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研究(附件)【字数:12990】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公共项目公私合作这种模式就开始被提出,并且也在我国尝试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项目单靠政府运作,投入的时间长、精力大,更新速度缓慢。公私合作模式对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议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模式起步晚,发展迅速,所以对其绩效审计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定义、特点、风险进行了解,通过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3E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使用平衡计分卡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国内对于PPP项目的绩效审计现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关键词绩效审计;公共项目;公私合作
目录
0 引言 1
1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概述 2
1.1 PPP项目定义 2
1.2 PPP项目特点 2
1.2.1参与者多元化 3
1.2.2获益途径是多样的 3
1.2.3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特许的 3
1.2.4投资收益公私共享 3
1.3 PPP项目的风险 3
1.3.1政府信用风险 3
1.3.2软预算约束风险 3
1.3.3腐败风险 4
1.3.4项目融资风险 4
1.4 PPP项目绩效评价 4
2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理论 5
2.1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5
2.2 3E理论 5
2.2.1经济性(economy) 5
2.2.2效率性(efficiency) 6
2.2.3效果性(effectiveness) 6
2.3利益相关者理论 6
3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必要性分析 6
3.1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现状和特点 6
3.1.1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现状 6
3.1.2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特点 7
3.2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7
3.2.1法律以及秩序维护的需要 7
3.2.2保证国家政令畅通 7
3.2.3保障民生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4深化改革 8
3.2.5促进社会动态平衡 8
3.3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模式的框架 9
3.3.1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目标 9
3.3.2审计主体 9
3.3.3审计方法 10
3.3.4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 10
3.4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0
4 使用平衡计分卡来对PPP绩效进行审计案例分析 12
4.1绩效体系的建立 13
4.2对4号线的绩效进行审计的结果 14
5 PPP绩效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16
5.1加强绩效审计意识 16
5.2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制度 17
5.3整合绩效审计资源,提升绩效审计质量 17
5.3.1审计机关对绩效审计资源的整合 17
5.3.2提高第三方绩效审计结果的地位 17
5.4建立完善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7
5.4.1详细分析指标与各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 17
5.4.2重视定性指标的分析 18
5.4.3对指标体系还需要精简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研究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越来越多,需要承担的公共项目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但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对项目的建设以及管理的效率产生了影响。因为政府的资源以及精力不是无限的,如果所有的公共项目都由政府来负责,将使得政府疲于奔命。另一方面,公共项目又不能完全由社会资本来运作,这是因为社会资本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如果完全由社会资本来运用,如果公共项目完全由社会资本来运作,就有可能偏离公共项目的本意,不但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可能影响到公共的生活以及秩序。
然而,在公共项目公私合作(以下简称“PPP”)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绩效评价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对于PPP来说,必须要兼顾政府职能的实现以及社会资本的盈利,如果一味的追求政府职能的实现,而忽视了社会资本的盈利,则将会使得社会资本失去参与PPP的兴趣。但是,如果只顾及到社会资本的利益,又会影响到PPP社会职能的实现。由此可见,PPP绩效的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绩效审计之前,需要设定审计的标准、流程等,这样可以保证对PPP进行客观而又公正的审计,最终保证PPP的顺利实施。
目前,我国对PPP的绩效应该如何进行审计一直是在探讨的。PPP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有社会资本的加入,所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如何对PPP进行更好的审计,找出在对PPP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可以促进我国PPP绩效审计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提高审计的效果,并且也促进PPP的顺利完成。
当前对PPP项目以及对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相关文献是非常多的,这些文献资料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对PPP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还比较少。通过本研究,可以丰富PPP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并且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过去,公共项目一直都是完全由政府负责的,这样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共项目建设的进展。而在公私合作之后,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公共项目的建设带来新的思路。但是,如果PPP的效益不能够保证,则这样合作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对PPP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促进社会的发展。
1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概述
