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摘 要党的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改变了“城乡分割”的传统观念和实践,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由于西咸新区城镇建设起点低,缺乏高层次人才,通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界定城市发展“路线图”到新城镇化建设试点,描绘出以人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步推进,优化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围绕西咸新区城镇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试图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区别,并讨论了城市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在西安集约、高效的新领域方面,城乡一体化、生态宜居、城市化和粮食安全,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指导西咸新区型城镇化建设。运用SWOT分析法,在“西咸新区”城市群规划背景下,系统阐述了西咸新区新城镇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将新城镇化建设纳入“西咸新区”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选择。体现西咸新区特色,维护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3主要研究方法 1
2基本概念 1
2.1城镇化 1
2.2新型城镇化 1
2.3西咸新区 1
3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SWOT分析 1
3.1发展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中的优势 1
3.1.1区位优势 1
3.1.2经济发展优势 1
3.1.3资源优势 1
3.2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劣势 1
3.2.1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 1
3.2.2产业支撑能力弱 1
3.2.3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 1
3.3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 1
3.3.1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顺应经济发展 1
3.3.2西咸一体化和大西安发展 1
3.3.3创新创业与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家精神 1
3.3.4绿色智慧新城和生态城市建设 1
3.4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挑战 1
3.4.1财政来源单一 1
3.4.2产业转型风险较大 1
3.4.3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1
3.5 SWOT矩阵分析和路径选择 1
4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路径 1
4.1加强建设基础设施 1
4.2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产业升级 1
4.3摆脱土地依赖,创新融资方式 1
4.4生态优先,经济发展兼顾自然和人文环境 1
5.结论 1
参考文献 1
致谢 1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新城镇化的特点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然而,从西咸新区城市化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仍然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咸新区新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合西咸新区新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1.1.2研究的意义
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因为美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90%,韩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80%,而且是因为城市化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刺激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范例本文致力于如何快速建设城镇化以及建设的关键要素加以分析,某些方面可为政府对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决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作为国家级的产业开发区,也可作为其他新区规划的参考范本。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1)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赵文敏(2017)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让的城镇化,城乡之间相辅相成,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得建立在提高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及农业化水平基础之上。
李茗(2016)指出城镇化的主要意义在于应该寻求质量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着眼于局部的地理空间的扩展。
(2)中小城市城镇化的研究
黄玮(2016)强调各级城市的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发展中小城市为首要目标。
马春光(2017),主要以解决小城镇发展问题为目标。他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很重要,小城镇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多余的关键点。
(3)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姚士牟(2018)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认为城镇化不应太注重经济效益,否则会引起许多问题和矛盾,例如各个地方的收入偏斜、居民的不舒适感、两极化等,增加社会风险。
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Mountford(2015)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许多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城市化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律。
Campbell(2017)认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呈现出直接的比例状态。
Kwan(2016)在对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大致线性关系。
1.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参考。在图书馆查阅学习文献、网络查找、报刊等,可以了解新城镇化的发展。
(2)SWOT分析。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咸新区新城镇化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
(3)定量分析。本文在分析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时运用定量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
2基本概念
2.1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与传统农村社会由农业向现代城市社会主导的非农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和区域空间变化。2018年12月,中国城镇人口比例首次超过总人口的5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取得首次突破。但是,传统的城市化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1.6亿多农民工无法实现市民化。他们还处于半城镇化状态,没有或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居民应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如果扣除没有真正融入城镇化人口的2亿农民工,中国实际城镇化率只有36%。
二是布局。布局混乱主要表现为一些城市无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盲目扩张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增加经济总量。使大跨度的水、电、天然气、污染越来越大的压力,水问题尤为突出,在全国657个城市的400多座城市缺水,必须依靠地下水为生产和生活,其中110属于严重缺水,严重缺水,你必须住在开采地下水来维持生产。当然,地下水是可以提取的,但是如果地下水超采会带来地面沉降,一些城市的地面沉降面积越来越大,国土资源部正在做综合规划治理措施。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3主要研究方法 1
2基本概念 1
2.1城镇化 1
2.2新型城镇化 1
2.3西咸新区 1
3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SWOT分析 1
3.1发展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中的优势 1
3.1.1区位优势 1
3.1.2经济发展优势 1
3.1.3资源优势 1
3.2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劣势 1
3.2.1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 1
3.2.2产业支撑能力弱 1
3.2.3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 1
3.3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 1
3.3.1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顺应经济发展 1
3.3.2西咸一体化和大西安发展 1
3.3.3创新创业与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家精神 1
3.3.4绿色智慧新城和生态城市建设 1
3.4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挑战 1
3.4.1财政来源单一 1
3.4.2产业转型风险较大 1
3.4.3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1
3.5 SWOT矩阵分析和路径选择 1
4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路径 1
4.1加强建设基础设施 1
4.2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产业升级 1
4.3摆脱土地依赖,创新融资方式 1
4.4生态优先,经济发展兼顾自然和人文环境 1
5.结论 1
参考文献 1
致谢 1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新城镇化的特点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然而,从西咸新区城市化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仍然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咸新区新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合西咸新区新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1.1.2研究的意义
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因为美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90%,韩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80%,而且是因为城市化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刺激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范例本文致力于如何快速建设城镇化以及建设的关键要素加以分析,某些方面可为政府对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决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作为国家级的产业开发区,也可作为其他新区规划的参考范本。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1)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赵文敏(2017)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让的城镇化,城乡之间相辅相成,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得建立在提高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及农业化水平基础之上。
李茗(2016)指出城镇化的主要意义在于应该寻求质量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着眼于局部的地理空间的扩展。
(2)中小城市城镇化的研究
黄玮(2016)强调各级城市的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发展中小城市为首要目标。
马春光(2017),主要以解决小城镇发展问题为目标。他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很重要,小城镇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多余的关键点。
(3)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姚士牟(2018)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认为城镇化不应太注重经济效益,否则会引起许多问题和矛盾,例如各个地方的收入偏斜、居民的不舒适感、两极化等,增加社会风险。
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Mountford(2015)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许多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城市化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律。
Campbell(2017)认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呈现出直接的比例状态。
Kwan(2016)在对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大致线性关系。
1.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参考。在图书馆查阅学习文献、网络查找、报刊等,可以了解新城镇化的发展。
(2)SWOT分析。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咸新区新城镇化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
(3)定量分析。本文在分析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时运用定量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
2基本概念
2.1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与传统农村社会由农业向现代城市社会主导的非农化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和区域空间变化。2018年12月,中国城镇人口比例首次超过总人口的5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取得首次突破。但是,传统的城市化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1.6亿多农民工无法实现市民化。他们还处于半城镇化状态,没有或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居民应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如果扣除没有真正融入城镇化人口的2亿农民工,中国实际城镇化率只有36%。
二是布局。布局混乱主要表现为一些城市无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盲目扩张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增加经济总量。使大跨度的水、电、天然气、污染越来越大的压力,水问题尤为突出,在全国657个城市的400多座城市缺水,必须依靠地下水为生产和生活,其中110属于严重缺水,严重缺水,你必须住在开采地下水来维持生产。当然,地下水是可以提取的,但是如果地下水超采会带来地面沉降,一些城市的地面沉降面积越来越大,国土资源部正在做综合规划治理措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