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舞弊问题研究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的呼声也愈发强烈,因此,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据证监会网站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的处罚公告,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数量显著增加,又不乏相对严重的会计舞弊案件的发生,这大大损害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从会计舞弊的理论研究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结合我国经济大背景及企业案例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基本特征及具体手法;从法律制度、诚信体系建设、内部审计制度、社会监督机制等视角,提出了治理企业会计舞弊的相关对策。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舞弊 手段成因 治理对策
目 录
1 引言 3
2 会计舞弊理论分析 3
2.1会计舞弊的概念 3
2.2会计舞弊动因理论 4
2.2.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 4
2.2.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 4
2.2.3会计舞弊GONE理论 5
2.2.4会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5
2.3我国企业会计舞弊问题现状 5
3企业会计舞弊成因分析 6
3.1 宏观因素分析 6
3.1.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融资压力 6
3.1.2法规不健全企业违法成本低廉 7
3.1.3会计诚信体系和职业道德弱化 8
3.2微观因素分析 8
3.2.1为IPO或避免ST产生的动机 8
3.2.2管理层人员素质 9
4企业会计舞弊手段分析 9
4.1国内外典型案例回顾 9
4.1.1戴尔公司会计舞弊 9
4.1.2南纺股份财务舞弊 10
4.2 会计舞弊具体手段分析 11
4.2.1虚增收入 11
4.2.2虚减费用 12
4.2.3虚增资产 12
5治理会计舞弊的对策建议 13
5.1完善法律制度 13
5.2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13
5.3加强内部审计 13
5.4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14
6 结论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资本”、“利润”等字眼已逐步深刻印在了每一位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心中。如何将资本扩大、如何使利润增加,已然成为每一位从业者不断探讨的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现如今,这句话也反映了一个现象——上市公司大肆会计舞弊。然而关于这个不良现象的解决办法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政府绞尽脑汁,不断试图找到会计舞弊行为的预防和整治办法。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先后爆发了两次全球性大规模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市场遭到重创;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强,我国的许多行业也未能幸免,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这对于国内很多企业造成了灾难性结果,很多上市公司也开始挖空心思,试图用一些非法手段来力挽狂澜,“会计舞弊”、“财务造假”便成为了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越是面临困境,越搞歪门邪道,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公平”、“公开”和“公正”三原则成为一纸空文,最终导致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市场,变成了少数人的“黑点”。随着会计职业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更多的学者开始着力于会计舞弊行为的研究。本文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章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回顾以往文献资料,就会计舞弊问题作简要阐述。第二部分:对会计舞弊理论做出简要阐述,并结合一些上市公司管理现状加以分析。第三部分:根据前两部分的阐述,探讨我国企业会计舞弊问题的具体原因。第四部分:介绍戴尔会计舞弊案和南纺会计舞弊案,通过对这两个国内外典型案例来说明当前情况。第五部分:以当前经济为背景,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有效控制我国企业会计舞弊的对策。
2 会计舞弊理论分析
2.1会计舞弊的概念
目前较为具体的会计舞弊定义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或普通员工以及其他社会人员采用造假、隐瞒、欺骗等非法手段,致使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失真,给其所在组织和社会各界投资者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行为;各行为人通过有预谋、有计划的非法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目无国家法律、违背职业道德,影响及其恶劣。组织舞弊、个人舞弊是会计舞弊的两大行为主体。组织舞弊是指组织领导层中个人成员或部分成员为其所在公司或其他成员的利益,教唆有关财务工作人员,通过一些不正当和非法途径,损害国家和其他单位利益的违法行为。个人舞弊是指一些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的员工个体,使用非法手段,为其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同时酿成了恶劣后果。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多起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一些事件更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2.2会计舞弊动因理论
随着市场经济和会计职业的不断发展,会计舞弊也逐渐五花八门。当前国内外业界内流传着众多舞弊理论,其中国内外大多数文献中最被人认可的是下列四种理论:冰山理论、三角形理论、GONE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
2.2.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
我们首先来介绍会计舞弊冰山理论,该理论也被称作会计舞弊二因素论。它形象地将深海中的冰山比作舞弊行为。会计舞弊中容易被人察觉到的现象往往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即组织内部结构包含的监控机制和管理层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具有较强隐蔽性、不易甄别的舞弊问题,就像藏在海面下的冰山主体,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即一些违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当事人对舞弊事件的态度、个人价值观以及其职业道德水准。该理论强调,组织内部会计舞弊行为发生与否,不仅受到内部监控机制和管理层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该组织是否存在财务方面的困难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2.2.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
