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时钟设计研究
幽默时钟设计研究
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类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需求日益增大。过去的工业产品追求实用性,忽视了人类丰富的情感需求及感受。本研究提出的“幽默设计”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放松心情,发出笑声,缓解紧张情绪。20191029185133
本次幽默设计研究以“时间”为案例展开。“时间”其本身带给人的情感是:严谨、严肃等。在紧张严肃的氛围中,人类对时间的固有概念对心理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本研究考虑的焦点是如何将幽默融入“时间”设计,轻松幽默的环境会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正面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传统的关于幽默的基本知识,然后总结了幽默设计手法,分析了时钟设计案例,最后通过设计实践环节,探索了以时间(time)为题材的唤起幽默感的产品设计手法,进行了幽默设计理论实证与探索。
关键词:幽默感;设计手法;时间
第1章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问题提出
在产品中融入幽默的元素已渐渐成为了设计师们惯用并且乐意利用的设计手法。人类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促使了设计师去关注产品设计的内涵和情趣。关于“时间”的计时器设计有很多,过去的设计师们都在关注设计的实用性,而忽视了“时间”这个题材当中可挖掘的趣味和幽默。
幽默能够给人类带来美感,这种美感也许可以说是最终的,因为它既是内在的、内容的,也是抽象的、精神的。这个层面的美应该是人类追求的最后一种美。幽默设计符合人们健康、富有人情味的心理需求,也为使用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同时也减轻了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沉闷、烦躁的心理状况。幽默设计不仅引人发笑,还能让人有所思考。
现如今对幽默的研究颇多,而对幽默设计的研究甚少。多数研究来自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笔者则试图从设计学的角度,将设计实践结合到理论研究中去,探索唤起幽默感的产品设计手法。此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时间”为设计研究对象,通过对时钟的幽默设计来寻求幽默设计方法。
1.2 幽默概述
幽默是“HUMOUR”一词音译的结果。最早采用这一译法的是林语堂先生,这个译法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就已经得到认证。但是关于幽默是如何产生的,却始终无法完全弄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幽默是人类社会以及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是人类对思想表达美的发掘,是一种对内在美的追求。
1.2.1 我国的幽默概述
我国是世界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也必然是文明的直接产物----幽默的发源地之一。仅从现在的文字记载看,幽默也远在西汉以前就已为人们所运用自如了。在《韩非子》、《墨子》、《庄子》及《论语》中,幽默度很高的幽默故事比比皆是。
中国的幽默艺术以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许多汉语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都充满幽默元素(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且其深刻的寓意使这些成语拥有较高的幽默度。所以研究汉语成语对了解我国的幽默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相声艺术则通过“说、学、逗、唱”四种表演形式产生滑稽、诙谐以及幽默感。
在文学艺术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在80年代改革时期,大批以思想、经济、政治、文化深刻变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运用了幽默手法,从此,中国的幽默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1.2.2 国外的幽默概述
西方的幽默理论起源于古希腊,之后对幽默的研究从美学、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等多角度展开,这比中国丰富许多。
西方的幽默艺术以喜剧为主要表现形式。其可以粗略分为两种:浪漫喜剧与讽刺喜剧。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戏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在17世纪,幽默艺术从主流文学艺术中解放出来。18世纪,英国第一次把幽默作为作家的一种风格。19世纪,幽默与理性相结合,用来缓和矛盾,用笑而不用争锋相对,这成为高度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的膨胀引起了人类精神上的危机,这也对幽默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黑色幽默、荒诞喜剧等应运而生。
