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分心木不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 要药材分心木是来源于胡桃科植物核桃果核内的内木质部,外形一般为薄片,绝大多数都为弯曲的形状,边缘破碎而参差不齐。其气微、味苦,性平,无毒。 其药用功效为:固肾涩精、精滑、淋病、尿血、遗尿、崩中、带下、泻痢等。分心木在《中国药典》、本草及其他医学著作等均有其些许的药用记载,是一味应用频率高、药效显著、资源丰富的临床常用中,也是国家卫生部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公布所多种的药食同源物质之一,同时具有其他方面的、广泛的药用价值。 为了研究分心木的所提取出来的物质中的抗氧化活性,科学、有效的提高并利用核桃的其他非药用部分,减少药源浪费,发掘药物新的药用价值,科学、有效的利用核桃并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使药食同源更加和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分心木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鞣质、多糖、皂苷、生物碱等化学成分,本课题以黄酮和皂苷为主,对进行分心木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 1
1.2 选题的意义 2
1.3 分心木的化学成分 2
1.3.1黄酮类化合物 2
1.3.2醌类化合物 2
1.3.3酚酸类化合物 3
1.3.4糅质类化合物 3
1.3.5皂苷类化合物 3
1.4药理作用 4
1.4.1 补肾作用 4
1.4.2 抑菌作用 5
1.4.3抗菌、抗病毒、抗肝损伤作用 5
1.4.4强心作用 5
1.4.5抗菌、及其他作用 5
1.5 提取方法 6
1.5.1 黄酮的提取 6
1.5.2皂苷的提取 7
1.6 国内外发展 7
2、实验部分 8
2.1 实验材料 8
2.1.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8
2.1.2 主要实验药品与试剂 8
2.2 实验方法 9
2.2.1核桃分心木总黄酮的提取 9
2.2.2核桃分心木总皂苷的提取 10
2.2.3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10
2.2.4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力测定 10
2.2.5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11
3 实验结果 12
3.1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 12
3.2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2
3.3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3
3.4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3
3.5 Fe3+还原能力测定 14
结论 15
致谢 20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核桃分心木,又通常被人们称为胡桃隔、核桃隔膜、核桃栅等,属于核桃的内木质部,是核桃的内木质部的结构;主产地为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结构多为弯曲、破碎而不完整;表面的颜色在一般情况下比较深,为浅棕色至深棕色,或者是棕黑色;该药材气微,味比较苦;自身比较气微,质脆,比较容易折断。一般是被人们用来治疗遗精、遗尿、尿血等,所具有的功效有固肾涩精、崩中、带下等。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药物之中就有着分心的身影,经常被人们在治疗肾虚遗精的时候使用,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5,6];在《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记载中就有分心木的主治功能和功效,在《本草再新》中也有着分心木部分功效的记载。
分心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皂苷、单宁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产物之一;广泛的分布在各种各类的植物中,除少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以外,其他的绝大多数是与糖结合以苷,是以糖配基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界中的。
分心木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酮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特别广泛,即生物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能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脂和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抗炎镇痛效果明显,泻下、解痉、可以保护消化性溃疡等的药用保健明显的 药用疗效。
分心木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有效成分是皂苷,它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也具有特别复杂的化学性质,一般在振摇水溶液后能产生的量的、持久性的类似于肥皂样的泡沫;皂苷可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中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皂苷均可以调节;而皂苷的溶血作用是其他化合物不具有的。而在实验室中皂苷多以稀醇提取。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生产企业仍然使用旧的提取方法,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其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甚至是造成环境的污染 。
1.2 选题的意义
本课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分心木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成分,为研究分心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使分心木能够更为合理地开发应用。
1.3 化学成分
分心木[7]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尤为较多,这些化学在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心木中的化学成分多而复杂,通过王艳梅[810]等在对分心木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后发现:分心木中所的成分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甾类化合物 、皂苷等一些在中药中常见的有效成分,然而分心木单体化学成分的实验分析研究却显得尤为稀少;就目前而言,通过分离鉴定的化学实验结果表明了,分心木中主要含有的单体化合物有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酚类及其它种类的化合物。
1.3.1黄酮类化合物
杨明珠等[11,12]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在分心木中的黄酮中得到了几种不同种类的化合物,经过实验鉴定后发现它们为二氢槲皮素(1)、儿茶素(2)和柚皮素(3);又通过其他方法在分心木中分离出了黄酮中的另一种物质5,7,8,3′,4′黄酮醇3O鼠李糖苷(4)。
1.3.2醌类化合物
杨明珠等[11]通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在乙酸乙酯的提取液中析出了大黄素(5)、 萘醌化合物中的4,8二羟基1四氢萘醌(6)和醌类化合物中的2乙氧基胡桃醌(7)。
1.3.3酚酸类化合物
杨明珠等[11]通过一系列的色谱方法从而分离的到了一些酚酸类的化合物,经过研究鉴定后发下它们分别为没食子酸(8)、香草酸(9)、核桃素中的核桃素D(10)、没食子酸乙酯(11)以及对羟基苯甲酸(12)。
1.3.4糅质类化合物
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分心中的糅质既包括缩合糅质,又包括水解糅质,通过相应的研究发现11,12],发现分心木中的含量较高,但由于使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只能测定糅质的含量,不能测定糅质的种类。
1.3.5皂苷类化合物
通过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分心木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确定了分心木中是有皂苷类成分的存在;通过应用分心木中的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研究发现,分心木中的皂苷类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1.4药理作用
