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与茶馆潘金莲的生活空间(附件)

摘 要本文从楼与茶馆的角度探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生活空间,认为楼是压抑自由之地,武大郎和武松利用楼对潘金莲实现了行动和心灵上的禁锢,潘金莲则一再予以冲破。王婆的茶馆是满足欲望之所,茶馆的封闭性保证了她情欲的满足,开放性则导致了她奸情的败露。楼与茶馆设立的意义有展示市民生活、塑造淫妇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目 录
引言 1
1 楼:压抑自由之地 2
1.1 楼对潘金莲的禁锢 2
1.2 潘金莲对楼的冲破 3
2 茶馆:满足欲望之所 6
2.1 茶馆的封闭性与欲望的满足 6
2.2 茶馆的开放性与奸情的败露 7
3 楼与茶馆的意义 8
3.1 展示市民生活 8
3.2 塑造淫妇形象 9
3.3 推动故事情节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言
《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的形象,但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却十分少,潘金莲作为书中笔墨描写较多的女子,却是作为一个反面形象出现的。她貌美心狠、偷情杀夫,因此被人们称为“淫妇”,后来更是成为了“淫妇”的代名词。从这以后潘金莲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是以这样一个形象出现,直到魏明伦先生与欧阳予倩先生对潘金莲这一角色进行再创作,学界才开始为潘金莲翻案。
王齐洲先生在《四大奇书纵横谈》中说:
事实上,在《水浒传》的描写中,潘金莲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女人。她在做大户使女时也曾抵抗过大户的纠缠,说明她并非生性淫荡。她嫁给武大正是这个大户给她设的陷阱,让她死不了活受罪。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她难道就不该有自己的情感选择?难道大户给她的惩罚她就该无条件的接受、不能有反抗的表示?一个被社会剥夺了一切权利甚至包括拥有自己肉体权利的女人,还要她承担她的行为的全部后果,这真的就公平吗?因此,从一定意义上看,潘金莲对武松的调情是可以理解的,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正表现为对非人道社会的的一种变态反抗。害死武大是应该受到谴责并承担法律责任的,因为武大也是一个被害者,他被大户利用了作为潘金莲的报复工具,然而,潘金莲的生活追求又是应该得到尊重、宽宥和同情的。[1]P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0301
王齐洲先生在书中肯定潘金莲形象的悲剧性,留下的结论发人深思。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对潘金莲的“洗白”中,从各个角度来探讨潘金莲悲剧的原因。而本文试图通过细细剖析她的生活空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这一人物形象。
1 楼:压抑自由之地
楼是潘金莲与武大郎生活的场所,潘金莲因怕被调戏轻易不出自家楼门,而武大郎也不希望她走出家门。对于武大郎来说,潘金莲的美貌被人觊觎但却只能为他私有,他用楼保证着安全、捍卫着夫权。武二郎的介入非但没有使潘金莲获得自由,反倒加重了对她的禁锢。作为一个市井女子,对自由和人欲有着本能的渴望,于是潘金莲便在楼的禁锢与自由之间挣扎。夫妇矛盾、叔嫂矛盾就此累加,两个男人一心弹压她,她则一心抗争。
1.1 楼对潘金莲的禁锢
楼是潘金莲的生活之所,它首先对潘金莲起着保护作用。小说中潘金莲第一次出场的地点便是在楼里,当武大郎带着武松回家的时候在下面喊一句:“大嫂开门!”[2]P292潘金莲便从楼上下来打开帘子迎接武大与武二进门。由此可见,潘金莲在婚后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曾在外面过多活动的。那么为什么潘金莲的活动场所只局限在小楼呢?武大郎对武松这样说过:
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2]P291
潘金莲本就生的貌美,在大户人家做使女,因不答应大户的示好被其怀恨在心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这武大郎不但生的貌丑而且生性懦弱,有泼皮无赖来调戏自家娘子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妻子貌美丈夫懦弱成为清河县浮浪弟子争相欺辱的对象。只能通过搬家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清净,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潘金莲轻易不出家门一步。
可见,没有安全感是这对小夫妻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从这个层面讲,楼无疑成了武大和潘金莲两人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坚固又脆弱的保护着夫妻两人的婚姻。潘金莲显然不满于这样的生活——过度的保护就是禁锢!
在潘金莲的生命中,武大郎无疑是第一个禁锢她的人,虽然这种禁锢打着保护这个家庭的名义。他既无权势又无财力、形象丑陋、生性懦弱,却偏守着这个如花似玉被人觊觎的妻子,只有将她“囚禁”在小楼里,他才放心。
除了安全问题,武大郎还要通过限制潘金莲的人身自由维护自己的夫权。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男人,他很软弱,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封建道德所赋予的夫权的接受,对潘金莲的绝对控制。尤其遇见武二郎后,他更是有了靠山,维护夫权的意识更为强烈。武松办差走后,武大对潘金莲的禁锢达到了极点——“日头在半天里,便把着丧门关了”[2]P302他与潘金莲的婚姻彻底畸形,演变为他对她的单方掌控。事实上,整本《水浒传》中都贯穿着“夫为妻纲”的信条。杨雄杀潘巧云、宋江杀阎婆惜,莫不如此。刘再复先生说:
这种绝对夫权,对于妇女来说便是绝对地狱。这些水浒英雄,可以给自己的宿敌放出一条生路,如给高俅放出一条生路,但绝对不可能给有婚外恋的妻子放出一条生路。[3]P69
他们对这些弱小的性情女子报以最高的仇恨,投以最无情的剑刃。水浒的绞刑架与断头台为谁准备着?就为潘金莲、潘巧云等准备着。[3]P74
武松后来残忍的杀死潘金莲,不就夹杂着代兄长武大郎实施夫权的味道吗?
如果说武大郎是第一个禁锢潘金莲的人,那么武松就是第二个禁锢潘金莲的人,他们采用了同样的道具——楼。武松作为一个英雄好汉,在得知嫂嫂爱慕自己并向自己投怀送抱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坚定的拒绝,而且为了不影响兄嫂的夫妻关系,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哥哥。随后他默默地搬出了兄嫂的家,在得知自己要出公差后,他叮咛兄长每日晚出早归、炊饼数量减半、遇到强人不必争执等到自己回来再说。接着小说写他告别嫂嫂:
武松再筛第二杯酒,对那妇人说道:“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说。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觑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蓠牢劳犬不入?”[2]P300301
武松说的“蓠牢犬不入”,说白了就是让潘金莲守在家中恪守妇道。虽然“叔嫂不通问”,但武松还是借着维护哥哥的夫纲压制了她。对潘金莲而言,武松不但在伦理上谴责了她,精神上冷漠了她,肉体上搁置了她,还在行动上禁锢了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1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