纵观幽默在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甚至社会的发展状态。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幽默都有它独到的发挥空间。人们乐于接受幽默,也努力发掘幽默,其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大量出现在当今的设计里,包括广告、电影、工业产品等等。
1.3 以“时间”为对象的产品设计
1.3.1 概述
时间(time)是指宏观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其有共同性质的连续事件的度量衡的总称。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是对物质运动过程的描述,“间”是指人为的划分。
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正是由于时间概念的抽象性,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工具,能够方便而又准确的指示时间。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的需求层次得到了提高,又诞生了许多情感化的设计。
1.3.2 形式
如果按照设计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去分类,可以把这些计时器分成较早出现的计时设备和当前正在使用的计时设备:
较早的计时设备设计(如日晷、沙漏、水钟等)都是源于人类对时间概念的直观感受。时间是什么?就是自然万物运动过程中消耗掉,或是伴随着的某种周而复始的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中日出日落、潮起潮落、花开花谢的现象,人们才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日晷(图3.1)便是通过从自然中直接汲取信息(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指示时间的,非常的直观。而随着人类对时间理解的加深,像沙漏和水钟这样的计时装置,其实就是将时间的概念从大自然搬到了家庭和生活中来,不再借助自然中的变化来度量时间。通过物理的方法,人为使沙漏中的沙、或是水桶中的水发生体积变化,这时的沙和水便是时间的替代物。这是有目的性的设计,让人可以形象的看见时间的流淌,人们此后对时间的意识形态开始发生了变化,也促成了之后的许多设计。这样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本次所研究的,围绕时间的幽默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使用中的计时设备(抛去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可以分为钟和表。而表其实就是体积上缩小的钟,所以以下就把这些设计统称为时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之前设计的计时装置的精确性和便捷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就诞生了现在时钟的模样(图3.2)。它的基本特征元素是表盘、刻度和指针。在形式上,这样的设计把时间的概念进一步图像化和抽象化了。均匀的单位刻度、指
针匀速的运动方式和表盘圆形的无限循环,正好从平面图形的角度上直观的为我们诠释了设计者以及使用者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时钟设计样式也成为了当
今普遍人类头脑中对时间的概念模型。而更为抽象的设计是之后又诞生的电子钟(图),这样的钟只由时、分、秒的读数组成。虽然易读性得到了提高,却缺少了刚刚所述的人们对时间概念的直观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并没有为了电子钟的易读性而完全舍弃传统时钟的原因之一。
1.3.3 功能
计时设备在设计上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其形式上。作为一种信息设备,它在信息传递功能上的变化,或者说是人类对它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丰富。随着计时设备的便捷性和普及性的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也在加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有时刻表这类的时间计划书出现,这时就要求时钟具备提醒和报时功能,闹钟作为时钟的衍生功能便被开发出来。类似的衍生功能还有一些,它们与当今人类生活环环相扣,促使了人类在广泛使用时间的同时去思考和审视时间的概念,并逐渐形成了高于生理需求层面的人类独具的时间文化。
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时间,他们创造出很多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时间、人生以及世界的看法。例如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在1931年创作的超现实主义油画《记忆的永恒》(图3.3)中描绘了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耷拉在怪物上,还有一个和软表一同搭在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这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这幅画恰是利用了时间的抽象概念对人类的梦境、幻觉与意识进行了描述和解释。类似的艺术作品还有不少,这些创作不仅满足了人类对时间概念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类意识发展的方向。
受到艺术、哲学、科学等等方面的影响,在设计界,当时钟的精确性和便捷性已经达到很高程度时,设计师关注的重点也从时钟的功能性转移到其情感化上来了,而由此诞生的有趣的设计也层出不穷。具体案例在后文中进行了介绍分析。
