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附件)【字数:9120】
摘 要共享单车缓解了城市交通缓慢,开创了一个城市交通的全新领域。最近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热捧,各大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在全国各地增加自行车的投放数量,造成共享单车的安全性及乱停乱放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考验着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应变能力。共享单车像一阵狂风席卷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各位创始人都想要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共享单车确实使我们的生活出行更加方便自由。本文通过对共享单车的产业背景、制约因素以及当下企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为以后共享单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内容 2
1.4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共享单车的概况 3
2.1 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3
2.2 共享单车的现状 4
第三章 共享单车发展的制约因素 5
3.1 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及权利争议 5
3.2 账户押金的沉淀资金存在风险 5
3.3 共享单车的独占使用及人为破坏 5
3.4 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套监管政策不足 6
3.5 共享单车企业盈利能力过低 6
3.6 共享单车企业缺乏融资能力 6
第四章 规范发展共享单车的对策 8
4.1 明确共享单车的责任划分 8
4.2 加大科技投入,制定特殊地图 8
4.3 成立维修及建设部门 8
4.4 适量投放单车 9
4.5 加强沉淀资金的立法工作 9
4.6 共享单车的盈利建议 9
4.6.1 建立动态定价结构 9
4.6.2 深度开发APP 9
4.6.3 信用+免押金模式 10
第五章 总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世界下,随着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推广,人们正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方便,从几年前就出现的“滴滴出行”,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在大多数人都用手机软件来进行打车。2016年下半年逐渐出现了新的互联网共享服务——共享单车,从一线城市并逐步向国内二三线城市继续推广,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共享经济所带来的亮点。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自行车逐渐被汽车所取代,共享单车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出行方式。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骑行成为人们短距离出行的首要选择。近年来的网络约车平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出门方式,受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的启发,有的互联网初创企业运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GPS定位和移动互联终端技术如智能锁、二维码扫描,并提供方便,低廉的共享单车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短距离路程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缓解环境污染和道路拥挤等首要问题,共享单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由Mobike、ofo共享单车领导的共享单车公司最近在全国各地广受欢迎,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公交车站、地铁站、写字楼、工业园区周围到处都可以见到共享单车。直到2017年3月,由ofo共享单车和Mobike领导的共享单车企业都已获得了数轮融资。然而,随着自行车投放数量的日益增加,在方便人们外出的同时,无序停放、服务同质化、自行车安全问题陆续出现,这就需要政府发布相对应的监管政策来规范管理。
1.2 研究意义
共享单车使得市民又有了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最大价值的获取是市民出行的“最后1公里”,它的无桩停放比起政府公共租赁自行车更快捷方便。与此同时,共享单车引导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慢行化交通系统建设,引导市民去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方面可以缓解城市道路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各个企业在主要城市中开始大量的投放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出行安全等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共享单车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建议。共享单车是企业向市民提供的一种具有移动互联控制功能的单车,市民可以使用手机支付来取用及归还车辆。作为一种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自行车相结合的新兴交通工具,共享单车创始了一种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城市里,共享单车的大力推广引起了很大的回应。全国各地政府对共享单车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有人支持,有人观望,有人反对。在社会上关于共享单车有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这些观点对正确看待共享单车以及对它的合理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3 研究内容
共享单车在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像狂风席卷了整个中国,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短途出行途径。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创新产业,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与挑战。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值得我们去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1.4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在知网、万方和图书馆中,对以往的论文、书籍、期刊、报纸等进行收集,归类。着重阅读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相关知识及结果加以借鉴,最终运用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共享单车的概况
2.1 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1965年,阿姆斯特丹就出现了共享单车的雏形。当时政府就发起了一个名为 “白色自行车”的计划。一些白色的无锁自行车被停放在街上让人们可以免费骑行,但是这个活动由于大量自行车被破坏,甚至被盗而终止了,“白色自行车计划”的大胆尝试被后世的人们公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1995年,哥本哈根出现了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系统。这套系统里增加了固定的取用地点,匿名使用,投币使用,归还单车时退还硬币。这一个特殊的设计并没有根治自行车失窃行为。1997年,第三代采用智能交通卡技术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出现在了法国雷恩。自行车需要刷卡取用,同时还有了取用记录和押金,自行车被盗、损坏的状况有效的缓解了,当地政府同时将广告权转移到开发商手中,所得到的收入都用于公益事业。第三代采用智能交通卡技术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给现代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法国里昂把12年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权以18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德高公司。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个由仪表、电脑、银行卡支付系统、GPRS和触屏控制组成的高端智能系统,通过地下电缆与各个桩相连接。短期预付卡可供出售,可以查询租车和还车记录以及附近的租车点的相关信息。自行车运营所得的全部收入都需要付给市政府,广告牌的租赁费成为了德高的主要收入来源。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整体开发、运营过程及技术都相当合理,已经成为全世界智能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学习的典范。2007年,我国也开始引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先后在北京、广州等地开展项目,紧接着就逐步推广到其他一二线城市。目前,全国200多个城市已经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2010年,永安行公司成立,浙江台州、苏州、上海松江公共自行车系统也由其负责。然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由于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而被搁置。从2014年开始,传统公共自行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被共享单车迎刃而解了,依靠移动互联技术,创建APP平台,用单车来吸引用户,从而形成了快速发展。一方面,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造成了公众对共享单车真实的需要,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流入公共自行车行业以及移动互联网公司,有效地推动了共享单车的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鼓励发展共享单车。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内容 2
