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提升研究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化遗产因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和资源独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大众旅游目的地,以文物古迹资源作为吸引物的遗产旅游受到众多旅游者的喜爱。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作为一项建筑类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对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解说系统已初步构建并能较好地发挥解说的科教功能,但仍存在着智能解说媒介欠缺、解说重点内容不突出、解说牌分布不均且风格各异的问题。针对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丰富智能解说媒介、区分城墙段落解说、优化解说标牌分布及完善解说软硬设施等提升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旅游解说系统概述2
(一)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内涵2
(二)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作用2
二、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开发现状2
(一)解说媒介形式多样,功能发挥较好3
(二)解说词精准明确,突出遗产价值3
(三)解说标牌类型丰富,存在段落差异3
三、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存在问题4
(一)传统解说媒介为主,智能解说欠缺4
(二)解说内容深度不足,重点不够突出4
(三)解说标牌分布不均,数量差异过大5
(四)解说标牌风格各异,缺乏整体规范5
四、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提升措施5
(一)丰富智能解说媒介,融入现代科技5
(二)深度挖掘城墙文化,区分段落解说6
(三)优化解说标牌分布,统一设计风格7
(四)完善软硬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系统7
1.加强游客中心服务功能建设 7
2.增加宣传手册发放数量 8
4.拓宽网络解说平台 8
致谢8
参考文献8
表1 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解说牌段落分布情况 3
表2 明城墙风光带分段解说主题及内容 6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提升研究
引言
(一)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内涵
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说一词的概念界定最早由提尔顿(Tilden)提出,他指出“解说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项通过原真事物、亲身体验以及展示媒体来揭示事物内在意义与相互联系的教育活动”[4]。在他看来,解说不仅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具有教育性质的活动。此后有众多学者对解说一词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提尔顿对于“解说”的概念定义仍有很强的代表性。我国学者吴必虎认为解说是指“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5]。解说系统是一个包括解说媒介、解说信息及解说受众在内的综合体,正如ShiuhNan Hwang所言,解说系统既是一个程序,也是一项活动。作为一项可供使用的程序,它建立了一套应让游客理解的目标事物;作为一项活动,它需要运用熟练的表达技巧去让信息接受者认知事物[6]。因此,旅游解说系统是通过解说信息的传递,帮助旅游者正确认识旅游景区的性质和特点,将旅游解说内容、解说媒介以及旅游解说受众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7]。
(二)旅游解说系统的作用功能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意识到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作用,加拿大学者Gianna Moscardo直接指出,“旅游解说系统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关键”[8],解说系统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帮助游客了解相关信息,是旅游者体验文化遗产景区原真性的重要途径[9],它能起到保护旅游资源和服务游客的作用。旅游解说系统不但能给游客提供有关旅游地的相关信息,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还能作为遗产景区的一种管理手段,引导和疏散游客,激发游客对文化遗产自觉的保护意识,从而促进遗产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旅游解是发挥遗产地旅游资源科教功能、服务功能和保护功能的必要基础,也是促进南京明城墙风光带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开发现状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将明城墙风光带按景观特征和资源属性划分为月牙湖——太平门(4.05km)、九华山——解放门(1.66km)、解放门——神策门(4.07km)、狮子山——定淮门(3.96km)、石头城——汉西门(1.67km)和集庆门——东水关(约6km)这六大主要段落。在此基础上,对明城墙风光带沿线分布的遗产资源进行逐个考察,对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现状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其特点表现如下:
解说媒介形式多样,功能发挥较好
解说媒介是解说内容传达的重要平台,通常有自导式和向导式两种类型,其中,自导式解说媒介主要涵盖标识牌、图文音像视频、宣传手册和网络解说,向导式解说媒介指人员解说[10]。调查发现,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媒介主要包括解说标识牌、展馆(博物馆)、出版物/印刷品、游客中心、人员解说、网络平台这6大类型,形式上较为丰富多样,做到了自导式与向导式媒介相互结合。解说标识牌数量充足,摆放地点合理,设计风格主要采用的是黑底白字的解说牌,黑色背景显得坚实而厚重,在视觉效果上总体与南京城墙相符。展馆(博物馆)多位于中华门瓮城及解放门台城处,主要采用资料陈列、多媒体技术、幻灯片展示、图片视频解说等创新方式传递与明城墙有关的解说信息,如中华门藏兵洞内的城砖展、解放门处的明城垣史博物馆。各大登城口均设有游客中心,如解放门处的游客中心提供旅游讲解、资料派发、物品寄存、租赁观光车等服务,功能齐全。导游讲解是游客中心提供的主要服务,明城墙景区的导游员均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解说人员的数量安排合理,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解说词比较科学、准确。网络解说平台也初具雏形,如标营门售票处设解说二维码,游客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在线收听解说。搜索微信公众号“南京城墙”进行自主导览或登陆城墙官网页面均可查看解说内容。由于网络平台起步较晚,因此存在着解说内容单一、使用体验感较差的现象。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旅游解说系统概述2