1.4 研究目的
说到幽默的目的时可能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它既可以指幽默本身的所要达到的愉悦人的目的,也可以指在幽默素材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言谈话语所表达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幽默的目的除了单纯的引人发笑之外还有许多,比如:讽刺、不满、解围、暗示、安慰等等。
当把幽默运用到产品设计上时,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除了愉悦使用者之外,有些时候幽默产品设计是为了传达一定的寓意,有的时候是为了缓解特殊使用环境下使用者的心情等。这是幽默设计与趣味化设计之间重要的区别。
本研究以“时间”的幽默设计为切入点,对计时器展开设计实践。利用幽默的基本原理、机制、表达效果、构造手法等进行幽默设计手法的探索。目的如下:
①探索如何将幽默融入“时间”设计,营造轻松幽默的环境,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正面影响。
②探索、总结唤起幽默感的产品设计手法。
③通过实践探索如何运用幽默设计手法进行幽默设计。包括从造型以及功能上进行设计。对幽默设计理论进行实证。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研究背景 1
1.1 问题提出 1
1.2 幽默概述 1
1.2.1 我国的幽默概述 1
1.2.2 国外的幽默概述 2
1.3 以“时间”为对象的产品设计 2
1.3.1 概述 2
1.3.2 形式 3
1.3.3 功能 4
1.4 研究目的 5
第2章 幽默的基本原理 6
2.1 幽默的定义 6
2.2 幽默机制 8
2.2.1幽默的古典理论 7
2.2.2幽默的逻辑机制 7
第3章 幽默设计手法总结 9
3.1 概述 9
3.2 幽默的种类 9
3.2.1 按幽默传达方式分类 9
3.2.2 冷幽默 9
3.2.3 色彩幽默 10
3.3 幽默设计手法 11
3.3.1 修辞手法 11
3.3.2 概念合成 12
3.3.3 逻辑矛盾 13
3.3.4 行为幽默 13
第4章 幽默时钟设计案例分析 15
4.1 布谷鸟时钟 15
4.2 无法读取的时钟 15
4.3 龟兔赛跑时钟 16
4.4 烦人的闹钟 17
4.5 理科生专用时钟 17
4.6 总结 18
第5章 本研究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19
5.1 概念的形成 19
5.2 先行探索 20
5.3 方案设计及过程 24
5.3.1 整体设计方案 25
5.3.2 局部设计方案 27
5.3.3 时钟表情分析 28
5.3.4 方案情境草图绘制 28
5.3.5 方案二维效果图 29
5.3.6 方案最终效果图 30
5.3.7 方案评估分析 32
5.3.8 模型制作 34
5.3.9 实物使用情境图 38
总结 40
参考文献 41
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类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需求日益增大。过去的工业产品追求实用性,忽视了人类丰富的情感需求及感受。本研究提出的“幽默设计”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放松心情,发出笑声,缓解紧张情绪。20191029185133
本次幽默设计研究以“时间”为案例展开。“时间”其本身带给人的情感是:严谨、严肃等。在紧张严肃的氛围中,人类对时间的固有概念对心理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本研究考虑的焦点是如何将幽默融入“时间”设计,轻松幽默的环境会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正面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传统的关于幽默的基本知识,然后总结了幽默设计手法,分析了时钟设计案例,最后通过设计实践环节,探索了以时间(time)为题材的唤起幽默感的产品设计手法,进行了幽默设计理论实证与探索。
关键词:幽默感;设计手法;时间
第1章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问题提出
在产品中融入幽默的元素已渐渐成为了设计师们惯用并且乐意利用的设计手法。人类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促使了设计师去关注产品设计的内涵和情趣。关于“时间”的计时器设计有很多,过去的设计师们都在关注设计的实用性,而忽视了“时间”这个题材当中可挖掘的趣味和幽默。
幽默能够给人类带来美感,这种美感也许可以说是最终的,因为它既是内在的、内容的,也是抽象的、精神的。这个层面的美应该是人类追求的最后一种美。幽默设计符合人们健康、富有人情味的心理需求,也为使用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同时也减轻了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沉闷、烦躁的心理状况。幽默设计不仅引人发笑,还能让人有所思考。
现如今对幽默的研究颇多,而对幽默设计的研究甚少。多数研究来自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笔者则试图从设计学的角度,将设计实践结合到理论研究中去,探索唤起幽默感的产品设计手法。此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时间”为设计研究对象,通过对时钟的幽默设计来寻求幽默设计方法。
1.2 幽默概述
