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研究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概况 2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历史演进 2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发展的特点 4
三、FDI流入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5
(一)FDI流入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5
(二)FDI流入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7
四、利用FDI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8
(一)银行业利用FDI的发展对策 8
(二)证券业利用FDI的发展对策 9
(三)保险业利用FDI的发展对策 9
五、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吸引FDI的速度正保持迅猛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另外,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领域。其中,金融业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部门。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吸引了不少外商对我国金融业的直接投资,成为最大的FDI输入国。FDI的流入,一方面为我国国内金融部门引进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我国金融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国内金融业发展逐渐跟上了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脚步。但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第三产业时间、空间发展不均衡,外资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提升金融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是“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新兴发展中国家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能否把握机遇,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基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国内国外经济形势严峻的现状,国内外学者积极展开了FDI对金融业影响的研究。致力于探究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为FDI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生积极影响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本文也将从FD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否把握机遇,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基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国内国外经济形势严峻的现状,国内外学者积极展开了FDI对金融业影响的研究。致力于探究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为FDI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生积极影响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本文也将从FDI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出发,为我国金融业顺应国际形势,充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超越制造业吸引了不少外商直接投资,密切了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与交流。虽然我国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呈现出金融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另外,随着新技术力量的加强和我国金融业利用FDI程度的加深,许多其他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将着重分析FDI对我国金融业产生的影响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监管和调整金融业FDI、加大国内金融业的开放力度促使FDI产生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以达到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目的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Helpman、Krugman和Markusen、Venables等人在《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2010)中分析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框架,得出在产业结构框架中金融业FDI交融、作用于金融服务贸易理论并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结论;Grunfeld、Moxnes在《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Insurance Service》(2011)中对探究了第三产业FDI与第三产业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引力模型对OEOC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FDI与第三产业之间是互补关系;Li在《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he new theory》(2013)中认为,FDI与金融业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并非替代关系,而且FDI的流入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熊祎在《中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绩效的比较研究》(2012)中对比了中国和印度两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部门利用FDI发展的历史和状况,探究了中印两国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绩效差异,并从印度金融部门利用外资的经验中寻找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可借鉴之处;王喜东等在《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对策》(2013)中发现中国加入WTO后,第三产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得出了我国政府需要在产业政策上积极引导,对第三产业吸引的FDI进行合理调整、规划的结论;姚战琪在《金融部门FDI和金融服务贸易的理论与实证分析》(2016)中研究了我国金融业利用FDI的现状,并通过建立模型验证了金融贸易理论和金融业FDI之间存在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的关系;曾莉在《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2016)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离不开外商投资对我国金融业的投资,得出了我国需要实现金融业和外资更深度的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是当务之急的结论。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概况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历史演进
1.1979-1992年的起步阶段
尽管这段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放开,但是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投资环境相对不稳定,不仅没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法律体系也存在许多漏洞。因此很多企业无法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至于对银行业等金融部门的投资更是屈指可数。在这段时期,我国金融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和外商投资项目数量微乎其微。直至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部门的投资份额仍然没有改观,甚至出现下跌,协议外商投资份额也仅占0.1%。
2.1993-1995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3-1995年是我国利用FDI的高速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于政府出台了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外商投资政策,对外开放区域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开放程度也得到了加深。另外,我国开始颁布了与FDI流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交通运输、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FDI流入打造了相对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甚至在1995年左右,外商积极在我国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城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概况 2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历史演进 2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发展的特点 4
三、FDI流入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5
(一)FDI流入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5
(二)FDI流入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7
四、利用FDI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8
(一)银行业利用FDI的发展对策 8
(二)证券业利用FDI的发展对策 9
(三)保险业利用FDI的发展对策 9
五、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吸引FDI的速度正保持迅猛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另外,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领域。其中,金融业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部门。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吸引了不少外商对我国金融业的直接投资,成为最大的FDI输入国。FDI的流入,一方面为我国国内金融部门引进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我国金融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国内金融业发展逐渐跟上了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脚步。但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第三产业时间、空间发展不均衡,外资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提升金融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是“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新兴发展中国家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国能否把握机遇,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基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国内国外经济形势严峻的现状,国内外学者积极展开了FDI对金融业影响的研究。致力于探究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为FDI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生积极影响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本文也将从FD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否把握机遇,充分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基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扩大、国内国外经济形势严峻的现状,国内外学者积极展开了FDI对金融业影响的研究。致力于探究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为FDI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产生积极影响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本文也将从FDI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出发,为我国金融业顺应国际形势,充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超越制造业吸引了不少外商直接投资,密切了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与交流。虽然我国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呈现出金融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另外,随着新技术力量的加强和我国金融业利用FDI程度的加深,许多其他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将着重分析FDI对我国金融业产生的影响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于监管和调整金融业FDI、加大国内金融业的开放力度促使FDI产生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以达到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目的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Helpman、Krugman和Markusen、Venables等人在《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2010)中分析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框架,得出在产业结构框架中金融业FDI交融、作用于金融服务贸易理论并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结论;Grunfeld、Moxnes在《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Insurance Service》(2011)中对探究了第三产业FDI与第三产业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引力模型对OEOC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FDI与第三产业之间是互补关系;Li在《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he new theory》(2013)中认为,FDI与金融业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并非替代关系,而且FDI的流入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熊祎在《中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绩效的比较研究》(2012)中对比了中国和印度两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部门利用FDI发展的历史和状况,探究了中印两国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绩效差异,并从印度金融部门利用外资的经验中寻找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可借鉴之处;王喜东等在《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对策》(2013)中发现中国加入WTO后,第三产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得出了我国政府需要在产业政策上积极引导,对第三产业吸引的FDI进行合理调整、规划的结论;姚战琪在《金融部门FDI和金融服务贸易的理论与实证分析》(2016)中研究了我国金融业利用FDI的现状,并通过建立模型验证了金融贸易理论和金融业FDI之间存在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的关系;曾莉在《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2016)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离不开外商投资对我国金融业的投资,得出了我国需要实现金融业和外资更深度的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是当务之急的结论。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概况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利用FDI的历史演进
1.1979-1992年的起步阶段
尽管这段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放开,但是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投资环境相对不稳定,不仅没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法律体系也存在许多漏洞。因此很多企业无法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至于对银行业等金融部门的投资更是屈指可数。在这段时期,我国金融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和外商投资项目数量微乎其微。直至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部门的投资份额仍然没有改观,甚至出现下跌,协议外商投资份额也仅占0.1%。
2.1993-1995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3-1995年是我国利用FDI的高速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于政府出台了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外商投资政策,对外开放区域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开放程度也得到了加深。另外,我国开始颁布了与FDI流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交通运输、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FDI流入打造了相对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甚至在1995年左右,外商积极在我国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