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动机的大旅游场开发研究(附件)【字数:11938】

摘 要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出游率越来越高,使得大学生成为了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大学生这个群体所具备的文化知识、生理、心理、经济等因素都有别于传统的旅游消费群体。再来看我们国家的情况,目前从旅游企业到政府、学校、家长等都对大学生旅游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也不够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此,本论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国内外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学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最后总结出在校大学生在旅游动机、旅游偏好等方面的特征,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从休闲动机、求异动机、关系动机、旅游偏好等方面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强的策略。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理论意义 1
1.1.3研究现实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2.1国内旅游动机研究综述 1
1.2.2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 2
1.2.3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综述 2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3
1.3.1主要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思路 3
1.4研究方法 3
1.4.1文献综述法 3
1.4.2问卷调查法 3
1.4.3定量分析法 3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 4
2.1.1旅游动机的概念 4
2.1.2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4
2.1.3旅游动机的分类 4
2.2相关理论基础 5
2.2.1驱力理论 5
2.2.2期待价值理论 5
第三章 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偏好分析 6
3.1问卷设计 6
3.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6
3.3个人信息分析 6
3.4旅游偏好分析 7
3.5旅游动机分析 9
3.5.1旅游动机分类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5.2旅游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11
3.5.3旅游动机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12
第四章 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4
4.1基于休闲动机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4
4.1.1旅游路线要简洁明了 14
4.1.2营造祥和自然的旅游环境 14
4.1.3推出春游、秋游休闲旅游产品 14
4.2基于求异动机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4
4.2.1生活环境的变换 14
4.2.2人文风情的变换 14
4.3基于关系动机的大学生市场开发策略 14
4.3.1推出服务式组团模式 15
4.3.2多安排增进感情的旅游活动 15
4.4基于旅游偏好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5
4.4.1推出以名胜古迹为目的地的观光旅游产品 15
4.4.2推出以海滨沙滩为目的地的探险旅游产品 15
第五章 研究结论 16
5.1结论 16
5.2本文的不足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颁布,第一次将“旅游业培养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个概念提出,并且指出了5大措施,为旅游产业升级提供了方向。由此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发生着量的变化,总量持续增长,成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并且在未来几年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蓬勃的发展势头,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完美转变,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我国大学生出游率越来越高,使得大学生成为了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大学生这个群体所具备的文化知识,生理,心理,经济等因素都有别于传统的旅游消费群体。再来看我们国家的情况,目前从旅游企业到政府、学校、家长等都对大学生旅游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也不够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
1.1.2研究理论意义
外出旅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愈来愈频繁,“全民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大学生出游率越来越高,使得大学生成为了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是大学生旅游市场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了解大学生的旅游需求,结合大学生旅游动机,对大学生旅游市场整改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1.1.3研究现实意义
本文有助于企业和相关部门了解大学生旅游动机,更好的把握高校学生市场,提出有针对性的产品营销,给企业带来长远经济效益,推动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旅游动机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郭亚军(2002)等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国民生活课题组的“旅游度假者动机测定表”的基础数据分析,发现旅游度假者动机的重要性呈梯状,并分析归纳形成四大旅游动机,即社会因子、放松因子、知识因子和技能因子[1]。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旅游行为是由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以及好奇心所推动产生的。也可以说是客观条件,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人们的旅游行为最终也不会发生[2]。
在我国众多学者对旅游动机的研究中,欣赏自然风光、放松身心这样的旅游动机仍是游客出游的最主要动机。游客出游选择较高层级的旅游动机的比例较少,这符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即观光型旅游产品占据市场的大部分,其它类型旅游产品则较少出现[3]。
旅游动机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也很多。对于游客的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等要素是否对旅游动机有影响,不少学者都做了相应的研究。从吉灿忠(2008)的研究结果中看出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家庭收入,相应的旅游动机有着不小差异[4]。在邱扶东(1996)的研究中,个体的性别和文化水平不同,其旅游动机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个体的不同年龄、职业、家庭月收入的旅游动机水平有着显著的差异[5]。张宏梅,陆林(2005)在研究中将旅游动机选项划分为新奇、内部社交、地位、外部社交、知识、放松个大类的因子,研究表明这5大因子在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上存在差异,在性别方面则不存在差异[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