幽默是“HUMOUR”一词音译的结果。最早采用这一译法的是林语堂先生,这个译法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就已经得到认证。但是关于幽默是如何产生的,却始终无法完全弄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幽默是人类社会以及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是人类对思想表达美的发掘,是一种对内在美的追求。
1.2.1 我国的幽默概述
我国是世界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也必然是文明的直接产物----幽默的发源地之一。仅从现在的文字记载看,幽默也远在西汉以前就已为人们所运用自如了。在《韩非子》、《墨子》、《庄子》及《论语》中,幽默度很高的幽默故事比比皆是。
中国的幽默艺术以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许多汉语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都充满幽默元素(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且其深刻的寓意使这些成语拥有较高的幽默度。所以研究汉语成语对了解我国的幽默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相声艺术则通过“说、学、逗、唱”四种表演形式产生滑稽、诙谐以及幽默感。
在文学艺术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在80年代改革时期,大批以思想、经济、政治、文化深刻变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运用了幽默手法,从此,中国的幽默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1.2.2 国外的幽默概述
西方的幽默理论起源于古希腊,之后对幽默的研究从美学、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等多角度展开,这比中国丰富许多。
西方的幽默艺术以喜剧为主要表现形式。其可以粗略分为两种:浪漫喜剧与讽刺喜剧。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戏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在17世纪,幽默艺术从主流文学艺术中解放出来。18世纪,英国第一次把幽默作为作家的一种风格。19世纪,幽默与理性相结合,用来缓和矛盾,用笑而不用争锋相对,这成为高度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的膨胀引起了人类精神上的危机,这也对幽默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黑色幽默、荒诞喜剧等应运而生。
纵观幽默在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甚至社会的发展状态。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幽默都有它独到的发挥空间。人们乐于接受幽默,也努力发掘幽默,其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大量出现在当今的设计里,包括广告、电影、工业产品等等。
1.3 以“时间”为对象的产品设计
1.3.1 概述
时间(time)是指宏观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其有共同性质的连续事件的度量衡的总称。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是对物质运动过程的描述,“间”是指人为的划分。
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正是由于时间概念的抽象性,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工具,能够方便而又准确的指示时间。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的需求层次得到了提高,又诞生了许多情感化的设计。
1.3.2 形式
如果按照设计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去分类,可以把这些计时器分成较早出现的计时设备和当前正在使用的计时设备:
较早的计时设备设计(如日晷、沙漏、水钟等)都是源于人类对时间概念的直观感受。时间是什么?就是自然万物运动过程中消耗掉,或是伴随着的某种周而复始的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中日出日落、潮起潮落、花开花谢的现象,人们才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日晷(图3.1)便是通过从自然中直接汲取信息(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指示时间的,非常的直观。而随着人类对时间理解的加深,像沙漏和水钟这样的计时装置,其实就是将时间的概念从大自然搬到了家庭和生活中来,不再借助自然中的变化来度量时间。通过物理的方法,人为使沙漏中的沙、或是水桶中的水发生体积变化,这时的沙和水便是时间的替代物。这是有目的性的设计,让人可以形象的看见时间的流淌,人们此后对时间的意识形态开始发生了变化,也促成了之后的许多设计。这样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本次所研究的,围绕时间的幽默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使用中的计时设备(抛去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可以分为钟和表。而表其实就是体积上缩小的钟,所以以下就把这些设计统称为时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之前设计的计时装置的精确性和便捷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就诞生了现在时钟的模样(图3.2)。它的基本特征元素是表盘、刻度和指针。在形式上,这样的设计把时间的概念进一步图像化和抽象化了。均匀的单位刻度、指
