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及其防范问题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及其防范问题及对策[20191230185624]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会计舞弊,解决方案
目 录
1引言1
2会计电算化的会计舞弊方式1
2.1会计舞弊的定义1
2.2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1
2.3 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方式2
2.3.1信息录入舞弊2
2.3.2修改数据库文件2
2.3.3程序非法篡改3
2.3.4数据偷窃3
3 会计电算化舞弊出现的原因3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3
3.2会计电算化法律制度不健全4
3.3财务人员意识缺乏和素质欠缺4
3.4审计制度不完善5
3.4.1外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之处5
3.4.2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之处5
3.4.3社会监督的缺陷6
4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深远影响6
5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分析—以万福生科企业会计舞弊为例7
5.1万福生科企业简介7
5.2万福生科会计舞弊分析8
5.2.1 万福生科会计舞弊案始末8
5.2.2万福生科舞弊案原因分析9
5.2.3万福生科会计舞弊案例分析12
5.2.4万福生科会计舞弊手段分析12
5.2.4.1虚增收入15
5.2.4.2虚增资产16
5.2.5会计电算化环境对舞弊的影响16
6.3从万福生科公司舞弊事件中得到的启示16
7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防范措施17
6.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7
6.2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律制度17
6.3加强会计电算化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及法律意识19
6.4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加大监督力度20
结论22
致谢23
参考文献24
1 引言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财务管理 与成本核算的改革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代替手工手工会计使用已成为现实的物质保障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的会计和报告。所谓的会计,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它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项目。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会计,会计规范是现代工作和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会计体质改革、贯彻新《会计法》、进一步提高会 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迫切需要。
到2014年为止,多数的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计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有些地区,目前会计电算化开展的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部门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几张的技术革命,也是会计学着门学科的一次重大革命。电算化使得会计人员从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苦海中解脱,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让会计人员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资金管理、资金分析,资金测评,进一步深化了会计职能。
会计电算化在给企业在给企业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会计舞弊问题。会计电算化环境更隐蔽、更多样化,如何防范这些新的会计舞弊手段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新的问题。
2 会计电算化的会计舞弊方式
2.1 会计舞弊的定义
所谓的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的行为。
2.2 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工作人员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舞弊活动也越来越多。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发现的计算机舞弊案例至少有数千起,这样大的数目给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流失,遏制了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的财政、税收、GDP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作案的领域涉及了银行、证券、保险、国防等许多部门。而由于舞弊手段的多样化,给我们在如何防治舞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方式
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方式主要有信息录入舞弊、修改数据库文件、程序非法篡改、数据偷窃四种方式。
2.3.1信息录入舞弊
信息录入舞弊是计算机舞弊中最简单、最安全、最常用的方法。信息很可能在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的过程中被篡改,数据要经过采集、记录、传递、编码、核查、转换等环节进入计算机系统,舞弊人员可以通过虚构、修改业务来达到舞弊的目的。
在很多方面,信息的录入是信息系统的最关键的环节,完善的信息录入系统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它通常表现为:虚构业务数据,如将假存款单输入银行的系统中,增加作案者的存款数;修改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如从存货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货数据,消除购 货业务凭证。通过对数据作非法改动,导致会计数据的不真实、不可靠、不准确或以此达到某种非法目的,如,转移单位资金到指定的个人账户等[1]。舞弊行为之一就是伪造数据(删除、修改或增加一项交易)。如舞弊者在录入时,插入一条虚假的工资交易,或者增加工时字段的录入值,系统将为舞弊者增加工资支票的金额。舞弊行为之二清偿一项虚假的负债。通过输入虚假的支付凭证(如采购订单、验收报告 或供应商发票等),舞弊者可以欺骗系统为不存在的交易创建应付账款记录。一旦应付记录建成,系统将认为该交易合法并且在到期日打印支票,按正常交易流程付款。分布式数据采集和网络 传输使得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关联公司间越来越多地遭遇舞弊,如冒充、偷窥、跟踪和黑客等。
2.3.2 修改数据库文件
经过电算化系统处理后的数据都存放在数据库文件里,舞弊者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操作。目前投入使用的电算化会计软件无论是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还是企业专用会计软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功能设置缺陷或漏洞。因此有些电算化会计软件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就通过直接修改已生成账簿的记账凭证来实现这个功能,修改完后再重新记账和试算平衡[2]。另有一些比较严谨的软件则需要先编制一份专门的记账凭证以替代原先错误的凭证,然后再进行记账和试算平衡。在电算化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它们都是正确的,但都可以被用来进行舞弊。例如直接修改文件中的参数数据,但是修改后的日期会被记录下来,所以这种方法很容易被识别。又或者另造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文件覆盖原文件。大多数人采取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目的而不留痕迹的手段。
