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本文在阐述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说明共生理论运用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必要性。然后,本文结合实际的企业,探索了共生三要素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以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现实的案例从中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共生模式对企业的影响,以此来论述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中小型物流企业之间基于共生理论可以采取共生模式和发展策略,从而缓解大型物流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小型物流企业却止步不前的现状。关键词 中小型物流企业,共生理论,禾健物流园,发展策略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4 研究目标 4
1.5 论文研究内容 4
1.6 论文研究思路 4
2 共生理论基本内涵 5
2.1 共生概述 5
2.2 中小物流企业概述 6
2.3 共生理论与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关系 7
3 中小型物流企业协调发展中的共生关系分析 8
3.1 共生三要素分析 8
3.1.1 共生单元 8
3.1.2 共生模式 9
3.1.3 共生环境 14
3.2 共生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14
4 实证研究 15
4.1 无锡禾健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15
4.2 无锡禾健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经营模式 16
4.3 无锡禾健物流园区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 17
4.4 基于共生理论的发展策略 19
4.4.1 基于层面共生单元层面 19
4.4.2 基于企业自身方面 20
4.4.3 基于共生环境方面 22
结论 23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下,跨界的融合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物流行业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从我国的对物流市场的相关政策来看, 12月11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由京东物流主办的2017全球物流峰会的主题就是智慧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绿色物流以及物流中的短链、共生。例如在智慧物流方面,出现了菜鸟网络下的物流实验室、京东的无人机和仓储自动化机器;在绿色物流方面,在2017年9月,在全国的13个省、42个市邮政投入纯电动汽车900辆,苏宁易购、1号店、京东等电商共同推广环保包装[1]。这些对大型物流公司来说是一次大的飞跃,但是对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却很难实现,因为它们自身的信息平台构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并未完善,这也迫使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出改进。
另一方面,从物流的整个市场环境来看,2005 年中国的物流、快递市场向外开放之后,跨国物流企业进入到中国的物流市场,特别是一些比较知名物流企业,比如说UPS、马士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威胁了我国的物流市场。此外,顾客对物流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这也说明我国的物流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更需要不断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经营策略,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虽然我国有像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等我国物流行业的大型企业,但是,中小物流公司占据我国物流市场的绝大部分。据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的物流市场份额达到了11.8万亿[2],可能业外人士会认为,这块肉太肥了,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大型的物流企业份额所占的比例却很少。据资料显示,大型的物流企业的份额占到6%不到,剩下的94%左右全部让数百万家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所瓜分[3]。2017年,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30万家的物流企业,近89%的企业是500人以下的中小微型企业[4]。单单从运力方面来看,我国大概有4万多家的运输企业,而在这4万多家运输企业里,拥有车辆多于50台的只占到3.58%,拥有车在30到50台之间的的占到4%,拥有车在10到30台之间的占到8.99%,而拥有车的小于10台的物流企业则占到了83.35%[5],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的物流行业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却远远落后、止步不前,占到我国物流行业很大一块。而我国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服务上肯定没有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周到,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也差,在自身规模、软硬件、资金、人才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现如今互联网+的时代下,中小型物流企业抱团取暖、以及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共生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分析研究运用到物流企业的共生理论。
1.2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通过对物流企业共生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能够缓解我国的大型物流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而中小型物流企业却止步不前的现状。中小型物流企业抱团取暖,同时做精自己所擅长的业务,才有可能打破当今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垄断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局面。通过企业之间的共生,中小型物流企业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文旨在为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的共生模式下的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并对中小型物流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减少人们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脏、乱、差的印象,促进整个行业的协调发展,提升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为我国中小型物理企业能够实现更好的、长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中小型物流企业已经发展得很好,主要是因为他们充分的利用了一些信息技术公司所提供的技术指导服务,从而这些中小型的物流公司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向,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完善自己的不足。
对于共生这一领域的研究,1879年,德国的生物学家德贝里是最早提出“共生”这一理念的,此时的共生理论是应用在生物学中的,他指出共生就是指不同的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6]。1969年,Scott在研究了共生理论之后,在指出共生是两个以上的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单纯地依赖另一方[7]。1985年格瑞德认为寄生、捕食、共栖、是属于共生这一理论当中的,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共生含义的范围[8]。1993年,Engberg H 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产业的共生,他分析了不同的企业通过互相利用对方的副产品而发生的各种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保护[9]。后来,共生理论的思想被运用到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2003年,Gibbs指出共生理论如果应用到经济管理等时可能会遇到像信息传递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共生环境[10]。2009年,日本的黑川纪章首次提出将共生思想运用到城市的规划领域中。2011年,Rosnay指出共生关系是通过共同进化而形成的,集体性质由此产生[11]。2016年,Jasmine Siu Lee Lam,以共生理论为基础,运用Lotka Volterra模型,通过考察港口与集群内其他部门的相互作用,实证检验了集群的演化[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5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