接下来谈的是会计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论)。该理论认为,会计舞弊行为由以下三点造成:“异常需要”、“机会”、“合乎情理”,并进一步发展为“压力”、“机会”、“借口”。其中,“压力”是指: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和其他压力;“机会”是指:缺乏内部控制、缺乏奖惩机制、缺乏工作绩效考核机制、相关人员无知、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借口”是指:相关财务人员利用看似帮助组织或组织管理层度过难关并得到相应回报,实则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并将造成相当严重的恶劣后果。
目 录
1 引言 3
2 会计舞弊理论分析 3
2.1会计舞弊的概念 3
2.2会计舞弊动因理论 4
2.2.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 4
2.2.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 4
2.2.3会计舞弊GONE理论 5
2.2.4会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5
2.3我国企业会计舞弊问题现状 5
3企业会计舞弊成因分析 6
3.1 宏观因素分析 6
3.1.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融资压力 6
3.1.2法规不健全企业违法成本低廉 7
3.1.3会计诚信体系和职业道德弱化 8
3.2微观因素分析 8
3.2.1为IPO或避免ST产生的动机 8
3.2.2管理层人员素质 9
4企业会计舞弊手段分析 9
4.1国内外典型案例回顾 9
4.1.1戴尔公司会计舞弊 9
4.1.2南纺股份财务舞弊 10
4.2 会计舞弊具体手段分析 11
4.2.1虚增收入 11
4.2.2虚减费用 12
4.2.3虚增资产 12
5治理会计舞弊的对策建议 13
5.1完善法律制度 13
5.2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13
5.3加强内部审计 13
5.4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14
6 结论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资本”、“利润”等字眼已逐步深刻印在了每一位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心中。如何将资本扩大、如何使利润增加,已然成为每一位从业者不断探讨的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现如今,这句话也反映了一个现象——上市公司大肆会计舞弊。然而关于这个不良现象的解决办法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政府绞尽脑汁,不断试图找到会计舞弊行为的预防和整治办法。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先后爆发了两次全球性大规模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市场遭到重创;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强,我国的许多行业也未能幸免,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这对于国内很多企业造成了灾难性结果,很多上市公司也开始挖空心思,试图用一些非法手段来力挽狂澜,“会计舞弊”、“财务造假”便成为了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越是面临困境,越搞歪门邪道,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公平”、“公开”和“公正”三原则成为一纸空文,最终导致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市场,变成了少数人的“黑点”。随着会计职业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更多的学者开始着力于会计舞弊行为的研究。本文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章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回顾以往文献资料,就会计舞弊问题作简要阐述。第二部分:对会计舞弊理论做出简要阐述,并结合一些上市公司管理现状加以分析。第三部分:根据前两部分的阐述,探讨我国企业会计舞弊问题的具体原因。第四部分:介绍戴尔会计舞弊案和南纺会计舞弊案,通过对这两个国内外典型案例来说明当前情况。第五部分:以当前经济为背景,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有效控制我国企业会计舞弊的对策。
2 会计舞弊理论分析
2.1会计舞弊的概念
目前较为具体的会计舞弊定义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或普通员工以及其他社会人员采用造假、隐瞒、欺骗等非法手段,致使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失真,给其所在组织和社会各界投资者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行为;各行为人通过有预谋、有计划的非法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目无国家法律、违背职业道德,影响及其恶劣。组织舞弊、个人舞弊是会计舞弊的两大行为主体。组织舞弊是指组织领导层中个人成员或部分成员为其所在公司或其他成员的利益,教唆有关财务工作人员,通过一些不正当和非法途径,损害国家和其他单位利益的违法行为。个人舞弊是指一些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的员工个体,使用非法手段,为其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同时酿成了恶劣后果。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多起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一些事件更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2.2会计舞弊动因理论
随着市场经济和会计职业的不断发展,会计舞弊也逐渐五花八门。当前国内外业界内流传着众多舞弊理论,其中国内外大多数文献中最被人认可的是下列四种理论:冰山理论、三角形理论、GONE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
2.2.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
我们首先来介绍会计舞弊冰山理论,该理论也被称作会计舞弊二因素论。它形象地将深海中的冰山比作舞弊行为。会计舞弊中容易被人察觉到的现象往往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即组织内部结构包含的监控机制和管理层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具有较强隐蔽性、不易甄别的舞弊问题,就像藏在海面下的冰山主体,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即一些违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当事人对舞弊事件的态度、个人价值观以及其职业道德水准。该理论强调,组织内部会计舞弊行为发生与否,不仅受到内部监控机制和管理层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该组织是否存在财务方面的困难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2.2.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
接下来谈的是会计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论)。该理论认为,会计舞弊行为由以下三点造成:“异常需要”、“机会”、“合乎情理”,并进一步发展为“压力”、“机会”、“借口”。其中,“压力”是指: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和其他压力;“机会”是指:缺乏内部控制、缺乏奖惩机制、缺乏工作绩效考核机制、相关人员无知、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借口”是指:相关财务人员利用看似帮助组织或组织管理层度过难关并得到相应回报,实则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并将造成相当严重的恶劣后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