,旅游业市场终于从外汇顺差转为外汇逆差,众多学者在2010年之前的研究着重点也在于此,而自2010年之后,出境旅游发展势头猛进,继出境旅游规模引人关注的增长势头之后,出境旅游消费也随之取得了惊人的进步,2012年,中国已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客源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呈现“高消费、高出境人数”的格局。对此现象邓爱民(2011)证明了收入水平与汇率对于出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的线性均衡关系。成英文,王慧娴(2014)等人通过对55个人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国际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要素包括汇率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国内出境旅游需求的主要变化原因都可以通过这两个要素进行解释。收入对于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大于对实际汇率的对于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因此,如果两个要素的变化幅度相同,收入效应要大于价格效应。随后戴学锋,孙盼盼(2014)又对收入和出境旅游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最终发现,邓爱民之前研究出来的收入与出境旅游率之间的有着线性函数关系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居民收入要素与出境旅游率与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发现国土面积潜在影响出境旅游。冯庆,孙根年(2014)澄清了对于出境旅游收入门槛的模糊认知,并发现中国的出境旅游目前处正处于模型中起步阶段向快速成长阶段的过度时期,尚未到达转折点,所以中国未来的出境旅游的发展速度还将迅速增加下去。在出境旅游的消费情况方面,蔡兴与李红权(2012)论证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出境旅游双高格局的关键因素,李金平、陈方(2011)证明了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金额主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收入分配合理程度。政府已经把提高低收入水平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作为民生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