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对90后大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理论基础2
(一)心理资本概述2
1.心理资本的起源与发展2
2.心理资本的内容2
3.心理资本的测量和开发3
(二)就业能力概述4
1.就业能力的内涵 4
2.就业能力构成 4
(三)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研究5
二、对象与方法5
1.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 5
2.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5
3.研究假设6
4.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6
5.数据处理 6
三、结果分析6
(一)心理资本总体状态6
(二)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比较7
2.学生干部、实习、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7
3.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教育投入、就业指导课程7
(三)就业能力的总体状况8
2.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生源地、家庭收入8
(四)预测结果8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9
(一)结论9
(一)政策建议9
1.学校方面9
2.学生方面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心理资本对“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
引言
引言 高校应届毕业生在2018年再创新高,达到820万人。自2000年以来,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连续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牵动社会的神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与家庭幸福的重要指标,高校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后备人才不断发力才能更快更好推进创新型社会发展。加快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刻不容缓。同时,整个社会劳动力供给不均衡,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其背后更多是供需结构的问题。解决就业难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之前学者的研究关注点更多在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应运而生作为一种解决措施。卢桑斯( Luthans) 的研究分析表明,心理资本投资可能产生巨大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报,并且这些回报远超过传统投资回报率[]。同时,国内其他研究也发现,心理资本可以推动就业能力提高,也有助于创新行为发展,增强个体的创新性[]。
心理资本是培养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调查现在“90”后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资本现状,分析心理资本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结果制定有效提升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综合之前学者的研究结果,我国对于心理资本探讨与研究依然处在初步阶段。首先,国内从2009年开始大范围关注心理资本,以“心理资本、就业能力”为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检索,共有226篇文献。其次,2018年前后,“90”大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在随后几年将成为毕业生的就业主体[]。根据以上分析,“90”后大学毕业生心理资本的研究需要不断完善,更高质量推进就业难问题解决。
一、理论基础
(一)心理资本概述
1.心理资本的起源与发展
心理资本最初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这与人力资本有相似点。国外学者Goldsmith,D arity和Veum (1997, 1998)认为,心理资本是一些反映自我观点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可以支配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与动机水平,从而影响生产率[]。之后,国外学者Fred Luthans(2004)等人认为心理资本应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2005年,Luthans等人提出心理资本是个人具有的一般积极性心理因素,该因素至关重要并且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据此可知,心理资本可以通过针对性投入、开发进行培育[]。但是,之前定义在之后的研究中有些许不足,Luthans等人(2007)系统提出心理资本的整体概念,具体表现为:积极面对挑战性工作,充满信心并且努力实现目标(自我效能);对将来成功的事件进行积极归因,秉持乐观态度(乐观);坚持目标,不断调整自身、寻求方法寻求目标的实现(希望);面对困难百折不饶,持之以恒专注目标实现(韧性)[]。最终,心理资本定义完整的确定。
2.心理资本的内容
国外学者Luthans认为心理资本主要包括希望、韧性、乐观、自我效能四个部分[]。
(1)自我效能
班杜拉(Bandura.1986,1997)将自我效能(信心)定义为:个人面对变化情景,受自我动机驱动,全身心投入并且努力采取行动争取完成目标的信念(或信心) [][]。自我效能也可以理解为尽自己所能达成某事的一种把握,自己所做的事情可能导致何种结果猜测。对某事的信心越足,自我效能感越高。
(2)希望
里克斯奈德(Rick Snyder)认为希望是受成功动机驱动,制定合适实现目标计划情况下,形成的积极动机状态[][9]。由此可见,希望是指主体认为在未来有利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实现自我目标的状态,积极从事与自己目标有关的工作,进最大努力实现。
(3)乐观
国外学者Martin Seligman(2002)认为,乐观是一种归因风格,积极事件归因于自身能力或者普遍性规律,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情景或者特殊情况[][]。其他学者认为:乐观是一种心理特质,比如“天生乐天派”、“总看事物好的一面”等说法,拥有这种特质的秉持美好的事情或结果比消极的结果更有可能出现的观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