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研究

目 录
1 引 言 1
2 股权结构和财务治理效率概述 1
2.1 股权结构含义及特点 1
2.2 财务治理效率概念和内容 2
2.3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2
3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实证分析 3
3.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3
3.2 模型构成和变量选择 4
3.3 研究假设 5
3.4 模型的建立 6
3.5 实证研究 7
结论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地不断推进,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我国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过程中暴露了许多由于股权结构制约所引起的财务治理效率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财务治理和股权结构,不得不研究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对理论的解剖及实证研究分析股权结构和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关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改善和调整现有的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之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是提高上市公司现代发展的必然需要。
2 股权结构和财务治理效率概述
2.1 股权结构含义及特点
股权结构是指在公司的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有的比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用一句话来说,股权结构就是股东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从理论而言,股权结构一般理解为公司的剩余权益和剩余收益的分布情况和匹配方式。总而言之,股权结构可以被定义为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比例及其在公司剩余利益和控制权的分布状况。
郝晓燕等(2012)[1]、张天阳(2008)[2]、朱月友等(2012)[3]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做了较为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的研究,对股权结构的具体构成特点进行理论总结,特别是股权集中度对财务治理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股权集中度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应的现状,指出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财权配置不合理,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且突出了强化股权结构的财务治理效应的对策。
王宗萍、张淑慧、刘欣(2010)[4]将风险投资主体进行划分,从奉献投资机构、风险投资家和出事投资者三个主体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的股权结构为切入点,分析风投主体对风险企业的经营绩效的显著相关性,进而重新对股权结构进行全面的认识,总结出股权结构的作用和影响。
郭晓顺、韦金凤(2011)[5]指出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通常遵循“啄食顺序”,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呈现出再融资周期逐渐变短,频率逐渐提高的特点。而基于这样的特点,在企业债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的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长期“重股权,轻债权”的特征弊端显露的十分明显。
2.2 财务治理效率概念和内容
财务治理从狭义上讲,是经理人员、监事、董事、股东的权责利的一种机制;从广义上讲,一般指企业采取共同管理,相互制约。财务治理效率是指在采取一些财务治理活动后,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的对比。本文是对财务治理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结合。
从财务治理主体的角度考虑,林燕华(2014)[6]、刘健(2009)[7]研究了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出董事会难以发挥应发挥的作用,监事会没有用等问题,并且指出了监事会无用的原因,监事会成员由控股股东选举,总的来说还是股权结构所导致的股权集中的弊端。解决财务治理效率问题的对策方面从公司主体分层的角度提出具体的建议。
从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途径方面,陈建新(2012)[8]、刘秀春等(2011)[9]从财务治理角度,为了提高财务治理效率提出了具体方法,研究中对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份“一股独大”的股权集中制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股权控制力角度分析了内部现有的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性,同时提出了债务治理机制和国有产权主义以及管理层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外部审计约束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上市公司的问题,股权结构和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每个有针对性的调整分析。
从财务治理效率的实现保障方面,蒋建湘(2012)[10]]研究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是由股权结构决定的,并且提出向“相对控股”模式为治理目标靠近。分析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效率现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找出法律在这方面的约束,对它进行规范后,提出实现“相对控股”需要通过国有股减持的形式实现,强调了配套法律的重要性。
2.3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从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关系的角度,吕新军(2015)[11]提出了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定量估算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同时强调了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不稳定影响,指出我国大部分民营上市公司存在治理低效的问题,并且提出想要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必须完善股权集中度的合理性,并且积极实施高管激励政策。
从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作用机制的角度,余华贵、孙福明(2013)[12]提出股权安全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建立市场化指标与非市场化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模型,促进两个可能的有效发展,对公司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治理发展提出一定的展望和预期。
对于企业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相关性有以下两个研究成果:
(1)正相关。最早提出了企业股权结构中,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治理是正相关是Berle A、Means G(1932)[13]通过对美国200家规模最大的非金融企业的数据调查发现,会计利润率与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鼓动对公司的经营主要通过对公司事务的管理得以实现,而公司管理的决定权主要是依据持股比例进行划分,因此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2)负相关。 Burkart、Gromb(1997)[14]指出了股权集中会导致大股东对公司事务的绝对管理,而这种管理的过分干预,降低了管理者管理公司的积极性,甚至阻碍和影响了管理者科学管理公司的客观性,降低了公司的发展价值,因此股权集中与公司的财务治理发展是负相关。
从以上的相关专家和学者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分析出,股权结构对企业的财务治理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在掌握了对股权结构和财务管理效率的相关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性建议,能够分清主要行事主体和保障主体,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在股权结构制度上的不合理之处。鉴于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发现,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没有对效率的深入研究,使得财务治理理论没有真正成熟。上市公司作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成为了上市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经营效益的根本影响因素,而财务治理效率则是企业发展合理稳健的标志。
3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实证分析
GY 0.00 185.00 28.9309 22.70591
LT 4.74 100.00 56.2594 27.02475
GZ 0.00 3.42E10 4.3190E8 1.29280E9
参考文献
1 郝晓雁,娟花,吴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科技和产业[J],2012(12):140-14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7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