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对土壤含水量的生理生化响应

本实验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以旋覆花为实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对旋覆花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水分处理下旋覆花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探究旋覆花生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在适度水分处理下旋覆花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较低,在严重干旱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和脯氨酸(Pro)含量最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Pro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结论在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不利于旋覆花的生长,旋覆花的最适含水量应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试验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2 试验设计 2
1.3 实验仪器 2
1.4 实验试剂 2
2 方法 2
2.1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
2.2 数据分析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
3.2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
3.3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
3.4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
3.5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
3.6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5
3.7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叶片保护酶的影响 5
4 讨论 6
4.1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6
4.2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6
4.3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6
4.4 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旋覆花对土壤含水量的生理生化响应
引言
旋覆花(Inul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a japonica Thunb.)是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传统中药金沸草的基源植物。全株入药,性温,咸、微苦,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消痰,止呕等作用,《神农本草经》和《中国本草学》中均有关于旋覆花的记载,古代名方“旋覆代赭汤”一直沿用至今。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24],随着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深入,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药用旋覆花目前多以野生为主,有关其栽培种植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见大范围栽培种植。但目前面临着自然生境破坏日益严重和资源开发日益深入的问题,其野生基原植物濒临枯竭,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药开发需求,对其开展人工引种及规范化栽培工作迫在眉睫。
水对于植物生长是必不可少的,参与到植物的光合、呼吸、代谢等生命过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土壤含水量是植物规范化栽培种植中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土壤含水量过多或过少均将对植物的形态、生理等各方面产生影响[5]。植株的长势,外观形态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直观表现;但仅仅这样是不足以适应逆境而生存的,于是植物体内进化出了一系列适应机制,在生理生化方面发生响应,从而更好的生存,其表现得比形态指标更加迅速[6]。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前人作了不少,药用植物方面的就有夏枯草[7]、广藿香[8]等的研究,但有关旋覆花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人做过。前人曾调查湖北恩施附近的野生旋覆花,发现野生旋覆花多分布于周围环境湿度较高,无明显积水的地方[9],可见其对于水分要求较严格,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旋覆花生理生化的影响就更加重要。
为此,本探究以旋覆花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和连续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测定不同水分处理下旋覆花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抗坏血酸、保护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旋覆花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特点,探究旋覆花对土壤含水量的生理生化响应特点,确定旋覆花生长的最适含水量,以期能为日后旋覆花适应水份的生理机制和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6年3月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挖取旋覆花幼苗,移栽于大学中药研究所干旱防雨大棚内。试验材料经王长林副教授鉴定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
1.2 试验设计
采用盆栽试验。待从野外移植的旋覆花幼苗在大棚中生长一周左右后,选择健康无病害、长势基本一致的幼苗栽种在统一规格塑料花盆中(上径×高度×下径:18 cm×15 cm×16 cm)。试验用土来自南京紫金山。每盆装土4 kg,土壤田间持水量(FC)测得为32.29%。设置5个土壤含水量范围,分别为土壤含水量(RWC)为田间持水量的30%~35%(严重干旱,SD)、45%~50%(中度干旱,MD)、60%~65%(适度水分,CK)和75%~80%(中度湿润,MW)和85%~90%(过度湿润,HW)。每个处理5盆,每盆8株幼苗。土壤含水量的控制采用称重法,每天定时整盆称重并注意补水,使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维持在设定的水分含量区间内[10]。持续水分处理,每隔15d采集相同部位的叶片,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共测定4次;15d测定光合色素的含量,测定1次;45d时测定保护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测定1次。
1.3 实验仪器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HHS型数显电热恒温水浴锅(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Alpha150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谱元仪器有限公司);eppendorf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KQ250B型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4 实验试剂
无水乙醇、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浓硫酸、蒽酮、乙酸乙酯、葡萄糖、牛血清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蒸馏水、茚三酮、冰醋酸、磷酸、磺基水杨酸、甲苯、三氯乙酸、硫代巴比妥酸 、草酸、2,6二氯酚靛酚、纯抗坏血酸、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聚乙烯吡咯烷酮、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过氧化氢、愈创木酚、甲硫氨酸、氮蓝四唑、核黄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2 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