(一)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内涵2
(二)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作用2
二、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开发现状2
(一)解说媒介形式多样,功能发挥较好3
(二)解说词精准明确,突出遗产价值3
(三)解说标牌类型丰富,存在段落差异3
三、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存在问题4
(一)传统解说媒介为主,智能解说欠缺4
(二)解说内容深度不足,重点不够突出4
(三)解说标牌分布不均,数量差异过大5
(四)解说标牌风格各异,缺乏整体规范5
四、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提升措施5
(一)丰富智能解说媒介,融入现代科技5
(二)深度挖掘城墙文化,区分段落解说6
(三)优化解说标牌分布,统一设计风格7
(四)完善软硬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系统7
1.加强游客中心服务功能建设 7
2.增加宣传手册发放数量 8
4.拓宽网络解说平台 8
致谢8
参考文献8
表1 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解说牌段落分布情况 3
表2 明城墙风光带分段解说主题及内容 6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提升研究
引言
(一)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内涵
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说一词的概念界定最早由提尔顿(Tilden)提出,他指出“解说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项通过原真事物、亲身体验以及展示媒体来揭示事物内在意义与相互联系的教育活动”[4]。在他看来,解说不仅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具有教育性质的活动。此后有众多学者对解说一词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提尔顿对于“解说”的概念定义仍有很强的代表性。我国学者吴必虎认为解说是指“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5]。解说系统是一个包括解说媒介、解说信息及解说受众在内的综合体,正如ShiuhNan Hwang所言,解说系统既是一个程序,也是一项活动。作为一项可供使用的程序,它建立了一套应让游客理解的目标事物;作为一项活动,它需要运用熟练的表达技巧去让信息接受者认知事物[6]。因此,旅游解说系统是通过解说信息的传递,帮助旅游者正确认识旅游景区的性质和特点,将旅游解说内容、解说媒介以及旅游解说受众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7]。
(二)旅游解说系统的作用功能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意识到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作用,加拿大学者Gianna Moscardo直接指出,“旅游解说系统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关键”[8],解说系统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帮助游客了解相关信息,是旅游者体验文化遗产景区原真性的重要途径[9],它能起到保护旅游资源和服务游客的作用。旅游解说系统不但能给游客提供有关旅游地的相关信息,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还能作为遗产景区的一种管理手段,引导和疏散游客,激发游客对文化遗产自觉的保护意识,从而促进遗产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旅游解是发挥遗产地旅游资源科教功能、服务功能和保护功能的必要基础,也是促进南京明城墙风光带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开发现状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将明城墙风光带按景观特征和资源属性划分为月牙湖——太平门(4.05km)、九华山——解放门(1.66km)、解放门——神策门(4.07km)、狮子山——定淮门(3.96km)、石头城——汉西门(1.67km)和集庆门——东水关(约6km)这六大主要段落。在此基础上,对明城墙风光带沿线分布的遗产资源进行逐个考察,对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系统现状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其特点表现如下:
解说媒介形式多样,功能发挥较好
解说媒介是解说内容传达的重要平台,通常有自导式和向导式两种类型,其中,自导式解说媒介主要涵盖标识牌、图文音像视频、宣传手册和网络解说,向导式解说媒介指人员解说[10]。调查发现,南京明城墙风光带旅游解说媒介主要包括解说标识牌、展馆(博物馆)、出版物/印刷品、游客中心、人员解说、网络平台这6大类型,形式上较为丰富多样,做到了自导式与向导式媒介相互结合。解说标识牌数量充足,摆放地点合理,设计风格主要采用的是黑底白字的解说牌,黑色背景显得坚实而厚重,在视觉效果上总体与南京城墙相符。展馆(博物馆)多位于中华门瓮城及解放门台城处,主要采用资料陈列、多媒体技术、幻灯片展示、图片视频解说等创新方式传递与明城墙有关的解说信息,如中华门藏兵洞内的城砖展、解放门处的明城垣史博物馆。各大登城口均设有游客中心,如解放门处的游客中心提供旅游讲解、资料派发、物品寄存、租赁观光车等服务,功能齐全。导游讲解是游客中心提供的主要服务,明城墙景区的导游员均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解说人员的数量安排合理,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解说词比较科学、准确。网络解说平台也初具雏形,如标营门售票处设解说二维码,游客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在线收听解说。搜索微信公众号“南京城墙”进行自主导览或登陆城墙官网页面均可查看解说内容。由于网络平台起步较晚,因此存在着解说内容单一、使用体验感较差的现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