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2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了WTO组织,加入了世界自由贸易的大潮流之中,自由贸易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中国虽然可以将商品卖到全球广泛的市场中去,但同时全球的供应商也可以将他们的产品卖到我们中国的市场中来。汇率作为国际贸易中的纽带,其波动势必影响着贸易,现今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贸易规模也很巨大,但农业产物的贸易体量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农业产物出口量小于进口量,贸易收支为逆差,且差额逐渐增大,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农业产物出口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引入出口需求弹性与出口供给弹性两个因素,共同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证实了汇率变动与农业产物出口量之间呈正向关系,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农业产物的出口贸易除了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还受到弹性因素的影响,符合价格弹性理论。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绪论1
一、文献综述 2
(一)国外关于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2
(二)国内关于汇率变动与农产品贸易效应的研究2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3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4
1统计研究法4
2理论分析法4
3实证分析法4
二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4
(一)价格弹性理论4
(二) J曲线效应理论4
三、汇率变动与我国农业产物贸易现状5
(一)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进程5
(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状况6
(三)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8
四、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业产物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9
(一)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9
1数据说明9
2模型的构建9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9
1单位根检验(ADF检验9
2 协整检验9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0
4回归分析10
5多重共线性检验10
(三)实证结论11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1
(一)研究结论11
(二)政策建议12
致谢12
参考文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引言
引言:2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了WTO组织,加入了世界自由贸易的大潮流之中,自由贸易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中国虽然可以将商品卖到全球广泛的市场中去,但同时全球的供应商也可以将他们的产品卖到我们中国的市场中来,众所周知,我国因为很多的历史原因导致了现代化晚于西方很多国家,我们的技术,市场经验,金融体系等现今依然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这场全球自由贸易的大潮中,我国如何突围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我国土地面积广袤,人口基数很大,意味着我们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都很丰富,这些年间,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同时也是主要的农业产物生产国和消费国。截止到2016年,中国的农业产物贸易总额已经高达1845.6亿美元,但这么大体量的贸易额里,经我查询数据核实,近几十年来农业产物出口增长速率低于农业产物进口增长速率,并且自从2004年开始农业产物的出口总量小于农业产物的进口总量,形成了农业产物的贸易收支逆差,且逆差额还有增大的趋势。但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情况属于贸易顺差,在海外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业产物的贸易会独树一帜的成为中国贸易顺差大潮里的反向标呢?提起对外贸易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汇率,因为汇率是贸易的中间标的,我国金融体系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汇率制度也不尽完善,经历了两次汇率改革之后的今天,我相信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认为,研究货币汇率的波动与农业产物出口贸易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指导我们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与制度,促使我国农业产物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外国学者研究农业产物出口与汇率变动之间关系综述
外国学者经多了多年的研究探索,为这一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Schuh(1974)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在他的研究结论中指出了很多学者研究中忽略了汇率波动对农业产物出口贸易的影响。在Schuh提出了汇率对农业影响之后,国外很多学者跟进,进行了很多实证性分析研究。Susanti (2001) 拔取的数据样本为印度尼西亚19711998年的季度农业产物出口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建立了回归估计模型探究汇率变动对农业产物出口的影响,他在结论中明确指出了汇率波动与农业产物出口之间呈反向关系。两年之后Glue, Kim和Sunetal(2003)扩充了数据的范围,并且将样本控制在了工业国家范围内,他们采用了十个工业国家的农业产物出口和汇率波动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时间序列为19741999,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与Susanti相同的结论。Steindler和Marquez(2015)对贸易弹性作出了研究,他们通过季度数据的分析,发现了中国农业产物贸易中存在着J曲线效应。外国学者经过了多年的研究,通过不同类型的数据样本,不同的时间序列,从多角度进行研究与验证,所得到的结果大都是一个方向的,都认为汇率波动与农业产物出口之间呈反向关系。
(二)国内学者研究农业产物出口与汇率变动之间关系综述
因为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晚于西方,早期的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受西方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郑琰(2000)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价格弹性的问题上,证明了除了汇率因素之外,价格弹性也是对农业产物出口影响的重要变量。李岳云,宋海英(2004)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汇率因素的影响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实证研究,验证了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将促进农业产物出口,抑制农业产物的进口的理论。王红玲(2006)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J曲线效应”是否在中国有效的问题上,因为日本是中国农业产物重要的出口市场,因此其采用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农业产物贸易额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序列为19942004十年,最后得出的结论并不支持“J曲线效应”适用于中国。上述学者都是对农业产物整体贸易进行研究,祁春节(2009)把数据样本范围缩小后选择了单品类大豆进行研究,采用大豆的进口数据研究其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汇率的波动对大豆的进口的影响很小,证明了不是所有农业产物贸易都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张婷婷(2013)将汇率分成了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分别研究其与农业产物出口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证明了实际汇率对农业产物出口的影响大于名义汇率的影响。邹积岭(2016)利用最新的数据,去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结论,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非常显著。高琰(2016)拔取了最新的样本数据,建立了计量模型,并且在模型中引入了滞后一期的人民币汇率,将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与当期汇率模型进行回归后对比分析,发现滞后一期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更优,修正当期汇率下模型的错误,证明了J曲线效应适用中国市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