2.3.3 程序非法篡改
篡改程序是指对程序做非法改动,以便达到某种舞弊的目的。常见的手法有“陷门”和“特洛伊木马”。会计信息华本身就存在着漏洞,舞弊者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操作获取私利。一方面审计人员无法预知何处可能存在错误;另一方面舞弊者可通过设置“软开关”使程序随时恢复“正常”[3]。例如在处理大额资金结算时,将计算着可以四舍五入的部分通过暗设程序存入自己的账户,并且表面上看不出一点违章之处。此法需要较高的编程技巧,而这些技术仅少数程序设计员或系统维护员拥有。审计人员要想发现此类舞弊很困难。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会计舞弊,解决方案
目 录
1引言1
2会计电算化的会计舞弊方式1
2.1会计舞弊的定义1
2.2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1
2.3 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方式2
2.3.1信息录入舞弊2
2.3.2修改数据库文件2
2.3.3程序非法篡改3
2.3.4数据偷窃3
3 会计电算化舞弊出现的原因3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3
3.2会计电算化法律制度不健全4
3.3财务人员意识缺乏和素质欠缺4
3.4审计制度不完善5
3.4.1外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之处5
3.4.2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之处5
3.4.3社会监督的缺陷6
4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深远影响6
5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分析—以万福生科企业会计舞弊为例7
5.1万福生科企业简介7
5.2万福生科会计舞弊分析8
5.2.1 万福生科会计舞弊案始末8
5.2.2万福生科舞弊案原因分析9
5.2.3万福生科会计舞弊案例分析12
5.2.4万福生科会计舞弊手段分析12
5.2.4.1虚增收入15
5.2.4.2虚增资产16
5.2.5会计电算化环境对舞弊的影响16
6.3从万福生科公司舞弊事件中得到的启示16
7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防范措施17
6.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7
6.2完善会计电算化法律制度17
6.3加强会计电算化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及法律意识19
6.4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加大监督力度20
结论22
致谢23
参考文献24
1 引言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财务管理
到2014年为止,多数的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计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有些地区,目前会计电算化开展的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部门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几张的技术革命,也是会计学着门学科的一次重大革命。电算化使得会计人员从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苦海中解脱,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让会计人员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资金管理、资金分析,资金测评,进一步深化了会计职能。
会计电算化在给企业在给企业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会计舞弊问题。会计电算化环境更隐蔽、更多样化,如何防范这些新的会计舞弊手段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新的问题。
2 会计电算化的会计舞弊方式
2.1 会计舞弊的定义
所谓的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
2.2 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工作人员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舞弊活动也越来越多。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发现的计算机舞弊案例至少有数千起,这样大的数目给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流失,遏制了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的财政、税收、GDP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作案的领域涉及了银行、证券、保险、国防等许多部门。而由于舞弊手段的多样化,给我们在如何防治舞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舞弊方式
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方式主要有信息录入舞弊、修改数据库文件、程序非法篡改、数据偷窃四种方式。
2.3.1信息录入舞弊
信息录入舞弊是计算机舞弊中最简单、最安全、最常用的方法。信息很可能在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的过程中被篡改,数据要经过采集、记录、传递、编码、核查、转换等环节进入计算机系统,舞弊人员可以通过虚构、修改业务来达到舞弊的目的。
在很多方面,信息的录入是信息系统的最关键的环节,完善的信息录入系统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它通常表现为:虚构业务数据,如将假存款单输入银行的系统中,增加作案者的存款数;修改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如从存货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货数据,消除购 货业务凭证。通过对数据作非法改动,导致会计数据的不真实、不可靠、不准确或以此达到某种非法目的,如,转移单位资金到指定的个人账户等[1]。舞弊行为之一就是伪造数据(删除、修改或增加一项交易)。如舞弊者在录入时,插入一条虚假的工资交易,或者增加工时字段的录入值,系统将为舞弊者增加工资支票的金额。舞弊行为之二清偿一项虚假的负债。通过输入虚假的支付凭证(如采购订单、验收报告
2.3.2 修改数据库文件
经过电算化系统处理后的数据都存放在数据库文件里,舞弊者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操作。目前投入使用的电算化会计软件无论是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还是企业专用会计软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功能设置缺陷或漏洞。因此有些电算化会计软件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就通过直接修改已生成账簿的记账凭证来实现这个功能,修改完后再重新记账和试算平衡[2]。另有一些比较严谨的软件则需要先编制一份专门的记账凭证以替代原先错误的凭证,然后再进行记账和试算平衡。在电算化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它们都是正确的,但都可以被用来进行舞弊。例如直接修改文件中的参数数据,但是修改后的日期会被记录下来,所以这种方法很容易被识别。又或者另造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文件覆盖原文件。大多数人采取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目的而不留痕迹的手段。
2.3.3 程序非法篡改
篡改程序是指对程序做非法改动,以便达到某种舞弊的目的。常见的手法有“陷门”和“特洛伊木马”。会计信息华本身就存在着漏洞,舞弊者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操作获取私利。一方面审计人员无法预知何处可能存在错误;另一方面舞弊者可通过设置“软开关”使程序随时恢复“正常”[3]。例如在处理大额资金结算时,将计算着可以四舍五入的部分通过暗设程序存入自己的账户,并且表面上看不出一点违章之处。此法需要较高的编程技巧,而这些技术仅少数程序设计员或系统维护员拥有。审计人员要想发现此类舞弊很困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