通过学习和调查发现,分心木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同时也有相对广泛的药,一般被人们用来治疗肾虚、遗精、淋病、尿血、遗尿、崩中、带下、泻痢等,同时也包含了固肾涩精等的传统的常见功效;在现代药理研究的实验中发现:除了通常的补肾作用以外,在抗菌、抗氧化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药用功效。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 1
1.2 选题的意义 2
1.3 分心木的化学成分 2
1.3.1黄酮类化合物 2
1.3.2醌类化合物 2
1.3.3酚酸类化合物 3
1.3.4糅质类化合物 3
1.3.5皂苷类化合物 3
1.4药理作用 4
1.4.1 补肾作用 4
1.4.2 抑菌作用 5
1.4.3抗菌、抗病毒、抗肝损伤作用 5
1.4.4强心作用 5
1.4.5抗菌、及其他作用 5
1.5 提取方法 6
1.5.1 黄酮的提取 6
1.5.2皂苷的提取 7
1.6 国内外发展 7
2、实验部分 8
2.1 实验材料 8
2.1.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8
2.1.2 主要实验药品与试剂 8
2.2 实验方法 9
2.2.1核桃分心木总黄酮的提取 9
2.2.2核桃分心木总皂苷的提取 10
2.2.3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10
2.2.4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力测定 10
2.2.5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11
3 实验结果 12
3.1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 12
3.2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2
3.3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3
3.4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3
3.5 Fe3+还原能力测定 14
结论 15
致谢 20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核桃分心木,又通常被人们称为胡桃隔、核桃隔膜、核桃栅等,属于核桃的内木质部,是核桃的内木质部的结构;主产地为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结构多为弯曲、破碎而不完整;表面的颜色在一般情况下比较深,为浅棕色至深棕色,或者是棕黑色;该药材气微,味比较苦;自身比较气微,质脆,比较容易折断。一般是被人们用来治疗遗精、遗尿、尿血等,所具有的功效有固肾涩精、崩中、带下等。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药物之中就有着分心的身影,经常被人们在治疗肾虚遗精的时候使用,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5,6];在《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记载中就有分心木的主治功能和功效,在《本草再新》中也有着分心木部分功效的记载。
分心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皂苷、单宁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产物之一;广泛的分布在各种各类的植物中,除少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以外,其他的绝大多数是与糖结合以苷,是以糖配基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界中的。
分心木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酮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特别广泛,即生物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能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脂和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抗炎镇痛效果明显,泻下、解痉、可以保护消化性溃疡等的药用保健明显的 药用疗效。
分心木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有效成分是皂苷,它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也具有特别复杂的化学性质,一般在振摇水溶液后能产生的量的、持久性的类似于肥皂样的泡沫;皂苷可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中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皂苷均可以调节;而皂苷的溶血作用是其他化合物不具有的。而在实验室中皂苷多以稀醇提取。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生产企业仍然使用旧的提取方法,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其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甚至是造成环境的污染 。
1.2 选题的意义
本课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分心木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成分,为研究分心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使分心木能够更为合理地开发应用。
1.3 化学成分
分心木[7]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尤为较多,这些化学在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心木中的化学成分多而复杂,通过王艳梅[810]等在对分心木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后发现:分心木中所的成分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甾类化合物 、皂苷等一些在中药中常见的有效成分,然而分心木单体化学成分的实验分析研究却显得尤为稀少;就目前而言,通过分离鉴定的化学实验结果表明了,分心木中主要含有的单体化合物有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酚类及其它种类的化合物。
1.3.1黄酮类化合物
杨明珠等[11,12]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在分心木中的黄酮中得到了几种不同种类的化合物,经过实验鉴定后发现它们为二氢槲皮素(1)、儿茶素(2)和柚皮素(3);又通过其他方法在分心木中分离出了黄酮中的另一种物质5,7,8,3′,4′黄酮醇3O鼠李糖苷(4)。
1.3.2醌类化合物
杨明珠等[11]通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在乙酸乙酯的提取液中析出了大黄素(5)、 萘醌化合物中的4,8二羟基1四氢萘醌(6)和醌类化合物中的2乙氧基胡桃醌(7)。
1.3.3酚酸类化合物
杨明珠等[11]通过一系列的色谱方法从而分离的到了一些酚酸类的化合物,经过研究鉴定后发下它们分别为没食子酸(8)、香草酸(9)、核桃素中的核桃素D(10)、没食子酸乙酯(11)以及对羟基苯甲酸(12)。
1.3.4糅质类化合物
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分心中的糅质既包括缩合糅质,又包括水解糅质,通过相应的研究发现11,12],发现分心木中的含量较高,但由于使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只能测定糅质的含量,不能测定糅质的种类。
1.3.5皂苷类化合物
通过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分心木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确定了分心木中是有皂苷类成分的存在;通过应用分心木中的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研究发现,分心木中的皂苷类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1.4药理作用
通过学习和调查发现,分心木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同时也有相对广泛的药,一般被人们用来治疗肾虚、遗精、淋病、尿血、遗尿、崩中、带下、泻痢等,同时也包含了固肾涩精等的传统的常见功效;在现代药理研究的实验中发现:除了通常的补肾作用以外,在抗菌、抗氧化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药用功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287.html