1.4 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共享单车的概况 3
2.1 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3
2.2 共享单车的现状 4
第三章 共享单车发展的制约因素 5
3.1 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及权利争议 5
3.2 账户押金的沉淀资金存在风险 5
3.3 共享单车的独占使用及人为破坏 5
3.4 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套监管政策不足 6
3.5 共享单车企业盈利能力过低 6
3.6 共享单车企业缺乏融资能力 6
第四章 规范发展共享单车的对策 8
4.1 明确共享单车的责任划分 8
4.2 加大科技投入,制定特殊地图 8
4.3 成立维修及建设部门 8
4.4 适量投放单车 9
4.5 加强沉淀资金的立法工作 9
4.6 共享单车的盈利建议 9
4.6.1 建立动态定价结构 9
4.6.2 深度开发APP 9
4.6.3 信用+免押金模式 10
第五章 总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世界下,随着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推广,人们正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方便,从几年前就出现的“滴滴出行”,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在大多数人都用手机软件来进行打车。2016年下半年逐渐出现了新的互联网共享服务——共享单车,从一线城市并逐步向国内二三线城市继续推广,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共享经济所带来的亮点。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自行车逐渐被汽车所取代,共享单车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出行方式。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骑行成为人们短距离出行的首要选择。近年来的网络约车平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出门方式,受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的启发,有的互联网初创企业运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GPS定位和移动互联终端技术如智能锁、二维码扫描,并提供方便,低廉的共享单车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短距离路程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缓解环境污染和道路拥挤等首要问题,共享单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由Mobike、ofo共享单车领导的共享单车公司最近在全国各地广受欢迎,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公交车站、地铁站、写字楼、工业园区周围到处都可以见到共享单车。直到2017年3月,由ofo共享单车和Mobike领导的共享单车企业都已获得了数轮融资。然而,随着自行车投放数量的日益增加,在方便人们外出的同时,无序停放、服务同质化、自行车安全问题陆续出现,这就需要政府发布相对应的监管政策来规范管理。
1.2 研究意义
共享单车使得市民又有了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最大价值的获取是市民出行的“最后1公里”,它的无桩停放比起政府公共租赁自行车更快捷方便。与此同时,共享单车引导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慢行化交通系统建设,引导市民去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方面可以缓解城市道路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各个企业在主要城市中开始大量的投放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出行安全等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共享单车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建议。共享单车是企业向市民提供的一种具有移动互联控制功能的单车,市民可以使用手机支付来取用及归还车辆。作为一种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自行车相结合的新兴交通工具,共享单车创始了一种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城市里,共享单车的大力推广引起了很大的回应。全国各地政府对共享单车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有人支持,有人观望,有人反对。在社会上关于共享单车有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这些观点对正确看待共享单车以及对它的合理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3 研究内容
共享单车在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像狂风席卷了整个中国,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短途出行途径。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刚起步的创新产业,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与挑战。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值得我们去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1.4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在知网、万方和图书馆中,对以往的论文、书籍、期刊、报纸等进行收集,归类。着重阅读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相关知识及结果加以借鉴,最终运用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共享单车的概况
2.1 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1965年,阿姆斯特丹就出现了共享单车的雏形。当时政府就发起了一个名为 “白色自行车”的计划。一些白色的无锁自行车被停放在街上让人们可以免费骑行,但是这个活动由于大量自行车被破坏,甚至被盗而终止了,“白色自行车计划”的大胆尝试被后世的人们公认为是共享单车的起源。1995年,哥本哈根出现了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系统。这套系统里增加了固定的取用地点,匿名使用,投币使用,归还单车时退还硬币。这一个特殊的设计并没有根治自行车失窃行为。1997年,第三代采用智能交通卡技术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出现在了法国雷恩。自行车需要刷卡取用,同时还有了取用记录和押金,自行车被盗、损坏的状况有效的缓解了,当地政府同时将广告权转移到开发商手中,所得到的收入都用于公益事业。第三代采用智能交通卡技术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给现代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法国里昂把12年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权以18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德高公司。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个由仪表、电脑、银行卡支付系统、GPRS和触屏控制组成的高端智能系统,通过地下电缆与各个桩相连接。短期预付卡可供出售,可以查询租车和还车记录以及附近的租车点的相关信息。自行车运营所得的全部收入都需要付给市政府,广告牌的租赁费成为了德高的主要收入来源。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整体开发、运营过程及技术都相当合理,已经成为全世界智能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学习的典范。2007年,我国也开始引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先后在北京、广州等地开展项目,紧接着就逐步推广到其他一二线城市。目前,全国200多个城市已经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2010年,永安行公司成立,浙江台州、苏州、上海松江公共自行车系统也由其负责。然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由于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而被搁置。从2014年开始,传统公共自行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被共享单车迎刃而解了,依靠移动互联技术,创建APP平台,用单车来吸引用户,从而形成了快速发展。一方面,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造成了公众对共享单车真实的需要,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流入公共自行车行业以及移动互联网公司,有效地推动了共享单车的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鼓励发展共享单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