针匀速的运动方式和表盘圆形的无限循环,正好从平面图形的角度上直观的为我们诠释了设计者以及使用者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时钟设计样式也成为了当
今普遍人类头脑中对时间的概念模型。而更为抽象的设计是之后又诞生的电子钟(图),这样的钟只由时、分、秒的读数组成。虽然易读性得到了提高,却缺少了刚刚所述的人们对时间概念的直观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并没有为了电子钟的易读性而完全舍弃传统时钟的原因之一。
1.3.3 功能
计时设备在设计上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其形式上。作为一种信息设备,它在信息传递功能上的变化,或者说是人类对它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丰富。随着计时设备的便捷性和普及性的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也在加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有时刻表这类的时间计划书出现,这时就要求时钟具备提醒和报时功能,闹钟作为时钟的衍生功能便被开发出来。类似的衍生功能还有一些,它们与当今人类生活环环相扣,促使了人类在广泛使用时间的同时去思考和审视时间的概念,并逐渐形成了高于生理需求层面的人类独具的时间文化。
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时间,他们创造出很多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时间、人生以及世界的看法。例如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在1931年创作的超现实主义油画《记忆的永恒》(图3.3)中描绘了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耷拉在怪物上,还有一个和软表一同搭在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这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这幅画恰是利用了时间的抽象概念对人类的梦境、幻觉与意识进行了描述和解释。类似的艺术作品还有不少,这些创作不仅满足了人类对时间概念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类意识发展的方向。
受到艺术、哲学、科学等等方面的影响,在设计界,当时钟的精确性和便捷性已经达到很高程度时,设计师关注的重点也从时钟的功能性转移到其情感化上来了,而由此诞生的有趣的设计也层出不穷。具体案例在后文中进行了介绍分析。
1.4 研究目的
说到幽默的目的时可能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它既可以指幽默本身的所要达到的愉悦人的目的,也可以指在幽默素材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言谈话语所表达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幽默的目的除了单纯的引人发笑之外还有许多,比如:讽刺、不满、解围、暗示、安慰等等。
当把幽默运用到产品设计上时,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除了愉悦使用者之外,有些时候幽默产品设计是为了传达一定的寓意,有的时候是为了缓解特殊使用环境下使用者的心情等。这是幽默设计与趣味化设计之间重要的区别。
本研究以“时间”的幽默设计为切入点,对计时器展开设计实践。利用幽默的基本原理、机制、表达效果、构造手法等进行幽默设计手法的探索。目的如下:
①探索如何将幽默融入“时间”设计,营造轻松幽默的环境,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正面影响。
②探索、总结唤起幽默感的产品设计手法。
③通过实践探索如何运用幽默设计手法进行幽默设计。包括从造型以及功能上进行设计。对幽默设计理论进行实证。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研究背景 1
1.1 问题提出 1
1.2 幽默概述 1
1.2.1 我国的幽默概述 1
1.2.2 国外的幽默概述 2
1.3 以“时间”为对象的产品设计 2
1.3.1 概述 2
1.3.2 形式 3
1.3.3 功能 4
1.4 研究目的 5
第2章 幽默的基本原理 6
2.1 幽默的定义 6
2.2 幽默机制 8
2.2.1幽默的古典理论 7
2.2.2幽默的逻辑机制 7
第3章 幽默设计手法总结 9
3.1 概述 9
3.2 幽默的种类 9
3.2.1 按幽默传达方式分类 9
3.2.2 冷幽默 9
3.2.3 色彩幽默 10
3.3 幽默设计手法 11
3.3.1 修辞手法 11
3.3.2 概念合成 12
3.3.3 逻辑矛盾 13
3.3.4 行为幽默 13
第4章 幽默时钟设计案例分析 15
4.1 布谷鸟时钟 15
4.2 无法读取的时钟 15
4.3 龟兔赛跑时钟 16
4.4 烦人的闹钟 17
4.5 理科生专用时钟 17
4.6 总结 18
第5章 本研究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19
5.1 概念的形成 19
5.2 先行探索 20
5.3 方案设计及过程 24
5.3.1 整体设计方案 25
5.3.2 局部设计方案 27
5.3.3 时钟表情分析 28
5.3.4 方案情境草图绘制 28
5.3.5 方案二维效果图 29
5.3.6 方案最终效果图 30
5.3.7 方案评估分析 32
5.3.8 模型制作 34
5.3.9 实物使用情境图 38
总结 40
参考文献 4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