1.1 PPP项目定义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简称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统称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下,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都会积极的和政府进行合作,共同进行公共基础项目的建设。虽然PPP有私人资本的参与,但是这种合作的效果是有保障的,这是因为政府会对PPP的运作进行审计,以确定PPP的效益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从广义上来看,PPP主要指的是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目录
0 引言 1
1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概述 2
1.1 PPP项目定义 2
1.2 PPP项目特点 2
1.2.1参与者多元化 3
1.2.2获益途径是多样的 3
1.2.3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特许的 3
1.2.4投资收益公私共享 3
1.3 PPP项目的风险 3
1.3.1政府信用风险 3
1.3.2软预算约束风险 3
1.3.3腐败风险 4
1.3.4项目融资风险 4
1.4 PPP项目绩效评价 4
2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理论 5
2.1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5
2.2 3E理论 5
2.2.1经济性(economy) 5
2.2.2效率性(efficiency) 6
2.2.3效果性(effectiveness) 6
2.3利益相关者理论 6
3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必要性分析 6
3.1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现状和特点 6
3.1.1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现状 6
3.1.2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特点 7
3.2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7
3.2.1法律以及秩序维护的需要 7
3.2.2保证国家政令畅通 7
3.2.3保障民生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4深化改革 8
3.2.5促进社会动态平衡 8
3.3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模式的框架 9
3.3.1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目标 9
3.3.2审计主体 9
3.3.3审计方法 10
3.3.4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 10
3.4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0
4 使用平衡计分卡来对PPP绩效进行审计案例分析 12
4.1绩效体系的建立 13
4.2对4号线的绩效进行审计的结果 14
5 PPP绩效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16
5.1加强绩效审计意识 16
5.2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制度 17
5.3整合绩效审计资源,提升绩效审计质量 17
5.3.1审计机关对绩效审计资源的整合 17
5.3.2提高第三方绩效审计结果的地位 17
5.4建立完善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7
5.4.1详细分析指标与各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 17
5.4.2重视定性指标的分析 18
5.4.3对指标体系还需要精简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绩效审计研究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越来越多,需要承担的公共项目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但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对项目的建设以及管理的效率产生了影响。因为政府的资源以及精力不是无限的,如果所有的公共项目都由政府来负责,将使得政府疲于奔命。另一方面,公共项目又不能完全由社会资本来运作,这是因为社会资本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如果完全由社会资本来运用,如果公共项目完全由社会资本来运作,就有可能偏离公共项目的本意,不但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可能影响到公共的生活以及秩序。
然而,在公共项目公私合作(以下简称“PPP”)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绩效评价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对于PPP来说,必须要兼顾政府职能的实现以及社会资本的盈利,如果一味的追求政府职能的实现,而忽视了社会资本的盈利,则将会使得社会资本失去参与PPP的兴趣。但是,如果只顾及到社会资本的利益,又会影响到PPP社会职能的实现。由此可见,PPP绩效的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绩效审计之前,需要设定审计的标准、流程等,这样可以保证对PPP进行客观而又公正的审计,最终保证PPP的顺利实施。
目前,我国对PPP的绩效应该如何进行审计一直是在探讨的。PPP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有社会资本的加入,所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如何对PPP进行更好的审计,找出在对PPP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可以促进我国PPP绩效审计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提高审计的效果,并且也促进PPP的顺利完成。
当前对PPP项目以及对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相关文献是非常多的,这些文献资料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对PPP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还比较少。通过本研究,可以丰富PPP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并且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过去,公共项目一直都是完全由政府负责的,这样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共项目建设的进展。而在公私合作之后,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公共项目的建设带来新的思路。但是,如果PPP的效益不能够保证,则这样合作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对PPP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促进社会的发展。
1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的概述
1.1 PPP项目定义
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简称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统称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下,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都会积极的和政府进行合作,共同进行公共基础项目的建设。虽然PPP有私人资本的参与,但是这种合作的效果是有保障的,这是因为政府会对PPP的运作进行审计,以确定PPP的效益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从广义上来看,PPP主要指的是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